当前位置: 首页 > 减肥方法 >

全身减肥最有效的8个运动方法,简单易坚持,帮你消耗多余热量


动作一:左右小跳40秒

  • 站立,挺胸收腹,双腿微屈
  • 双脚交替小幅度左右跳跃
  • 保持动作流畅,双臂随着腿部动作自然摆动

动作二:两段式深蹲15次

  • 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站立,背部挺直,核心收紧,双臂自然下垂
  • 臀部后移屈膝下蹲至大腿与地面平行后起身,起身到半程后再次下蹲后完全起身
  • 全身保持背部挺直,膝盖与脚尖方向一致

动作三:站姿正踢腿20次

  • 双脚微微打开站立,挺胸收腹,双臂上举
  • 向正上方抬起一条腿至最大幅度,同时双臂向下使双手去碰触脚尖
  • 还原后换边

动作四:向后箭步蹲16次

  • 双脚微微打开站立,背部挺直核心收紧 ,双臂自然下垂
  • 向后方撤出一条腿并下蹲至前侧大腿与地面平行,但后侧膝盖不要着地
  • 下蹲后双臂屈肘,然后上举至手臂伸直后,手臂还原并起身
  • 双腿换边进行,注意膝盖与脚尖方向

动作五:站姿屈膝收腹抬腿20次

  • 双脚打开比肩略窄,背部挺直,双臂上举
  • 保持身体稳定,向前屈膝抬起一条腿,同时手臂屈肘下落,肘部去接近膝盖
  • 顶点稍停后还原,换边

动作六:俯身手臂伸展16次

  • 双脚打开与肩同宽,向前屈体至上半身几乎与地面平行,背部挺直,双臂自然下垂
  • 双臂向两侧打开至动作顶点后还原,然后再上举至动作顶点
  • 保持自然呼吸

动作七:支撑屈膝点地20次

  • 俯身,双臂位于肩部正下方,双腿向后伸直,双手与双脚脚尖支撑身体
  • 使身体从头到脚呈一条直线,保持上半身固定不动,双腿同时屈膝至膝盖接触地面后再伸直

动作八:原地爬行+俯卧挺身12次

  • 双脚打开与肩同宽站立,向前屈体,双手在脚前触地,然后双臂交替依次向前爬行
  • 向前俯身时,如果柔韧性不够,可以适当屈膝
  • 爬至身体从头到脚呈一条直线后屈肘向下俯身,然后双臂与双腿同时向上伸展
  • 至动作顶点后还原,双臂撑起身体然后反方面爬回

动作一可作为热身动作来做,如果没有其他热身动作的话,适当延长每一个动作时间。动作间休息30秒,每次3-5组,每周3-4次,由于本组动作强度并不大,如果时间上能够安排也可以每天都进行。

相关文章
  • 跑步治愈情绪

    跑步,是最接近本能的运动。当我们遇到危险时,本能的第一反应就是“跑”!现代人有很多疾病,其中致病的很大一部分因素就是缺乏运动!特别是缺乏跑步这项运动!——没有什么比跑步更治愈了!一、人类为什么需要奔跑?难道跑仅仅是人类的应激反应?应该不全是。人类越进化越高级,朝着有利于人类发展的方向去进化。跑步对人

  • 跑步,很多人说痛苦,为何跑者这么着迷?

    跑步,很多人都觉得痛苦,唯独跑者着迷其中……不怎么跑步的人,跑步仅有的记忆可能就是上学的时候,体重800米或者1000米,只记得气喘吁吁,想要早点结束。刚刚开始跑步的人,往往也觉得跑步很痛苦,呼吸急促,腿脚沉重,甚至还会出现岔气,腿部酸疼好几天……以至于很多人可能刚刚开始,就放弃了。而如果你能坚持跑

  • 跑步上气不接下气,很难坚持?学会这几个小技巧,让跑步更轻松

    很多人都喜欢跑步,作为日常运动,跑步有许多其他运动无法比拟的优点,但它也存在明显的缺点:例如很多人会觉得跑步无聊、掌握不到呼吸节奏,跑步后又喘又累。今天分享几个有关跑步的小技巧,让你更加热爱跑步!1.适度让自己分心不像其他有氧运动,重复性地迈开步伐奔跑,很容易让人感到无聊,特别是跑累之后更容易产生想

  • 跑步中的呼吸困难解决之道:初学者的科学指南

    跑步是一项受欢迎的有氧运动,但对于初学者来说,呼吸困难可能成为挑战。无论是喘不过气还是感到窒息,这些问题都会影响跑步体验。幸运的是,通过采用正确的方法和技巧,初学者可以克服呼吸困难,享受跑步的乐趣。本文将为初学者提供一些科学指南,帮助他们解决跑步中的呼吸困难问题。1. 保持正确的姿势:保持正确的姿势

  • 送给被跑步岔气困扰的你

    常在道上跑,哪能不“受伤”?跑者们风雨无阻这些年,从水泡到黑脚趾,从抽筋到拉伤,从崴到脚到膝盖疼,大大小小的伤病都尝了个遍。当然,也免不了有过几次跑步岔气的经历。开开心心跑到一半,胸腔以下的下腹部(一般来说都发生在左右两侧,肋骨两边的位置)突然开始隐隐作痛,而且感觉还伴随着肌肉痉挛的情况——不用说,

  • 运动时的呼吸频率,与心率有什么关系?

    # 心率与呼吸运动不只是四肢的活动,我们的全身器官都需要参与进来,特别是心脏与肺部——简单来说,呼吸的过程会进行能量交换,并通过心脏跳动由血液将能量输送至全身。通过兼容的 Garmin 设备您可观测日常24小时的呼吸频率及心率状况;配合心率带,还能查看运动期间的呼吸频率数据。大多数人都熟悉自己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