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国家队教练倾囊教授之形体训练的分类与锻炼

1.按生理形态分类

运动生理学家把人体按生理形态分为内含型、中含型和外含型三种类型。它们的生理特点如下:

(1)内含型

内含型也属于瘦削型,其骨骼较细长,体内水分少,皮下脂肪低,肌肉弹性较差,体形瘦削。这种体型者体内的新陈代谢较快,容易消耗,吃下去的东西不容易被吸收,肌肉和体重增长得相对慢些。通过健身锻炼,他们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肌肉逐渐发达,体重增加,体型也渐渐丰满起来。

(2)中含型

其属于运动员型,其骨骼较粗壮,体内水分适中,皮下脂肪适中,肌肉含量高,且富有弹性,体格结实健壮。这种体型者,新陈代谢良好,经过锻炼,肌肉能较快的增长,容易增减体重。

(3)外含型

外含型属于肥胖型,其皮下脂肪较高,肌肉松弛且缺乏弹性。这种体型者体内新陈代谢较慢,热量容易转化成为脂肪而储存起来,引起肥胖。

2.按体形外观分类

(1)A字形体型

上身小,肩较窄,腰粗,下身大、腿粗、皮脂含量较高,整个体形似梨形,俗称为“梨形身材”。这种体型中年女性中较多,而男性少见。

(2)V字形体型

肩背宽,上身肥胖,腰腹脂肪较多,但下身较小,臀部小,腿细,皮脂含量低。这种V形体型在中年男性中较为常见,而女性较少。

3.不同体型的锻炼方法

(1)内含型

内含型的人,其红肌纤维含量较多,必须加强无氧力量训练,并以无氧训练为主,运动时间不宜过长,运动量不宜太大,锻炼频率不能过高,给肌体有充足的休息时间,这样有助肌肉的恢复和增长。在组数、次数上也不宜过多。内含型的人和其他类型的人在小肌群上的差别不太,主要是大肌肉群较弱。

因此,内含型的人,应提高核心力量的锻炼,因为力量是增长肌肉体积的基础。也就是说,在训练上应选择复合动作(双关节动作)和釆用大重量、低次数的锻炼方法。同时应侧重大肌肉群的锻炼,如肩部、胸部、背部、腿部的缎炼。唯有提高核心力量和大肌肉群的增长,体型才能发生质的改变。此外,为了减少体能额外的消耗,有氧训练不宜过多,但不能没有,每周1~2次为宜。

锻炼频率:每周3次,不少于2次,不宜超过4次。

锻炼时间:每次30∼45分钟,不少于30分钟,不宜超过60分钟。

动作选择:大肌肉群选3个动作,以双关节动作为主;小肌肉群选1∼2个动作。

组数:大肌肉群做3∼4组;小肌肉群做1∼2组。

次数:大肌肉群每组做6∼12次;小肌肉群做12∼15次。

间歇时间:大重量间歇时间为2∼3分钟;小重量间歇时间为1∼2分钟。

提示:

1)每周安排1∼2次的腹部锻炼,在缎炼课的最后进行。其目的是起到按摩胃肠的作用,提高胃肠的功能,增进食欲和营养吸收。这里需要提示的是,腹部练不宜过多,因腹部是由许多小肌肉群组成,加上毛细血管比较丰富。对于内含型的人来说,小肌肉群过于发达,会影响大肌肉群的增长,导致“早熟”现象。

2)每周安排1∼2次有氧训练,时间20∼30分钟为宜,有助提高心肺功能,全面提高身体素质,并对无氧训练有着促进的作用。有氧训练可在无氧力量训练结束后进行。

(2)中含型

中含型有良好的先天条件,肌肉增长速度较快,在训练方面应注重上、下身的肌肉的平衡锻炼,使身体得到全面的发展,体形更加匀称完美。以无氧训练为主,有氧训练每安排2∼3次为宜。

锻炼频率:每周4∼5次,不少于4次,不宜超过6次。

锻炼时间:每次45∼60分钟,不小于45分钟,不宜超过60分钟。

动作选择:大肌肉群选择3∼4个动作,以双关节动作与单关节动作相结合;小肌肉群选2∼3个动作。

组数:大肌肉群做4∼5组;小肌肉群做2∼3组。

次数:大肌肉群大重量,低次数与轻重量高次数相结合;小肌肉群每组做12∼15次。

间歇时间:大重量间歇时间为1∼2分钟;小重量间歇时间为1分钟左右。

提示:有氧训练每周安排2∼3次为宜,在无氧训练结束后进行。

(3)外含型

外含型的人,皮下脂肪较厚,肌肉含量低,弹性差,心肺功能较差,新陈代谢慢,针对以上生理特点,在训练方面应以有氧训练和无氧训练相结合,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和肌肉的增长,进一步提高身体代谢水平,达到增肌减脂的目的。

锻炼频率:每周4∼5次,不少于4次,不宜超过5次。

锻炼时间:每次60∼90分钟,不小于60分钟,不宜超过90分钟。

动作选择:双关节动作(复合动作)与单关节动作(孤立动作),相结合。

组数:胸部、背部、腿部做4∼6组。

次数:胸部、背部、腿部做15次;肩、手臂、腰腹做15次以上。

间歇时间:大重量间歇时间为1∼2分钟;小重量间歇时间为1分钟或不休息。

提示:每周安排4∼5次有氧训练,每次约30分钟左右,在无氧训练结束后进行。若是1节课只做有氧训练,那么时间为45分钟,不宜超过60分钟。否则,导致身体透支,引起过度疲劳。

(4)A字形体型

A字形体型的人,下半身脂肪较多。因此,腿部的锻炼最少每周练习2次,3次也不为过,但不能连续练3天,必须隔1练(48小时)。这样练习的好处是,有助于提高腿部和身体的脂肪代谢率,加强腿部的减脂速度,减缩腿围,使上、下身更协调匀称。这种体型者,腿部皮下脂肪含量较高。因此,进行腿部锻炼时,可采用3个动作循环进行练习。例如,深蹲—一腿屈伸一一腿弯举(或直腿硬拉)。做完一个动作接着换另一个动作,直到完成规定的组数次为止。组与组之间休息片刻(10~15秒)或不休息,目的是有助提高脂肪代谢率,减脂效果最大化。

提示:A字形体型者,不宜做过多的有氧训练,尤其跑步。许多人想通过跑步来减大腿脂肪,进而减缩腿围,这事实上是有困难的。跑步虽然对减缩腿围起到一定的作用,但你要知道的是,在大腿还没有减到理想腿围时,上身的肌肉围度也随着减缩。这对于上小下大的A字型体都来说,不但达不到改善体型的目的,反而会适得其反,故这种锻炼方式是不可取的。最佳方式可通过无氧运动的方法,采用中等强度的负荷、间歇短的方法来锻炼效果最佳。若是要做有氧运动,可在无氧运动结束后,采用骑功率健身单车。这样既减少大腿脂肪减缩腿围的同时,又能保证上半身肌肉的减缩几率降低到最小。

(5)V字形体型的锻炼方法

V字形体型人,下半身比较薄弱,大腿围度较小,需要增长腿围。每周练2次最适合,1次太少。若刺激次数少,腿部肌肉生长缓慢。3次过多,腿部恢复缓慢,不利肌肉生长。因为肌肉是在体力恢复中生长的,恢复越快肌肉生长速度就越快。一般情况下肌肉大肌肉群的恢复必须得72小时,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要做到“对症下药”。

提示:这里需要提示的大家的是,V字形体型的腿部动作练习,可以适当更换,丰富锻炼内容,避免枯燥,提高训练热情和保证锻炼效果。但腿部锻炼不适合循环练习,其需要逐组重复练习才能获得较强的剌激,而且组与组之间休息稍长一些(2~3分钟),如果休息时间太短,体力跟不上,很难举起大重量。降低训练质量,效果欠佳,肌肉生长缓慢。由此可见,必须恪守上述的锻炼方法,才能确保锻炼效果,使体型协调匀称,健美有范。

林式训练法的形成过程

林式训练法是林鸿严老师从事健身健美运动20多年来理论与实践的结晶,也是林鸿严老师宝贵的专业理论和实践经验的演绎和诠释。林鸿严老师在教学实践中人如其名,严谨认真,刻苦钻研,既传承传统训练精华又善于创新,尤其在赛前训练与赛前饮食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和造化,并形成自己独特的训练体系一一林式训练法。

其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深入浅出,化繁为简,专业性和实效性突出。在训练上,既有全面性又有针对性,局部与整体相结合的训练原则和坚持匀称至上的训练理念,其训练效果立竿见影,事半功倍,让你在较短时间内从量变到质的蜕变。

相关文章
  • 身体好不好,走几步就知道!赶紧自测一下!

    有时候没有明显症状并不代表身体非常健康。实际上,有时候身体好不好,完全可以站起来走几步自测一下,不但简便易行,还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隐藏的健康隐患。健康时报图爬楼梯测心脏健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2024年7月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爬楼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作为检验心脏功能的简易方法。

  • 跑步锻炼虽好,却也需要注意这4点,否则只会越跑越伤

    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格外关注,直播跳操等新潮的健身方式随之兴起,不过依然有很多人热爱传统的跑步运动。跑步属于有氧耐力运动,不仅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有效缓解压力,促进运动者的身心健康。然而跑步时的运动姿势错误,及力量的掌握不当都会导致过劳性损伤,尤其容易损伤缓解冲击力的膝关节。

  • 简单又健康:走下楼梯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每个人都在谈论爬楼梯对健康的好处。是的,它们不容忽视,但走下楼梯也有一些好处。在公司或家里走楼梯可能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锻炼!走楼梯时可以上去也可以下去。我们都听说过爬楼梯对健康的好处,但不要忽视走下楼梯的力量。走楼梯、不乘电梯或减少坐在椅子上的时间最终会促进您的健康。因此,如果您正在

  • 边跑边写——早上起来锻炼跑步好还是走路好?

    早晨起床后,到底是该选择跑步还是走路呢?这两种锻炼方式各有利弊,不过最终得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喜好来权衡一番。先来说说跑步,它的主要优点是:1、让你的心脏和肺部变得更强大。跑步的过程中,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新鲜的氧气灌溉,这就大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心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肺功能逐渐减弱,稍稍运动以至上

  • 早上慢跑30分钟和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不妨了解一下

    生命在于运动,根据体能控制中心研究发现:87.4%左右的居民,步入了运动锻炼的方式,来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同时起到塑身瘦身的行为。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人会养成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而有的人选择用空余时间跑步锻炼,在跑步时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垃圾毒素排出体外,增强免疫力,从而

  • 经常健跑锻炼VS久坐不动,谁的膝盖更健康?

    生活中不少人走路时,会出现膝盖一弯,腿发软,想跪下去的情况。不少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是缺钙所导致,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面对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走向两个选择:1.“是不是膝盖最近有些疲劳,要静养一下?”2.“是不是需要增加合理锻炼,强化一下身体?”那二者相比,到底谁的膝盖更健康?一起来看看!一经常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