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引体向上做不好?新人也能更快上手教你一套最佳训练方案,

想要强化背部肌肉,那么引体向上就是必练动作之一。

但是很多人都不想做这个动作,因为实在是太难了,要么拉不上去,要么握不住单杠,结果只能选择其它器械动作。这样久而久之,有人就干脆放弃了引体向上。

想要完成标准动作,只能勤加练习才能看见效果。

今天就来介绍一套引体向上的最佳训练方案。

1. 训练单杠悬垂

引体向上的整个过程中,整个身体始终处于悬空姿势,此时你的双手握力决定了握杠的时间。

此时需要先训练“单杠悬垂”。

先采用与肩同宽的双手握距训练,选择做4组*30秒。

再采用大于肩宽的双手握距训练,选择做4组*20秒。

两种不同的握距同时训练,每组之间间歇10秒。

2. 训练半程动作

等到握力提升后,就需要主动向上拉动身体,只需要做半程动作即可。

你只需要做到额头贴杠即可,主要目的是找到背部发力感。

只要你能感觉到背阔肌收缩和拉伸,证明发力模式是对的,如果感觉手臂用力过多,那么就需要重新调整动作。

半程动作直接做6组*8次即可。

先从慢速动作开始,每组之间间歇15秒。

再做快速动作,每组之间间歇10秒。

两种动作各做3组,连续做完即可。

3. 训练跳箱动作

找一个木箱或者凳子放在地面,直接站在上面握杠做动作,每次都能使双脚落于木箱上。

这样你每次都能从中间启动,不需要始终悬空,而且你还可以从箱子上跳上去,这样可以拉得更高。

跳箱动作直接做5组*10次即可,每组之间间歇10秒。

4. 训练摆荡动作

双手握杠之后,借助蹬腿和身体大幅度的晃动,这样就能达到甩动身体向上的效果。

运用这种方法,速度需要加快一些,目的是为了借力让自己做更多次数的引体向上。

摆荡动作直接做4组*15次即可,每组之间间歇15秒,用最快的速度做完。

5. 训练弹力带动作

直接将弹力带扣在单杠上,用一只脚或者双脚踩在上面,借助弹力带用力向上拉动身体到高位。注意双手握距要略宽一些,要尽力做到标准位置,直至力竭。

建议弹力带动作直接做8组*8次,每组动作之间间歇8秒。

上面的每种训练动作,你可以采用每天交替循环的训练模式。

在周一至周五分别训练5个动作即可,后面再依次类推。

也可以采用每周交替循环的训练模式,比如第一周训练单杠悬垂,第二周训练半程动作,这样能类推。

想要做好引体向上,只要勤加练习才可以,后期还需要提升数量,这样才能更好地锻炼背部肌肉。

相关文章
  • 身体好不好,走几步就知道!赶紧自测一下!

    有时候没有明显症状并不代表身体非常健康。实际上,有时候身体好不好,完全可以站起来走几步自测一下,不但简便易行,还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隐藏的健康隐患。健康时报图爬楼梯测心脏健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2024年7月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爬楼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作为检验心脏功能的简易方法。

  • 跑步锻炼虽好,却也需要注意这4点,否则只会越跑越伤

    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格外关注,直播跳操等新潮的健身方式随之兴起,不过依然有很多人热爱传统的跑步运动。跑步属于有氧耐力运动,不仅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有效缓解压力,促进运动者的身心健康。然而跑步时的运动姿势错误,及力量的掌握不当都会导致过劳性损伤,尤其容易损伤缓解冲击力的膝关节。

  • 简单又健康:走下楼梯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每个人都在谈论爬楼梯对健康的好处。是的,它们不容忽视,但走下楼梯也有一些好处。在公司或家里走楼梯可能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锻炼!走楼梯时可以上去也可以下去。我们都听说过爬楼梯对健康的好处,但不要忽视走下楼梯的力量。走楼梯、不乘电梯或减少坐在椅子上的时间最终会促进您的健康。因此,如果您正在

  • 边跑边写——早上起来锻炼跑步好还是走路好?

    早晨起床后,到底是该选择跑步还是走路呢?这两种锻炼方式各有利弊,不过最终得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喜好来权衡一番。先来说说跑步,它的主要优点是:1、让你的心脏和肺部变得更强大。跑步的过程中,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新鲜的氧气灌溉,这就大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心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肺功能逐渐减弱,稍稍运动以至上

  • 早上慢跑30分钟和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不妨了解一下

    生命在于运动,根据体能控制中心研究发现:87.4%左右的居民,步入了运动锻炼的方式,来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同时起到塑身瘦身的行为。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人会养成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而有的人选择用空余时间跑步锻炼,在跑步时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垃圾毒素排出体外,增强免疫力,从而

  • 经常健跑锻炼VS久坐不动,谁的膝盖更健康?

    生活中不少人走路时,会出现膝盖一弯,腿发软,想跪下去的情况。不少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是缺钙所导致,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面对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走向两个选择:1.“是不是膝盖最近有些疲劳,要静养一下?”2.“是不是需要增加合理锻炼,强化一下身体?”那二者相比,到底谁的膝盖更健康?一起来看看!一经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