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减肥方法 >

如何正确跑步达到减肥的效果 ?掌握这5个方法,减肥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跑步前的热身

很多人对跑步的理解存在一个误区,就是随时随地即可开始,其实这种想法并不完全正确,因为无论做任何运动进行之前都需要做热身。

特别是跑步这项运动,准备运动时,更得注重对腿部拉伸,否则容易出现肌肉拉伤的问题,同时也能够给身体一个缓冲的阶段,进而更好的提高跑步的效率。

热身的动作也很简单,首先采取站姿,将两只手臂伸直交叉十指,弯曲身体后与地面反向拉伸,而且一定要注意尽最大力向前拉伸,便能充分的锻炼到手臂。

其次是双腿屈膝,将两只手分别放在膝盖上,然后水平与地面开始做转动训练,正常来说顺时针逆时针各10圈,便能充分的活动关节。

2、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

跑步看起来是最为简单的运动方式,但如果没有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非但无法起到燃烧脂肪的作用,反而会伤害膝盖和脚踝。

因此在决定用跑步这样方式减肥时,一定要了解跑步的姿势,首先是保证脚跟碰地,抬头挺胸,期间不要弯腰弓背,手臂呈现出弯曲状,在身体两侧有节律的波动。

此外跑步的过程中,向前迈腿时,小腿尽可能的不要超过膝盖,这样才能防止给膝盖造成过大的压力。

3、控制跑步速度

跑步也分为慢跑和快跑两种,慢跑属于有氧运动,能够有效的消耗脂肪,而快跑属于力量型的锻炼;

所以减肥期间大家不要盲目的追求速度,否则跑不了几步就会有岔气的表现,而且也无法达到燃脂的效果。

一般来说刚开始跑步减肥时,将时速控制在5~8公里即可。

4、控制时长

每一次跑步的时长至少达到30分钟,因为在身体刚开始运动时,主要消耗的是糖原,脂肪的消耗量少之又少;

而坚持30分钟以上,糖原基本上被分解完了,脂肪的消耗量就会大大提升。但却不超过一个小时,否则容易产生厌恶感,影响跑步的决心。

5、锻炼的频率

跑步减肥并不是不休息才能达到好处,反之,劳逸结合的跑步,一方面能够避免身体过于疲劳,另外还可以促进肌肉恢复,让人回到最佳状态,进而更好的面对下一次的锻炼。

所以减肥过程中,每周跑步5~6次,休息1~2天是最完美的搭配。

总而言之,对于有减肥需求的人来说,跑步的确是非常不错的选择,但为了防止影响减肥的效果,所以提醒大家,跑步之前一定要了解以上5个窍门。

除此之外,跑步结束后,大家还要坐5~10分钟的拉伸,这样才能够放松肌肉,避免小腿变得粗壮。

相关文章
  • 女跑者切记,跑完步不能立即洗澡

    还是要说关于跑步安全的事情,因为这对于我们跑者来说,是跑步要注意的最基本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跑者有侥幸心理或者是没有意识,最终酿成了惨剧。我们一直强调,晨跑的效果要比夜跑好,尤其是想通过跑步实现减肥的人,更应该去晨跑,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跑步高手也会尽量把跑步的时间放在早上,毕竟晚上我们拖着疲惫的

  • 早上晨跑完洗澡有讲究,多久洗合适?快来看看

    早起跑步好像很健康?但里面门道可不少!特别是跑完步要不要马上洗澡,这可是让我们这些喜欢运动的人纠结不已。今儿咱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跑完步立马洗澡究竟是享受还是冒险。晨跑后立即洗澡,是禁忌还是误区?别急着跑步后就冲澡不太对。我们运动时身体热乎,血液跑得嗖嗖的,汗也出得特多,毛孔都开得老大。这时候再来

  • 跑步时出汗越多,脂肪消耗就越多吗?

    “流汗是脂肪燃烧的眼泪”相信这句话曾经使很多运动减脂的人倍受激励,然而事实却要让大家失望了-------并不是运动时流汗越多,脂肪消耗得就越多。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只要搞清楚两个问题就可以了:第一,减掉的体内脂肪去了哪里?体内的脂肪氧化代谢会产生能量供身体消耗,最终的代谢产物84%为二氧化碳,通过呼

  • 跑步中抽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抽筋是跑马拉松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认为抽筋是因为肌肉力量不足,有人认为是电解质流失造成的,都只是片面的理解。比如,如果你跑10公里就抽筋了,那不会是因为电解质缺乏导致的,绝大部分抽筋应该与电解质无关。跑马拉松的强度会超过有氧跑的强度,当人体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糖原的代谢会形成乳酸,乳酸会被再次代

  • 不是运动越多瘦得越快,过量运动反而不利于减脂

    在这个追求健康和美丽的时代,减脂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运动无疑是减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你是否发现,有的人运动量很大,但却瘦得很慢?其实,这都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过量运动!一、运动与减脂:有量才有质,不可过量01.减脂的核心在于热量摄入需<消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减脂的核心其

  • 营养恢复可消除长跑中的运动性疲劳,你知道?

    长跑项目的特点就是强度小 ,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在训练及比赛中极易产生疲劳,所以营养及时合理的补充就对体能的恢复变得极为重要,就疲劳的产生及营养的补充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长跑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水平。 随着科技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作用的不断加深对于运动员的恢复的科技手段也不断的变化,营养这一环节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