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术后锻炼身体哪种方法最好(这项运动既简单又轻松)

运动与癌症预防一直以来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多项研究表明患癌的风险可以因运动降低。且英国一项关于卵巢癌运动与预后的研究发现,几乎不运动的人比每周至少锻炼一次的人死亡率高22%~34%。

但是怎么运动才是最科学合理的?什么运动最合适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最简单和适合病友们的运动——散步。

科学散步的方法有哪些?

有氧运动中最适合病友的是散步,那么如何科学散步才能达到最佳的保健手段呢?

很多人散步的姿势和方式都比较随意,这样锻炼下来取得的效果可能不会太明显。今天小编推荐几种科学且适合病友们的锻炼方式。

01

间隔散步

我们可以将慢走和快走每隔3分钟变换一次,循环进行。散步时一定要挺背收颌,目视前方25米处,然后迈大步,注意脚跟要先着地。

散步时速度间隔变换能够调动我们身体更多的肌肉参与到锻炼过程中,更好地锻炼心肺功能。每天做5-10遍,总共持续1小时左右,长期坚持下来,身体一定会越来越好。

02

拍打散步

拍打散步法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散步方式,也就是在散步时,我们利用两臂的摆动和拍打来达到锻炼的目的。

用手臂拍打肩、胸、腹、腰等各个部位,这种方式有利于消除疲劳、舒筋活络、缓解紧张。

03

倒走散步

倒走散步有利于锻炼身体的平衡感。倒走要求脚尖先着地,然后过渡到脚跟,达到按摩脚步穴位经络的目的。

需要注意的是,倒走散步的时间不要太长,而且一定要注意安全,及时转身观察周围是否有人,以免撞到受伤。

04

定量散步

定量步行法就是每次规定散步的时间、距离或者数量,从而提高锻炼质量的方法。

比如你可以规定步行的时间不变,逐步提高走路的距离,这种方法对检查评价自身锻炼的效果具有一定意义。

05

摆臂散步

步行时两臂用力前后摆动,可以增进肩关节、肘关节、胸廓等部位的活动。

这种方法特别适合于肩关节周围有炎症及上下肢关节炎、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病人。

合适的散步时间是?

学会了科学散步的方式,那么什么时间散步比较合适呢?

1、 早上(6:00-9:00)散步

晨练一直是很多人的生活方式之一,但早上的空气其实没有很多人想像的那么好。

清晨的太阳还没出来,植物在进行呼吸运动(它们和人类一样在吸收氧气),而非光合作用(吸收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释放氧气的过程)。

此外,清晨地面温度较低,大气压强较高,近地面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杂志无法升到高空排散,被气压压在近地面活动。所以,其实清晨的空气往往是一天之中污染最严重的。

这时所谓的早起呼吸“新鲜空气”,其实在吸入有害气体。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从前一天的晚餐结束到第二天晨起,我们经历了十余个小时,此时的血糖含量降到最低。这时候的大量运动可能会导致低血糖而头晕。

2、傍晚(17:00-19:00)散步

等到太阳下山后锻炼是很多人选择的运动方式,这个时间点是一天中最为合适的。

研究表明,人体体力的最高点和最低点受机体“生物钟”的控制,一般在下午到傍晚达到最高峰。

人体新陈代谢率在下午4:00到5:00会达到高峰;

心脏跳动和血压的调节在下午5:00到6:00之间最平衡;

人吸氧量的最高点是在下午6点左右;

而身体嗅觉、触觉、视觉等也在下午5:00到7:00之间最敏感。

也就是说,在下午5-7点,人体的生理功能处于最佳状态,此时的新陈代谢率最高,心脏跳动和血压调节处于最平衡状态,人体的吸氧量也最高。在这种状态下的锻炼可以说是事半功倍。

而且此时的体温较高,肌肉被激活,肌肉柔软度更好,对锻炼者来说更加安全。

刚刚提到清晨的空气质量其实不好,那么傍晚的空气质量会是怎么样呢?

下午到傍晚空气质量是最好的,因为这个时候太阳刚下山,植物已经完成了一天的工作,开始由光合作用转为呼吸作用。可以说是空气中氧气最多的时候,有利于人的呼吸。在这个时间出门散步,会感到呼吸顺畅,氧气充足。

持续散步多久合适呢?

找对了散步方法和时间,那么散步多久才合适呢?

据美国《预防》杂志报道,当你迈开腿散步一小时,身体会发生一系列积极的生理变化,因此每天最好能花一个小时出门散散步。

开始散步1-5分钟:心率达到每分钟70-100次,血流量增加,肌肉得到预热。关节僵硬度开始减弱,释放出润滑液。此时,人体每分钟燃烧5000卡的热量,是坐着时的5倍。

开始散步6-10分钟:心跳增加到每分钟约140次。随着步速的加快,人体每分钟燃烧的热量达到6000卡。血压轻微上升,但身体释放扩张血管的化学物质抵消了这一危险,让更多血液和氧气送到肌肉里。

开始散步11-20分钟:体温上升,靠近皮肤的血管扩张以释放热量,人就会出汗。随着轻快的步伐,人体每分钟燃烧的热量达7000卡,此时的呼吸有些艰难。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等上升,为肌肉输送能量。

开始散步21-45分钟:此时,你会感觉精力充沛,大脑释放出良好的内啡肽,整个身体得到放松。胰岛素分泌下降,对体重过沉、患有糖尿病的人来说也会非常好。

开始散步46-60分钟:散步近一个小时,你的肌肉会开始感觉疲劳,体内碳水化合物存量减少。

散步时间到一小时后就可以慢慢停下来,平缓呼吸和心率,回家休息吧。

相关文章
  • 坚持慢跑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年纪越大也许越明显

    首先,跑步就是减肥。退休前G大哥就有点啤酒肚,虽然不是很大,但可以明显看出腹部堆积的脂肪。因为偏胖,所以他也患有轻度脂肪肝和高血脂。退休后,G大哥也是为了健康开始慢跑。他不追求速度,对自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放弃,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跑下去。就这样慢慢跑,每个月就是100多公里的跑量,持续了一年

  • 你爬楼梯吗?研究:每天爬楼梯,能降低心脏病风险,延长寿命

    想象一下,每天上下班、回家,或是去商场购物时,你是否经常选择那便捷却略显无聊的电梯,而忽略了旁边那座默默无闻的楼梯?嘿,别急着摇头,因为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可能会让你对那平凡的楼梯刮目相看。一项新研究竟然发现,每天爬爬楼梯,不仅能降低心脏病风险,还可能帮你延长寿命!别急着去爬楼梯,先听我慢慢道来,这

  • 从减肥的角度上来说,跑步和游泳哪个更好些?

    第一:游泳VS跑步游泳:有锻炼场地的限制。游泳是全身运动几乎能锻炼到全身的每一块肌肉,利于整体塑形。除了抽筋呛水的可能性,对身体没有损伤。游完泳一般会有强烈的饥饿感,需要控制食欲。跑步:没有锻炼场地壁垒,只要有一双跑鞋你随时随地都能跑。相对游泳来说跑步重点锻炼的是腿部肌肉,能够帮你重点塑造较好的腿型

  • 真的没想到,减肥“最”快的运动竟是骑车!

    姐妹们,我跟你们说,我发现了一个减肥的大秘诀——骑车!以前我为了减肥,尝试过各种方法,跑步跑得气喘吁吁,节食饿得头晕眼花,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骑上了自行车,才发现这居然是减肥的绝佳方式。起初我只是觉得骑车能看看风景,放松心情。但骑了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体重开始下降了。每次骑车,

  • 快走慢跑就能锻炼身体?这可能是最大的误区!

    你是否也曾听过这样的说法:“快走慢跑就能锻炼身体”?可你知道吗?这句话可能是中老年人最大的误区之一!许多人认为,只要每天坚持走路,就能保持健康,殊不知,这种观念背后隐藏着多少健康隐患!想象一下,早晨的公园里,老人们排着队,迈着轻快的步伐,满脸自信地说:“我在锻炼!”可实际上,他们的身体真的在受益吗?

  • 锻炼身体是慢跑的还是快走好

    在现代生活中,健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多种多样的锻炼方式中,慢跑和快走因其实用、简便、门槛低的特点受到了大众的广泛欢迎。然而,面对这两种方式,很多人会有疑问:锻炼身体是慢跑好还是快走好?**一、慢跑的优势**首先,我们来看看慢跑。慢跑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它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