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同样是杠铃推举,站姿比坐姿强在哪里?这几个要点让动作安全高效

如果你经常用坐姿推举,突然选择站姿完成动作,心里会有不小的落差:难道是我的力量水平被削弱了?为什么站姿情况下只能推这点重量?

等你重新回到直角凳上,以坐姿完成推举时就会放心,因为坐姿推起的重量明显更大。

同样的杠铃仅仅因为坐姿和站姿的不同,在推举重量上就“缩水”了这么多,相信你心里也会感到疑惑: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肩部力量水平?

毋庸置疑,坐姿推肩更加稳定,尤其是座椅提供的支撑,让我们不需要额外控制核心的稳定,配合适度的反弓背部,可以帮助我们推起更大的重量。

但从长远来看,一边习惯于借助外力稳定身体,一边以“核心控制不足”为借口避开核心训练,会让其他大重量训练动作变得不那么安全。

站姿完成动作时哪怕重量选择更小,但是能让你更了解自己的身体,确保力量水平和身体稳定性同步提升。

之前我们讲过三角肌后束的训练,这块肌肉难以观察,所以我们倾向于做俯身哑铃飞鸟这类的孤立动作,通过高次数小重量逐步找到发力感。

但前束和后束恰恰相反:它位于更加显眼的位置,对于一般训练者而言,卧推和俯卧撑甚至手臂训练中都会练到前束,通过大重量刺激能够快速提升泵感。

今天我们要探讨的动作:站姿杠铃推举,就是这样一个高效练肩,同时强化核心稳定的动作。

和力量举的目的不同,我们希望选择合适的重量完成对肩部整体的刺激,同时重点发展三角肌前束的力量,让肩膀的视觉效果更佳。

动作讲解

  • 准备姿势:双脚与肩同宽站立,略微夹肘,小臂垂直于地面,将杠铃从架上抬起并放置到下巴高度处,挺胸收臀,保持脊柱中立。
  • 上推:身体保持稳定,呼气,小臂竖直向上推起杠铃。
  • 下放:举至动作最高点后,缓慢将杠铃下放至动作起点,同时吸气。

动作要点

1.肘部打开角度

使用哑铃卧推时,大多数人选择将肩膀完全打开,肘尖朝向身体的两侧,这样哑铃推起的轨迹是从耳根向头顶。

这种练法更多带到三角肌中束,同时因为肩外旋的程度更高,需要在训练前更多地热身和激活,确保肩袖肌群能够在大重量训练中更好地稳定。

更安全也更能刺激三角肌前束的动作,我们要略微夹肘,让肘尖朝向身体斜前方45°左右,这个角度能够更好刺激到前束,同时又不会让肱三头肌过度参与动作。

2.握距和握法

肘部位置找好了,下一步是找到合适的握距、握法。

握距上:调整小臂,让我们的小臂垂直于地面,手腕和小臂处于同一直线上。这时去推起杠铃,双手位于肩膀的外侧,握距比肩距略宽。

握法上:全握法对于新人来说更为安全,让杠铃压在手腕向上的位置,虎口相对、四指从上环扣,共同稳定重量,这样杠铃的重力和手腕、小臂、肘部处于同一力线上,让推举沿着竖直方向完成。

3.推起幅度

将杠铃从下巴附近的高度推起,一直到动作的最高点,手臂不需要完全伸直,肘部保持微曲的状态。

如果你选择的是普通杠铃,那就将它推到头顶上方的位置;

如果是在史密斯架上推举,那么动作的最高点应该是在肘部的正上方、头顶的斜上方。

4.呼吸节奏

适度的憋气能够让我们推起更大的重量,但正确的呼吸方式有利于动作的规范标准:

在向上推起重量时呼气,向下放回过程中吸气,这个节奏会让你的推举更高效。

5.动作安排

站姿推举这样的多关节复合动作,非常适合大重量冲击,因此建议放到练肩日的开始来做,每组次数不需要太多,最多安排8~10个,完成3~5组。

常见错误

1.使用重量过大,导致过分挺腰。

不同训练者核心稳定能力不同,使用站姿完成的负重量要小于坐姿,如果“不自量力”,很容易引发腰部代偿的情况,也就是脊柱过度后伸,用我们的腰部承担重量。这种模式不利于肩部感知发力,更容易造成腰背扭伤。

解决办法分为两点:

一是降低重量,尤其在动作初期尽量使用空杆完成动作;二多用站姿进行上肢训练,同时要增加核心肌群稳定性训练。

2.动作轨迹偏移,未能向“上”推举。

对于初学者来说,因为感受不到肩部的挤压收缩,倾向于把动作做得更“满”:推起时努力绷直手臂,向后脑勺角度倾斜;下放时杠铃比肩膀高度更低……

杠铃的重力始终竖直向下,如果你的动作轨迹不能严格遵循“竖直方向”移动,自然会影响肩部发力。

解决办法需要“对症下药”:

对着镜子重新审视你的动作细节,是肘部的前后移动太多,还是身体在前后晃动,或者是臀部未能收紧导致弓背等。

按照上边提到的动作要点逐个排雷,以竖直向上的轨迹推起杠铃,熟悉正确的动作轨迹,频繁练习加深印象。

对于广大的普通训练者来说,强化肩部力量水平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对于习惯了坐姿训练的朋友,用站姿完成推举是个不小的挑战。但从现实的角度来看,双脚着地的训练方式,明显更符合日常生活中的动作模式,毕竟谁会坐着举起一袋大米呢?

“安全是训练的第一要义”,希望今天的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掌握动作细节,让你的三角肌前束训练安全高效,让肩部力量水平得到长足提升。


相关文章
  • 女跑者切记,跑完步不能立即洗澡

    还是要说关于跑步安全的事情,因为这对于我们跑者来说,是跑步要注意的最基本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跑者有侥幸心理或者是没有意识,最终酿成了惨剧。我们一直强调,晨跑的效果要比夜跑好,尤其是想通过跑步实现减肥的人,更应该去晨跑,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跑步高手也会尽量把跑步的时间放在早上,毕竟晚上我们拖着疲惫的

  • 早上晨跑完洗澡有讲究,多久洗合适?快来看看

    早起跑步好像很健康?但里面门道可不少!特别是跑完步要不要马上洗澡,这可是让我们这些喜欢运动的人纠结不已。今儿咱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跑完步立马洗澡究竟是享受还是冒险。晨跑后立即洗澡,是禁忌还是误区?别急着跑步后就冲澡不太对。我们运动时身体热乎,血液跑得嗖嗖的,汗也出得特多,毛孔都开得老大。这时候再来

  • 跑步时出汗越多,脂肪消耗就越多吗?

    “流汗是脂肪燃烧的眼泪”相信这句话曾经使很多运动减脂的人倍受激励,然而事实却要让大家失望了-------并不是运动时流汗越多,脂肪消耗得就越多。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只要搞清楚两个问题就可以了:第一,减掉的体内脂肪去了哪里?体内的脂肪氧化代谢会产生能量供身体消耗,最终的代谢产物84%为二氧化碳,通过呼

  • 跑步中抽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抽筋是跑马拉松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认为抽筋是因为肌肉力量不足,有人认为是电解质流失造成的,都只是片面的理解。比如,如果你跑10公里就抽筋了,那不会是因为电解质缺乏导致的,绝大部分抽筋应该与电解质无关。跑马拉松的强度会超过有氧跑的强度,当人体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糖原的代谢会形成乳酸,乳酸会被再次代

  • 不是运动越多瘦得越快,过量运动反而不利于减脂

    在这个追求健康和美丽的时代,减脂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运动无疑是减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你是否发现,有的人运动量很大,但却瘦得很慢?其实,这都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过量运动!一、运动与减脂:有量才有质,不可过量01.减脂的核心在于热量摄入需<消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减脂的核心其

  • 营养恢复可消除长跑中的运动性疲劳,你知道?

    长跑项目的特点就是强度小 ,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在训练及比赛中极易产生疲劳,所以营养及时合理的补充就对体能的恢复变得极为重要,就疲劳的产生及营养的补充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长跑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水平。 随着科技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作用的不断加深对于运动员的恢复的科技手段也不断的变化,营养这一环节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