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减肥方法 >

从小胖怎么减肥 ?科学减肥学起来

如今人们的饮食越来越丰富,生活越来越便利,一些人士在不知不觉中成为“肥胖”大军中的一员。数据显示,我国有近9000万肥胖人口。对于临床专家来说,真正的肥胖是一种疾病,需要科学地认识和正确地处理。日前,广州日报健康有约“名医大讲堂微课”邀请了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胃肠外科、肥胖代谢外科副主任杨景哥进行授课,详解了日常生活中如何正确地“管住嘴迈开腿”。

“小胖墩”易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

为什么近年来超重、肥胖的人士越来越多?杨景哥介绍,对于排除内分泌疾病,无服用药物导致肥胖的单纯性肥胖人士来说,主要原因是饮食能量摄入过多而体能活动消耗过少,这两者之间的平衡被打破了。

在如今的日常生活中,一方面人们摄入的食物热量是30年前的2~3倍,得到食物更加容易,另一方面随着汽车、电梯、居家电器等的普及,人体日常热量消耗减少,摄入过多的热量很容易通过脂肪的方式储存在体内。

“很多中年人在发福的时候笑称是‘压力肥’,认为很正常,其实把肥胖原因归因于工作压力大、代谢减慢是片面的。”杨景哥表示,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内激素环境发生改变,体内脂肪合成会有轻微增加,这时候如果中年人士仍然坚持多吃少动的方式,离超重、肥胖就不远了。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成年人,儿童的肥胖问题也越来越常见。一些家长担心孩子学业压力大,在食物后勤保障上供应充足,把孩子“喂”成了小胖墩。2016年的调查数据显示,国内9~17岁的青少年肥胖率为12%,比例比成年人要高,由于青少年还在生长发育阶段,器官的功能水平更为脆弱,肥胖状态下身体内的细胞因子、脂肪因子受影响,不但容易有身高增长不良问题,还容易出现重要脏器发育不良,糖尿病、高血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在肥胖孩子中变得越来越常见。

每日饮食不要盲目摒弃脂肪

“我开始减肥了,一日三餐变成两餐,坚持下来就可以了吧?”“我每天都不吃肉只吃蔬菜,立志一个月减五斤”……针对粉丝的提问,杨景哥表示,“管住嘴迈开腿”是有效的减肥良方,但是很多人在执行时并没有正确理解,因此在减肥路上走了不少弯路。例如一日正餐数量减少时,有的人在其他时间段吃零食或者水果,不知不觉就吃了不少食物;有的人只吃蔬果却没有摄入提供身体器官运行能量的碳水化合物,这样的减肥不但没有效果而且危害健康。

专家介绍,正确的减肥方式应该是一日三餐正常饮食,在食物结构上可以作一定的调整,如果把一餐分为5份,五分之一应是碳水化合物,这是维持生存也是维持器官运作的重要元素,有五分之一是肉类,剩下五分之二或者五分之三是蔬菜。只有坚持合理膳食,一日三餐之外不要随便加餐,才是正确做到“管住嘴”。

值得注意的是,用餐时间和用餐速度也是很重要的。杨景哥提醒,英国一项对比组的研究发现,在白天活动时间内,越早进食消耗人体能量越多,因此早餐一定要吃,晚餐吃饭时间不要放到太晚,否则进食过程中消耗能量很低,更容易导致能量过剩储存脂肪。

“迈开腿”过程中,BMI正常的人平时可以坚持适量的有氧运动,一周三次,每次超过40分钟。对于超重、BMI确诊为肥胖的人士,挑选运动要结合自身情况,身体过重会增加对关节的压力和负担,可以选择游泳的方式,减少爬山等运动。如果是超肥胖人士,不建议通过运动方式减肥,应去医院找专科医生进行疾病诊断和治疗。

减重手术应评估个人条件

杨景哥介绍,一定要正确理解减肥这个概念,日常社交场合中常说的减肥是出于对身材要求的审美需要,而医学上的减肥,常常是对应于已经患有肥胖这种疾病的人士,以BMI诊断为例,BMI超过28属于肥胖症。2016年美国内分泌医师学会(AACE)列出了16种肥胖相关并发症,如2型糖尿病、高血压、多囊卵巢综合征、女性不育、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抑郁等,“肥胖与这些疾病息息相关,因此对于肥胖人士来说,减肥是应该的”。

专家介绍,肥胖可以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因此不要忽视。除了单纯性肥胖,导致肥胖还有可能是身体疾病等原因,通过专业诊断才能对症下药,及时排查身体隐患。对于一些疾病导致的肥胖,通过饮食运动方式调节不一定有效,而对于超级肥胖的患者,这样的减肥也非常困难,这时候可以求助减重科专科医生,评估适合个体的减重治疗手段。

从2000年国内实施第一台减重手术,如今减重手术数量逐渐增加,这种方式成为减肥的其中一种方式,究竟哪些人适合做,哪些人不适合通过手术减重呢?杨景哥表示,减重手术有严格的手术指征,对于BMI≥32的肥胖患者,以及BMI在27.5~32之间同时合并两种以上代谢性疾病的肥胖患者,可以考虑减重手术。

小贴士:

怎么简易测算是否肥胖?

1.身体质量指数(BMI),BMI小于18.5为体重过低,18.5~23.9为正常范围,大于等于24为超重,超过28为肥胖。

2.体脂率,可以在医院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量法进行,也可以通过公式在家测算大概的体脂率,男性体脂率大于25%为肥胖,女性体脂率大于30%为肥胖。

3.第三种方法是腰围及腰臂比,如果男性腰围≥85厘米,女性腰围≥80厘米为肥胖,这种方法多用于腹型肥胖人士,我国这类肥胖类型比较常见。

相关文章
  • 长期跑步伤膝盖?4个动作比跑步更易伤膝,还有人每天都在做这些

    中老年人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应该适当地锻炼,多休息。想让他们多出去跑步锻炼身体,他们只会说“跑步容易伤膝盖”,拒绝这种运动。对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确实可能因为关节软骨的退化而更容易出现骨关节炎,如果长期采用不正确的跑步方式来锻炼,确实有可能损伤膝盖。但人们要注意的是,这里特别强调一点,是不

  • 爬楼梯锻炼:健康益处、如何开始以及如何变得更好

    如果轻快地爬一段(或几段)楼梯让您喘不过气来,这并不奇怪。爬楼梯是一项合法的锻炼——也是一项国际公认的运动——可以改善您的健康状况。幸运的是,您无需爬到摩天大楼的顶部就可以大汗淋漓;可以在健身房、公园或家中进行楼梯锻炼。什么是爬楼梯?爬楼梯是一种垂直训练,顾名思义,它涉及上升(向上走,或者,如果你更

  • 坚持慢跑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年纪越大也许越明显

    首先,跑步就是减肥。退休前G大哥就有点啤酒肚,虽然不是很大,但可以明显看出腹部堆积的脂肪。因为偏胖,所以他也患有轻度脂肪肝和高血脂。退休后,G大哥也是为了健康开始慢跑。他不追求速度,对自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放弃,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跑下去。就这样慢慢跑,每个月就是100多公里的跑量,持续了一年

  • 你爬楼梯吗?研究:每天爬楼梯,能降低心脏病风险,延长寿命

    想象一下,每天上下班、回家,或是去商场购物时,你是否经常选择那便捷却略显无聊的电梯,而忽略了旁边那座默默无闻的楼梯?嘿,别急着摇头,因为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可能会让你对那平凡的楼梯刮目相看。一项新研究竟然发现,每天爬爬楼梯,不仅能降低心脏病风险,还可能帮你延长寿命!别急着去爬楼梯,先听我慢慢道来,这

  • 从减肥的角度上来说,跑步和游泳哪个更好些?

    第一:游泳VS跑步游泳:有锻炼场地的限制。游泳是全身运动几乎能锻炼到全身的每一块肌肉,利于整体塑形。除了抽筋呛水的可能性,对身体没有损伤。游完泳一般会有强烈的饥饿感,需要控制食欲。跑步:没有锻炼场地壁垒,只要有一双跑鞋你随时随地都能跑。相对游泳来说跑步重点锻炼的是腿部肌肉,能够帮你重点塑造较好的腿型

  • 真的没想到,减肥“最”快的运动竟是骑车!

    姐妹们,我跟你们说,我发现了一个减肥的大秘诀——骑车!以前我为了减肥,尝试过各种方法,跑步跑得气喘吁吁,节食饿得头晕眼花,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骑上了自行车,才发现这居然是减肥的绝佳方式。起初我只是觉得骑车能看看风景,放松心情。但骑了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体重开始下降了。每次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