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跑步呼吸,用嘴还是用鼻?

当我们为马拉松或越野赛进行备战时,会提醒自己完成哪些训练,怎么及时补充营养,又或是更新哪些装备,往往却可能不自觉地会忘记怎么去呼吸。

毕竟,呼吸是件完全自主的事情,以至于有时候我们会无意识地将它遗忘。每个人的呼吸方式有所差异,这本身可能无关对错。然而,一呼一吸,皆有道,在跑步时掌握有效率的呼吸方法,会帮助你跑得更持久。

01 有效的呼吸技术

跑步时应该用嘴还是用鼻子呼吸?可能很多人会有同样的疑问。

答案是用嘴。首先,用嘴呼吸比用鼻呼吸接收更多的空气,给身体提供更多的能量;另外,相比与用鼻呼吸,用嘴呼吸会让脸部肌肉得到放松,使你保持一个放松和冷静的状态。所以跑步时,嘴巴微张,呼吸应短而浅,但很舒服。呼吸不要深而长,不要有种刻意呼吸的感觉。

跑步时为肌肉供给所需的氧气是最重要的。用嘴呼吸是吸入和呼出氧气最有效的方式。但这是否意味就一定不能用鼻子呼吸呢?未必。

鼻孔里有一层黏膜和鼻毛,并且多毛细血管,对吸入的空气具有加温加湿和一定的清洁作用,能减少对气道的刺激。这其实是对气管和肺部的一种保护。如果在冬天雾霾天里,鼻子呼吸相对来说要好一些。对于鼻塞的人来说,也可能尝试用鼻子呼吸一段时间后神奇地发现鼻子居然通了。(但这种方法不建议感冒的人使用,也不宜进行强度较大的跑步训练。)

如果是放松跑,因为需氧量不高,那么鼻子呼吸完全可以应付。但随着跑步距离和强度加大,需氧量增加,改用口鼻结合的呼吸方法就显得非常重要。 有些人会采用鼻吸口呼。跑步时如果呼吸急促,感觉气憋不畅时,可能是由于呼气不充分,二氧化碳排出不充分,占据在肺泡之中,限制了氧气的吸入。要想加大呼气量,就用口呼气,并有意识加大呼出的气体量和呼出时间。期间也可以适当加入用口吸气进行辅助,但应避免同时用口鼻吸气,这样用力大口呼吸很可能会导致腹痛和岔气。

总的来说,要想充分利用你的呼吸,应避免“胸式呼吸”的方式,而是采用“横膈膜呼吸”(或者称“腹式呼吸”)的方式。

胸式呼吸是一种较弱的呼吸方式,这种方式太浅,没法最大化的吸入氧气,同时在呼气时也没法完全将废气排出肺部。这也可能是你跑步岔气的一个原因。

相较而言,横膈膜呼吸时,吸入和呼出的动作要延伸到你的肚子。呼吸时,肚子扩张和收缩的同时,你的横膈膜将空气吸入和排出肺部。而此时,你的胸部是保持不动的,但每一次呼吸你都能吸入更多的氧气。

腹式呼吸练习方法

无论是站立、静坐还是躺卧,上身要打开,保持伸展姿势。弯腰驼背会压缩胸腔与腹腔,让吸气的容量变小,受挤压的横膈膜与核心肌群也将难以引发。

先轻轻地吸一点气,将双手分别放在胸前和腹部,接着缓慢而深沉地、逐渐收起肚子、一边由嘴巴吐气,你会感觉到横膈膜自然地放松上升,将腹部与胸腔的空气排出。尽量将气彻底吐干净,接着从鼻子缓缓吸气,吸气的同时将注意力放在腹部,让腹部随空气吸入慢慢扩张,你会感觉到横膈膜的张力逐渐增加、收缩下降,空气由腹部开始引入、逐渐填满整个腹部与胸腔。

如果你已抓到腹式呼吸的技巧,那么放在腹部的一只手会随空气引入、腹部胀起而移动,胸前的另一只手会微微地浮出,或者保持不动。

腹式呼吸的好处

英国布鲁内尔大学曾对于马拉松跑者呼吸肌与腿部肌群的关联性进行研究,发现呼吸越费力的跑者,其腿部的负担也越大;美国加州大学医学中心的戴维·罗斯博士也说道,“呼吸越深沉,引发作用的肺叶也越多,肺泡交换氧气与二氧化碳的效率也越好,你的肌肉便能因此获得充足的能量来维持运动。”

至于有些跑者会发生的侧腹痛问题,这除了运动超出负荷的成因之外,也与横膈膜附近的深层肌肉未经训练有关,造成横膈膜收缩的能力较差,一旦运动强度提高,就很容易抽搐,引发侧腹痛。

如何应对岔气?

避免岔气,首先在赛前饮食中要以低纤维的食物为主。例如:小米粥、面包、番茄、土豆、葡萄、柚子等;其次要充分热身,将身体拉伸、放松。

在比赛中遭遇岔气,应该冷静面对。由于岔气是因为呼吸肌(肋间肌和膈肌)的痉挛造成的,那么拉伸放松膈肌一段时间就能缓解。可以试着双手交叉,掌心向上举过头顶,一边连续深呼吸,持续半分钟。另一种方法是采用腹式呼吸相反的方式,即吸气时肚子收缩,呼气时肚子鼓起,等疼痛稍微缓解再深呼吸。

02 不同训练强度下的呼吸方法

呼吸节奏指每次呼吸所用的步数。例如2:2节奏指两步吸、两步呼。保持怎样的节奏取决于你想维持的运动强度。

轻松跑

3:3节奏:三步一吸,三步一呼很适合热身和低强度的跑步,肺部能够轻松地处理吸入和呼出的气体。轻松跑的目的是让你感觉到放松并且有助于身体恢复,如果感觉到体内的二氧化碳需要迅速排出,也可以尝试用2:2节奏去跑。通常一位跑者的步频在180上下,意味着每分钟单脚需要90步,3:3节奏能保持每分钟30次呼吸。

中速跑

想要训练节奏跑(配速跑)或者匀速跑,可以采用2:2节奏,即每分钟呼吸45次,在尽量匀速的马拉松比赛中可以选取这种方式。

高强度跑

在高强度训练或者比赛中,身体对氧气的需求进一步增加,又急需快速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这时候可以变换使用1:2或者2:1的节奏。每分钟呼吸次数达到了60,但并不建议1:1节奏模式,因为这种呼吸比较浅,并不能很有效地摄入更多的氧气。

这类节奏适用于一些高强度的跑步训练比如间歇跑、倒金字塔训练、亚索800等。

呼吸节奏的好处

呼吸节奏能够帮助你掌控当前的训练强度,为接下来的训练计划作出适当调整。

在进行节奏跑或者间歇跑的训练中,掌握呼吸节奏可以帮助你定位当前配速,以便安排一个合理配速计划应对比赛。

对于山地越野选手,不论是否了解具体的爬升和难度,尽量保持同一节奏呼吸可以有效地节省体力。例如你保持在2:2节奏爬山,那么在到达山顶之前尽可能保持这一节奏。

对于跑岔气的选手,降低节奏到3:3。通常岔气是由于横膈膜的压力造成的,加上呼吸比较浅使腹痛变得更为严重。强有力的呼吸能帮你及时减轻这种痛感。

03 冬季跑步时的呼吸注意事项

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冬季日出前的地面温度较低,清晨空气中释放出的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物的含量较高,所以尽量避免这个时段跑步。白天经过太阳照射,地表升温,雾霾被带到高空,所以可以选择下午或者晚上时间段进行跑步。

有些人雾霾天会戴口罩出门跑步,这适合平常速度的跑步,但不太适合强度较大的训练,因为口罩反而会增大呼吸阻力,不能满足深度呼吸的要求。

如果天气比较冷,跑步节奏过快,很可能出现抽筋,尽量先做一些热身练习。冬天如果冷空气大量进入气管和咽喉,也会容易引起咳嗽、气管炎、腹痛等不适,所以在热身时可用鼻子进行呼吸。跑步后要慢走一会,直至你的心跳回复到正常。

写在最后

当你有意识地去训练一些呼吸方法后,最后的境界应该是“无招胜有招”,慢慢忘掉它,刻意去呼吸也许只是营造一种气氛,但并不能带给你真正放松。

相关文章
  • 早上晨跑完洗澡有讲究,多久洗合适?快来看看

    早起跑步好像很健康?但里面门道可不少!特别是跑完步要不要马上洗澡,这可是让我们这些喜欢运动的人纠结不已。今儿咱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跑完步立马洗澡究竟是享受还是冒险。晨跑后立即洗澡,是禁忌还是误区?别急着跑步后就冲澡不太对。我们运动时身体热乎,血液跑得嗖嗖的,汗也出得特多,毛孔都开得老大。这时候再来

  • 跑步时出汗越多,脂肪消耗就越多吗?

    “流汗是脂肪燃烧的眼泪”相信这句话曾经使很多运动减脂的人倍受激励,然而事实却要让大家失望了-------并不是运动时流汗越多,脂肪消耗得就越多。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只要搞清楚两个问题就可以了:第一,减掉的体内脂肪去了哪里?体内的脂肪氧化代谢会产生能量供身体消耗,最终的代谢产物84%为二氧化碳,通过呼

  • 跑步中抽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抽筋是跑马拉松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认为抽筋是因为肌肉力量不足,有人认为是电解质流失造成的,都只是片面的理解。比如,如果你跑10公里就抽筋了,那不会是因为电解质缺乏导致的,绝大部分抽筋应该与电解质无关。跑马拉松的强度会超过有氧跑的强度,当人体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糖原的代谢会形成乳酸,乳酸会被再次代

  • 不是运动越多瘦得越快,过量运动反而不利于减脂

    在这个追求健康和美丽的时代,减脂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运动无疑是减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你是否发现,有的人运动量很大,但却瘦得很慢?其实,这都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过量运动!一、运动与减脂:有量才有质,不可过量01.减脂的核心在于热量摄入需<消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减脂的核心其

  • 营养恢复可消除长跑中的运动性疲劳,你知道?

    长跑项目的特点就是强度小 ,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在训练及比赛中极易产生疲劳,所以营养及时合理的补充就对体能的恢复变得极为重要,就疲劳的产生及营养的补充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长跑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水平。 随着科技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作用的不断加深对于运动员的恢复的科技手段也不断的变化,营养这一环节也一

  • 跑步时抽筋怎么办?教你如何应对和预防

    抽筋,是马拉松跑者参赛时常见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初跑者频繁遇到的烦恼,我们该如何应对?Contents① 抽筋是什么?② 为什么会抽筋?③ 跑马拉松时抽筋怎么办?④ 如何预防抽筋?Chapter 1抽筋是什么?肌肉抽筋 (muscle cramps):局部肌肉强烈而持续的收缩无法自动缓解,常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