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减肥方法 >

晚饭吃什么减肥不伤胃 ?科学减肥应该这样吃


一、长期不吃晚饭,危害不小

人体机能的正常运行无时无刻都在消耗能量,而饮食是补充能量最基本的方式。当不吃晚饭、饮食摄入不足时,如同想让马儿跑,却不给马吃草。长期如此,身体能量供不应求,就会出现各种问题。


1、导致胃部疾病

不吃晚饭,看似可以减轻胃肠道消化不良的负担,却可能暗藏着更大的危机。

我们的胃是持续分泌胃酸的,即使不摄入食物,依旧会有胃酸分泌。不吃晚饭或进食过少,意味着胃内容物不足,此时胃酸反而会伤及胃粘膜,引发胃炎甚至胃溃疡等风险

2、影响睡眠

不吃晚饭,不仅会产生强烈的饥饿感,还会让大脑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容易导致入睡困难,甚至还可能中途被饿醒,影响睡眠质量以及第二天的精神状态


3、免疫力下降

不吃晚饭,很容易因为饮食摄入不足而出现营养上的短缺,导致免疫力下降。

以蛋白质来说,当人体缺少蛋白质时,就无法合成足够的免疫球蛋白,轻则出现疲乏无力、食欲降低等症状,重则导致机体消灭突变细胞、病菌等的能力下降,从而易出现各种疾病,且会加大治疗难度。

4、容易复胖

可可身边也有些减肥人士,尝试过不吃晚饭,初期确实有体重下降,但持续一段时间后,体重就很难下降,甚至一恢复正常饮食,体重就蹭蹭涨。

这是因为初期减少了总热量的摄入,身体自然会瘦下来。但持续一段时间后,不仅肌肉会流失,身体还会自动开启节能模式”,基础代谢水平会下降。相当于同样的进食量,身体消耗得更慢了,体重就很难下降,一旦恢复正常饮食,也更容易复胖


5、影响大脑功能

饥饿状态下很容易低血糖,但葡萄糖是生物体内新陈代谢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也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唯一的能量来源

低血糖会导致大脑细胞失去养分,出现缺氧,时间久了,还会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影响大脑功能,甚至还会出现昏迷、死亡现象。

二、长期碳水摄入不足,效果可能适得其反

近几年,生酮饮食减肥法很火,不吃碳水多吃肉就能减肥?其实不然,它存在很大的弊端:

1、影响寿命

权威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共卫生杂志》曾发表过一项研究结果:碳水化物的摄入比例与我们的寿命长短息息相关。

如果碳水化合物的总量占到能量总摄入量的40%以下,就会缩短寿命;但如果超过70%,也会影响寿命;因此,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多或过少都不适宜,最合理的碳水化合物占比是50%左右

2、出现酮症

不吃碳水或碳水过少,机体会被迫分解脂肪、蛋白质等合成酮体来为身体供应能量,但当酮体生成超过一定程度时,就会引发酮症,甚至导致酮症酸中毒

轻则使患者疲乏、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多尿、口干;重则出现腹痛、严重失水、尿量减少等情况,甚至会导致意识障碍和昏迷

3、造成肌肉流失

减肥人群的本意是想减去脂肪,但不吃主食很可能会导致能量摄入不够。此时,身体就会消耗体内的肌蛋白,将其转化为葡萄糖供能,长期如此,容易造成肌肉流失。

肌肉流失过多,不仅容易发胖、反弹,还会导致关节疼痛、血液循环减慢,甚至诱发心血管疾病

4、影响心情

我们感到快乐,是“激素”在起作用。多巴胺、内啡肽和苯基乙胺被称为“快乐激素”,而这三种激素都可以通过食用碳水化合物获得。因此很多人不吃主食,就总是会觉得“缺点什么”,心情也会变差。


三、晚饭这样吃,健康不发胖

无论是不吃晚饭、还是长期碳水摄入不足都是不合理不健康的饮食方式。但是,晚饭要是吃不对,反而有害健康还容易发胖,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热量

一项关于“夜间饮食”的研究表明:夜间摄入热量占每日热量比例较高的女性,得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更大。通常,早、中、晚餐的热量占比遵循“3:4:3的比例是较为科学的。

下午18点后摄入过多热量的女性,心脏健康状况通常较差、体重指数(BMI)更高、血压更高、血糖控制情况也更差因此,晚上更要控制高热量饮食的摄入。


2、注意饮食结构

其实,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我们常说的主食,其主要成分虽然是碳水化合物,但还含有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因此,日常饮食不能少,但吃法有讲究。

①有粗有细

我们常吃的米饭、面条、面包等多属于精细化碳水,口感好、易消化,但在加工过程中会损失大量的营养素,升糖指数也相对更高,不适宜长期过量摄入,更建议粗细搭配。

根据2016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推荐:每天应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g,其中谷类和杂豆类应为50-150g,薯类50-100g


②营养均衡,饮食多样化

除了碳水化合物,一日三餐要尽量保证饮食多样化,专家建议每天吃12种,每周吃够25种食物:


谷薯类:每天3种以上,每周5种以上;

鱼、蛋、禽肉、畜肉类每天3种以上,每周5种以上;

蔬菜、菌藻和水果类每天4种以上,每周10种以上;

奶、大豆、坚果类每天2种,每周5种以上。

3、不要吃得太重口

很多人喜欢吃一些重口味的食物,这些食物一般较辣或高盐、高糖。

长期高盐饮食,容易引起血压升高、增加心脏负荷,诱发心血管疾病

摄入大量的辣椒,不仅会刺激胃肠道,降低食管粘膜抵御能力,还容易导致上火、便秘;

高糖饮食则会增加肥胖、高血脂、高血糖、心脏病等风险。

有些人减肥常把水果当晚餐其实水果中含有大量果糖,长期过量食用,不仅会导致热量摄入过多,加重肥胖还会增加肝脏负担,引发脂肪肝

4、不要吃太晚

晚上进食过晚,胃还没有完全排空,此时睡觉,胃肠处于相对停滞的状态,不仅会导致食物在胃中停留时间过长,损伤胃粘膜,增加胃病风险;还容易增加肥胖风险

此外,人在睡眠时血液流动速度会减慢,晚饭吃太迟更容易导致脂肪随血液堆积在血管壁上,形成动脉硬化


四、科学减肥,不妨试试这样做

对减肥人群来说,少吃多动是不变的原则,但饮食上该怎么吃更有利于减肥,又能保证均衡营养呢?

1、科学减肥有3个原则

①混着吃每一餐都应该有肉、菜、碳水化合物,全天中的碳水摄入量应该占50%左右

②主食不偏心不能不吃主食,也不能只吃主食;

③蛋白要优质减重期间尤其需要补充蛋白质,防止自身蛋白流失。

每人每天蛋白质摄入量应当满足:(身高-105)*0.8~1g,肉类、鸡蛋、牛奶等食物都能够补充蛋白质,不同身高的人群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调整蛋白质摄入量。

2、一日三餐减重食谱

减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胖子不是一口吃成的,当然也不能指望一两天就瘦下来。科学减肥应该遵循低热卡饮食,将热量控制在略低于需要,但又能满足基本生理功能的范围

相关文章
  • 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

    进行体育运动后就要增加饮水量,最好在开始运动三十分钟前喝一两杯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身体需要更多的水分,才能发挥好运动机能。在运动时,快速呼吸和出汗消耗了许多液体。请在结束运动后半个小时内再喝一两杯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大多数参加运动的人并不需要喝含有盐分的运动饮料,白开水就足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 跑步后渴了该怎么办?了解这几点很重要

    很多跑友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答案就是喝水或者喝运动饮料,但在补给上还有很多细节之处需要我们去遵守。在搞清楚跑步渴了要怎么做之前,需要了解我们在跑步后身体会流失什么。NO.1跑步、健身后会显著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并且大量消耗身体的糖原1、关于水分在跑步的时候,产热会急剧增加,身体通过水分蒸发的方式有效散热

  • 出汗过多后,应该如何给身体补充“营养”?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秋高气爽后,很多人开始启动“户外运动计划”,每天出去跑跑步、跳绳、打拳等,都是肆意挥洒汗水的方式,出汗的多少也能变相说明你的运动量是否达标。同时,大家也不要过度理解,也并非大汗淋漓才能达到运动效果。事实上,运动过程中的出汗多少,除了运动程度以外,还受外界温度变化、内心情绪等相关。这里也有帮助大家验证

  • 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

    挥洒汗水,尽情释放活力,运动为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当身体从运动的激情中逐渐平复,你是否也曾疑惑,那一杯解渴的水,究竟何时饮下才能为健康加分?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不少学问想象一下,你刚刚完成了一组酣畅淋漓的跑步训练,心脏跳动如同擂鼓,呼吸急促,汗水浸湿了衣衫,此时的身

  • 运动出汗后,应该何时补水?

    导语:大家在运动后应该都会及时补充水份,尤其是在营地的学员们,每次运动前都会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大水壶。在不运动的情况下,人体每天至少需要补充2000cc的水分。喝水不但可以用来补充运动后流失的汗水,还可以推迟身体的老化、让肌肤变得更有光泽与弹性、维持正常体温、帮助睡眠等,好处颇多!那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

  • 运动大量出汗后应该喝什么水?

    人们做完运动后总是觉得口渴难耐,想要畅饮一番,于是饥不择食的拿随便喝这是不对的那么运动大量出汗后应该喝什么水呢? 运动后要喝白开水。按说,运动时伴随着大量汗液的排出,丢失的除了水分还有钙,镁等矿物质.,但当务之急并不是补充各种矿物质而是很普通的白开水。因为大量出汗后,矿物质的丢失只是微乎其微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