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站立时摇晃有倒的感觉?警惕

你试过反复头晕吗?你试过站立不稳甚至视物旋转吗?你试过突然间有跌倒感吗?如果这样,可能意味着你的前庭系统出现了问题!

目前,大家对于前庭系统功能障碍,往往停留在通俗所说的“耳水不平衡、脑供血不足”等等,大家对前庭功能障碍相关疾病的认知度普遍较低,而且前庭功能障碍相关疾病分散于耳鼻喉科、神经科、精神心理科、眼科等多个专科,这又为患者能够快速得到确诊和接受治疗增加了难度。然而,以头晕、眩晕或者伴有平衡障碍症状这样来问诊的患者越来越多,具有发病率高、常见度强等特点,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关注。

对此,2019年12月由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以下简称东院)牵头成立了广东省康复医学会前庭与平衡康复分会,规模不断扩大,配套不断完善,技术不断提升,至今已汇集了近80家单位的100多位来自于多个学科的专家教授,为前庭与平衡康复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疗手段及更好的平台基础。10月17日,记者在该分会第二届学术年会上获悉,通过“三个新”和“四结合”的发展,即新理论、新技术、新设备及医疗与护理结合、评价与康复结合、中医与西医结合、临床与科研结合,仅1年时间分会单位已为省内外近5万名患者提供良好治疗,真正让前庭与平衡康复深入到基层,造福于群众。

黄海威教授主持大会并分享前庭功能障碍治疗发展

你知道前庭功能障碍为什么那么神鬼难测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副院长、前庭与平衡康复分会会长黄海威教授指出,前庭功能是维持人体平衡主要的结构,其包括前庭周围器官及前庭中枢结构,前者主要位于人的内耳,后者主要与脑部的功能结构有关。当前庭功能出现障碍时,会导致人所感知的位置平衡信息异常,继而出现头晕、眩晕、平衡功能障碍、运动不耐受等一系列的症状。

63岁的陈阿姨平时身体特别棒,还是广场舞忠实粉丝,但有一天起床突然出现头晕、视物旋转的症状,甚至轻微的头动、翻身都会感觉天翻地覆、要跌倒,因此完全不敢下床活动,只能像个木头人一样躺在床上。陈阿姨原以为是疲劳导致,然而一天过去了症状丝毫没有减轻,于是来东院就诊,被耳鼻喉科李光启教授收治,经详细检查及一系列前庭功能检查评估后诊断考虑“前庭神经元炎”,经处理后生活完全恢复正常。据李光启教授介绍说,前庭神经元炎的发病往往很急,且引起前庭功能障碍较为严重,对于此类患者一定要及时处理,以免错过最佳时机。

前庭与平衡康复和眩晕究竟有什么爱恨情仇?

眩晕的发生与前庭系统关系密切,而前庭系统的功能障碍往往有平衡障碍,因此,眩晕的患者很容易因出现的平衡功能障碍而跌倒,若高龄患者发生这种跌倒,还容易伴发骨折、颅脑外伤等并发症,因此积极处理引起眩晕的原发病,加强前庭与平衡康复至关重要。

36岁的李先生曾因反复头晕伴耳鸣及耳闷胀感发作来东院就诊,据他描述,每次发作时伴有整个房屋的坠地感,仿佛天都塌了,期间还有几次因突然跌倒而坠地,好在通过保护性动作撑在地上而未造成严重损伤。经东院眩晕中心徐雪医生等详细的前庭功能评估及听力学评估后,该患者诊断考虑梅尼埃病并单侧前庭功能减退,医师团队在药物及局部治疗的基础上,指导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前庭眼反射训练及定向性体位转移习服练习,经过治疗训练,患者跌倒发作明显减少,按患者的话说:“终于有了脚踩大地的踏实感”。

黄海威教授介绍,对于反复发作眩晕伴前庭功能障碍的患者,除药物治疗之外,前庭平衡康复锻炼往往是治疗的一个重要延伸,它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回归生活。在详细前庭耳科学评价基础上的个体化的前庭康复方案的制定是现今眩晕疾病治疗的重大突破,这也为一些慢性头晕或前庭功能障碍的患者提供了更多的治疗手段。

“干”掉前庭功能障碍,东院有什么“武功秘籍”?

据现有资料显示,约35%的成人存在前庭功能障碍,而在8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中更为明显,大约85%存在前庭功能障碍。这些患者多以眩晕作为去医院看诊的缘由,但因涉及专科较多,患者一方面在就诊时对就诊科室存在较大困惑,另一方面即使就诊后,也往往需要在各个科室反复奔波,光是看病就消耗了患者一大半的精力。

完整的前庭听觉平衡神经功能评估体系

东院针对眩晕患者看病难的问题,进行了持续地有针对性地探索优化。2018年3月东院眩晕中心成立,目前已接诊头晕患者近8000人,通过设立眩晕多学科联合门诊为近200名患者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意见;2019年3月,东院眩晕中心牵头联合华南八省近60家大型医院成立了华南眩晕中心联盟;在近期举行的华南眩晕中心联盟第二届学术年会中,更是吸引了17家来自广西的大型医院新加入联盟,实现眩晕治疗基层化和区域化。黄海威教授指出,这一系列的推进与发展都旨在更好地推进眩晕诊疗的规范化进程,为更多患者提供综合化、个体化的有效治疗方案,为广大眩晕及平衡障碍患者谋福祉。前庭与平衡康复分会将一如继往发挥其引领作用,不断提升眩晕诊疗的规范性进程,继续推广前庭平衡康复技术,力争让其成为眩晕治疗的主力军。

2020年,东院联合丹麦国际听力学院建立国际眩晕-听觉培训基地,该平台搭建了目前眩晕及平衡障碍诊查领域最完备的前庭、听觉及平衡检查技术,包括前庭功能检查、冷热试验、头脉冲试验、前庭肌源诱发电位、纯音听阈测定、中耳分析、耳声发射、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多频稳态听觉诱发反应,耳鸣检查及治疗、平衡台整合测试等,同时还包括有颈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视觉诱发电位、脑电图等成套测试。通过一站式完成全套检查评估,并形成综合诊治报告及建议,制定个体化诊治方案,可以有效解决病患在不同检查室之间预约奔波的困境,并在上述基础上,将治疗进一步延伸至个体化的前庭康复训练、适应及习服治疗等,从治疗到康复形成科学而人性化的闭环,不仅让病患在医院治好病,同时还解决了病患出院后的健康康复管理,就诊好、治疗好、康复好、全程都好。

多样化的治疗手段

黄海威教授提醒,如果出现了反复头晕,或者遇上突然间天旋地转甚至有跌倒感,应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错过了最佳的检查和治疗时间。

相关文章
  • 坚持慢跑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年纪越大也许越明显

    首先,跑步就是减肥。退休前G大哥就有点啤酒肚,虽然不是很大,但可以明显看出腹部堆积的脂肪。因为偏胖,所以他也患有轻度脂肪肝和高血脂。退休后,G大哥也是为了健康开始慢跑。他不追求速度,对自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放弃,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跑下去。就这样慢慢跑,每个月就是100多公里的跑量,持续了一年

  • 你爬楼梯吗?研究:每天爬楼梯,能降低心脏病风险,延长寿命

    想象一下,每天上下班、回家,或是去商场购物时,你是否经常选择那便捷却略显无聊的电梯,而忽略了旁边那座默默无闻的楼梯?嘿,别急着摇头,因为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可能会让你对那平凡的楼梯刮目相看。一项新研究竟然发现,每天爬爬楼梯,不仅能降低心脏病风险,还可能帮你延长寿命!别急着去爬楼梯,先听我慢慢道来,这

  • 从减肥的角度上来说,跑步和游泳哪个更好些?

    第一:游泳VS跑步游泳:有锻炼场地的限制。游泳是全身运动几乎能锻炼到全身的每一块肌肉,利于整体塑形。除了抽筋呛水的可能性,对身体没有损伤。游完泳一般会有强烈的饥饿感,需要控制食欲。跑步:没有锻炼场地壁垒,只要有一双跑鞋你随时随地都能跑。相对游泳来说跑步重点锻炼的是腿部肌肉,能够帮你重点塑造较好的腿型

  • 真的没想到,减肥“最”快的运动竟是骑车!

    姐妹们,我跟你们说,我发现了一个减肥的大秘诀——骑车!以前我为了减肥,尝试过各种方法,跑步跑得气喘吁吁,节食饿得头晕眼花,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骑上了自行车,才发现这居然是减肥的绝佳方式。起初我只是觉得骑车能看看风景,放松心情。但骑了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体重开始下降了。每次骑车,

  • 快走慢跑就能锻炼身体?这可能是最大的误区!

    你是否也曾听过这样的说法:“快走慢跑就能锻炼身体”?可你知道吗?这句话可能是中老年人最大的误区之一!许多人认为,只要每天坚持走路,就能保持健康,殊不知,这种观念背后隐藏着多少健康隐患!想象一下,早晨的公园里,老人们排着队,迈着轻快的步伐,满脸自信地说:“我在锻炼!”可实际上,他们的身体真的在受益吗?

  • 锻炼身体是慢跑的还是快走好

    在现代生活中,健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多种多样的锻炼方式中,慢跑和快走因其实用、简便、门槛低的特点受到了大众的广泛欢迎。然而,面对这两种方式,很多人会有疑问:锻炼身体是慢跑好还是快走好?**一、慢跑的优势**首先,我们来看看慢跑。慢跑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它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