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练背和提升力量的绝佳动作 引体向上,

引体向上是最被低估的动作,没有之一。健身爱好者在运动生涯的任何时期,都不应该放弃它。

本文详细展开引体向上无法被取代的6个关键原因:

1.自然状态下膨胀背部肌群的关键

对于一个自然健身爱好者来说,认认真真把1-2种引体动作做好,其最终收益很可能远超4-5个花式练背动作。

一方面是因为引体向上具备较高的门槛:通常起步重量就是你自身体重。只要你没有过于肥胖,引体就是你冲击训练强度的有利工具。

另一方面是因为引体向上能创造较好的神经适应效果:当你的身体在悬空移动时,神经系统会变得更警觉,募集更多肌纤维来完成动作,以防止你掉下来受伤。

所以,尽管高位下拉的运动模式与引体相似,但由于高位下拉时身体是固定在凳子上的,动作复杂程度大大降低,最终带来的神经适应效果也会逊色很多。

从长远来看,神经适应效果会显著影响到力量和肌肉增长。这也是自由重量杠哑铃动作相比固定器械的优秀之处。

一个“科技化”的健美运动员可能不需要这样思考问题,他们具备一周7天/24小时高于常人的合成激素水平。即便放弃引体去做一些“更简化”的动作,也能获得明显肌肉增长。

2.手臂维度的基础

肱二头肌肱肌在引体中发挥的作用不言而喻——许多人做完引体后,这些肘部屈肌也会跟着充血。

肱三头肌长头其实也在引体中发挥作用,特别是当你进行一些握距较窄的引体类型时,肱三头肌长头会得到更多的拉伸和缩短。

记住——肱三头肌长头具备“伸肩”的功能(也就是将你的上臂在远离躯干的状态下拉近躯干)。另外,长头通常也是肱三头肌三个头当中,增长潜力最大的头。

综合这些信息,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强大的引体能力不光可以强化肱二头肌和肱肌,也能刺激肱三头肌最大的那部分。所以引体向上是发展手臂维度的不二选择。

3.小臂维度和握力的基础

重新回到“神经适应”的话题。当你将自己悬吊在单杠上做动作时,大脑会发出一种“要握紧!松手就会遭殃!”的信号。这会让你的前臂别无选择,只能不断变得更强壮以应对“生存压力”。这同样是高位下拉达不到的效果,甚至也是硬拉达不到的效果(硬拉失败时你可以直接脱手,但引体没那么简单。)

特别是当你发展到负重引体向上时,这种神经适应还会进一步增加。最终带来强有力的前臂肌肉组织。

如果前臂力量和维度一直是你的弱项,不妨试试把助力带扔了,养成习惯赤手空拳去做引体。这会比整天练习各种迷你腕弯举更管用得多。

如果你具备足够的训练经验,“肥握把引体”将是你进一步开发前臂的超级工具,因为这种握法骤增了抓握难度(但对初学者来说滑脱风险也骤增,不建议尝试)。

4.高度影响卧推和推举力量

历代资深运动员发现,上肢推类力量的发展与上肢拉类力量高度相关。也就是说,你的引体/划船能力与卧推/推举能力呈正相关: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如果你的拉类力量向来是个弱鸡水平,那么推类力量的潜力也是远未得到开发的。

这可能与关节两侧肌肉的“均衡程度”有关——当关节的一侧肌肉严重滞后于另一侧时,为了避免关节失衡和伤病,体格发展会陷入明显的瓶颈期。

当前科学水平还无法说明这种“对抗肌效应”到底是出于什么机制,因为科学还没有追赶上来。

尽管有人喜欢搬出一些时下的研究结论来推断“关节平衡是狗屁”……但已经有无数运动员实践证实了“更加平衡”的肌肉状态能带来更好的维度和力量发展,以及更好的关节健康。另外,均衡发展的肌肉必定能带来更好的形体美感。

在FE超凡体格线下训练营中,我们也发现这个普遍规律:引体能力弱的学员,推举能力也弱。引体能力显著提高的学员,推举能力也大大改观。毕竟:一种是垂直拉,一种是垂直推,互为主动和对抗关系。

5.引体对脊柱很友好

在一次大重量深蹲或推举(典型的脊柱压缩动作)训练结束后,人的身高暂时下降2厘米是很正常的。所以,我们不关要学会在训练后拉伸给脊柱减压,还要学会在训练计划中加入“脊柱牵拉”动作——引体向上在这里是无可取代的。

在执行引体向上时,你的下肢悬空,自然而然形成一种脊柱向下牵拉的作用,使得你某些轻度错位的椎骨重新排序。如果你还在髋部额外挂上负重,牵拉力度会被进一步强化——这是一种最低成本的舒缓脊柱压力措施。

脊柱神经健康对任何训练动作都有直接影响,对健康和长寿也有影响——记住,主宰和控制着全身肌肉的中枢神经正是位于你的脊柱内部。

6.引体做对了,可以极大降低背部训练量

不得不承认,某些囚犯的健身条件很受限,饮食条件也受限,但他们的背部肌肉发展却超过健身设备齐全的你……有限的条件导致他们的背部训练只能以引体向上为主打项目,这反而促成了更好的体格基础。

从另一方面来看,如果你的引体训练计划做对了,足以触发良好的背部肌肥大效果,你并不需要再掺杂其它过多的背部动作。对于自然健身爱好者而言,动作数量太多会很容易影响到恢复能力,最终可能对肌肉和力量发展起到反效果。

相关文章
  • 跑步怎么补盐?先要学会判断自己的出汗特点!

    大家都知道跑步就会出汗,而汗是咸咸的,那是因为随着汗水,体内的盐分也一起排出来了。如果不及时适当补充盐分的话,体内缺盐会导致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但盐分也不是多多益善,摄入盐分过多,也会导致高血压、心脏

  • 做运动过程中,出汗越多,效果越好?

    夏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很多人开始选择户外运动,其中跑步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种运动方式。不少人选择跑步的目的是为了瘦身减肥。然而,一直以来有一个错误观念,即认为运动出汗越多,就能越快消耗脂肪,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但是,这个观点并不正确。事实上,跑步出汗多不代表减肥效果好。汗液主要由水分、电解质和少量的代谢

  • 跑步出汗好处多多,防癌,不靠谱也靠谱!

    跑步出汗,可以刺激大脑内啡呔的产生,继而改变你的心情,控制情绪波动。注意这里说的是跑步出汗或运动出汗~为什么强调这个前提,我们接着往下看。有很多人认为出汗可以排毒、防癌,其实并不是这样。确实有研究表明,砷、镉、铅、汞等重金属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但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汗液的99%以上是水,不到1%的

  • 跑步五分钟,出汗两小时?你必须知道运动出汗的真相!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是手机中的战斗机。跑步五分钟,出汗两小时,小心你身体宕机。运动中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出汗过多,都要小心。(“主动”可理解成虚汗多,“被动”多是自己作)还是我那个不省心的朋友迷妹,她昨晚兴奋地告诉我,在肚子上裹一层保鲜膜跑,出汗多,减肥快。果然, 跑完一上称,轻了2斤。听完好想

  • 夏季跑步大量出汗,容易缺铁,这个补铁的好方法建议收藏

    夏季跑步,汗水淋漓,你是否担心过身体的铁元素悄悄流失?缺铁,这个听起来并不严重的问题,实际上可能会对你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夏季跑步与补铁的那些事儿;跑步出汗,真的会导致缺铁吗?跑步时大量出汗,确实可能导致铁的流失,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跑步者都会缺铁;缺铁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

  • 夏日跑步出汗多?掌握这些技巧,远离湿身尴尬!

    常言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知不觉,三伏天已经悄悄来临,明天就是初伏第一天了,自从到了夏天,很多跑者都降低了跑步的频率,当然也有很多跑者在炎热的夏天依旧练的飞起,丝毫不减懈怠!在夏天跑步时,很多跑者可能都有同样的烦恼,那就是出汗多,不说跑步了,就是在外面走走可能就出一身汗,更别说跑步了,汗流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