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同样是杠铃推举,站姿比坐姿强在哪里?这几个要点让动作安全高效

如果你经常用坐姿推举,突然选择站姿完成动作,心里会有不小的落差:难道是我的力量水平被削弱了?为什么站姿情况下只能推这点重量?

等你重新回到直角凳上,以坐姿完成推举时就会放心,因为坐姿推起的重量明显更大。

同样的杠铃仅仅因为坐姿和站姿的不同,在推举重量上就“缩水”了这么多,相信你心里也会感到疑惑: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肩部力量水平?

毋庸置疑,坐姿推肩更加稳定,尤其是座椅提供的支撑,让我们不需要额外控制核心的稳定,配合适度的反弓背部,可以帮助我们推起更大的重量。

但从长远来看,一边习惯于借助外力稳定身体,一边以“核心控制不足”为借口避开核心训练,会让其他大重量训练动作变得不那么安全。

站姿完成动作时哪怕重量选择更小,但是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确保力量水平和身体稳定性同步提升。

之前我们讲过三角肌后束的训练,这块肌肉难以观察,所以我们倾向于做俯身哑铃飞鸟这类的孤立动作,通过高次数小重量逐步找到发力感。

但前束和后束恰恰相反:它位于更加显眼的位置,对于一般训练者而言,卧推和俯卧撑甚至手臂训练中都会练到前束,通过大重量刺激能够快速提升泵感。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动作:站姿杠铃推举,就是这样一个高效练肩,同时强化核心稳定的动作。

和力量举的目的不同,我们希望选择合适的重量完成对肩部整体的刺激,同时重点发展三角肌前束的力量,让肩膀的视觉效果更佳。

动作讲解

  • 准备姿势:双脚与肩同宽站立,略微夹肘,小臂垂直于地面,将杠铃从架上抬起并放置到下巴高度处,挺胸收臀,保持脊柱中立。
  • 上推:身体保持稳定,呼气,小臂竖直向上推起杠铃。
  • 下放:举至动作最高点后,缓慢将杠铃下放至动作起点,同时吸气。

动作要点

1.肘部打开角度

使用哑铃卧推时,大多数人选择将肩膀完全打开,肘尖朝向身体的两侧,这样哑铃推起的轨迹是从耳根向头顶。

这种练法更多带到三角肌中束,同时因为肩外旋的程度更高,需要在训练前更多地热身和激活,确保肩袖肌群能够在大重量训练中更好地稳定。

更安全也更能刺激三角肌前束的动作,我们要略微夹肘,让肘尖朝向身体斜前方45°左右,这个角度能够更好刺激到前束,同时又不会让肱三头肌过度参与动作。

2.握距和握法

肘部位置找好了,下一步是找到合适的握距、握法。

握距上:调整小臂,让我们的小臂垂直于地面,手腕和小臂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时去推起杠铃,双手位于肩膀的外侧,握距比肩距略宽。

握法上:全握法对于新人来说更为安全,让杠铃压在手腕向上的位置,虎口相对、四指从上环扣,共同稳定重量,这样杠铃的重力和手腕、小臂、肘部处于同一力线上,让推举沿着竖直方向完成。

3.推起幅度

将杠铃从下巴附近的高度推起,一直到动作的最高点,手臂不需要完全伸直,肘部保持微曲的状态。

如果你选择的是普通杠铃,那就将它推到头顶上方的位置;

如果是在史密斯架上推举,那么动作的最高点应该是在肘部的正上方、头顶的斜上方。

4.呼吸节奏

适度的憋气能够让我们推起更大的重量,但正确的呼吸方式有利于动作的规范标准:

在向上推起重量时呼气,向下放回过程中吸气,这个节奏会让你的推举更高效。

5.动作安排

站姿推举这样的多关节复合动作,非常适合大重量冲击,因此建议放到练肩日的开始来做,每组次数不需要太多,最多安排8~10个,完成3~5组。

常见错误

1.使用重量过大,导致过分挺腰。

不同训练者核心稳定能力不同,使用站姿完成的负重量要小于坐姿,如果“不自量力”,很容易引发腰部代偿的情况,也就是脊柱过度后伸,用我们的腰部承担重量。这种模式不利于肩部感知发力,更容易造成腰背扭伤。

解决办法分为两点:

一是降低重量,尤其在动作初期尽量使用空杆完成动作;二多用站姿进行上肢训练,同时要增加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

2.动作轨迹偏移,未能向“上”推举。

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感受不到肩部的挤压收缩,倾向于把动作做得更“满”:推起时努力绷直手臂,向后脑勺角度倾斜;下放时杠铃比肩膀高度更低……

杠铃的重力始终竖直向下,如果你的动作轨迹不能严格遵循“竖直方向”移动,自然会影响肩部发力。

解决办法需要“对症下药”:

对着镜子重新审视你的动作细节,是肘部的前后移动太多,还是身体在前后晃动,或者是臀部未能收紧导致弓背等。

按照上边提到的动作要点逐个排雷,以竖直向上的轨迹推起杠铃,熟悉正确的动作轨迹,频繁练习加深印象。

对于广大的普通训练者来说,强化肩部力量水平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对于习惯了坐姿训练的朋友,用站姿完成推举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双脚着地的训练方式,明显更符合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模式,毕竟谁会坐着举起一袋大米呢?

“安全是训练的第一要义”,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动作细节,让你的三角肌前束训练安全高效,让肩部力量水平得到长足提升。


相关文章
  • 简单又健康:走下楼梯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每个人都在谈论爬楼梯对健康的好处。是的,它们不容忽视,但走下楼梯也有一些好处。在公司或家里走楼梯可能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锻炼!走楼梯时可以上去也可以下去。我们都听说过爬楼梯对健康的好处,但不要忽视走下楼梯的力量。走楼梯、不乘电梯或减少坐在椅子上的时间最终会促进您的健康。因此,如果您正在

  • 边跑边写——早上起来锻炼跑步好还是走路好?

    早晨起床后,到底是该选择跑步还是走路呢?这两种锻炼方式各有利弊,不过最终得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喜好来权衡一番。先来说说跑步,它的主要优点是:1、让你的心脏和肺部变得更强大。跑步的过程中,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新鲜的氧气灌溉,这就大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心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肺功能逐渐减弱,稍稍运动以至上

  • 早上慢跑30分钟和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不妨了解一下

    生命在于运动,根据体能控制中心研究发现:87.4%左右的居民,步入了运动锻炼的方式,来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同时起到塑身瘦身的行为。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人会养成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而有的人选择用空余时间跑步锻炼,在跑步时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垃圾毒素排出体外,增强免疫力,从而

  • 经常健跑锻炼VS久坐不动,谁的膝盖更健康?

    生活中不少人走路时,会出现膝盖一弯,腿发软,想跪下去的情况。不少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是缺钙所导致,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面对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走向两个选择:1.“是不是膝盖最近有些疲劳,要静养一下?”2.“是不是需要增加合理锻炼,强化一下身体?”那二者相比,到底谁的膝盖更健康?一起来看看!一经常健

  • 坚持爬楼梯锻炼,能不能减肥和强身健体,会不会损害膝盖?

    锻炼身体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日常中最想干却又难以坚持的一项运动了。每个人都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每天繁重的工作加上日常生活的疲惫,真的很难坚持去做运动。现在健身减肥已成为女性一个热门问题,到底做什么运动可以进行瘦身和强身健体,关于这的问题有很多健身达人给出了很多运动方式,但是对于我来说,最让我容

  • 快改!这8个错误的锻炼方式,小心越练病越多

    误区一饭后散步,延年益寿饭后多活动,消化系统的运转会更顺畅,有助于消化,营养物质吸收也更好。但是,患有肝病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人,饭后至少应静卧半小时再活动。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应该休息一会儿再活动。误区二爬楼梯锻炼身体爬楼梯虽然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并不适合爬楼梯。特别是本身有膝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