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日常锻炼精细动作(精细动作锻炼促进孩子智力发育!培养孩子精细动作,4招教会你)

当孩子出生之后,很多宝妈在意的就是孩子什么时候能翻身,什么时候能坐,什么时候能爬等,却很少有妈妈关注孩子的小手都会做了什么。而实际上,手部的精细动作的进展是观察孩子成长状态的重要标准。

在现在的早教班,都极力推崇如何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也为此设置了很多相关课程。


亮亮一岁多了,是个特别可爱的孩子,人见人爱,表现的也很聪明。接人待物懂得礼貌,会叫“阿姨”“叔叔”。运动能力也不错,扶东西单腿站立,上下楼利索。

但是亮亮的精细动作却明显逊色于同龄孩子。捡小东西会显得很吃力,也不会穿珠子,拧东西。只是会敲打等大动作。

去早教中心的时候,老师发现这个问题,建议亮亮的妈妈多给孩子锻炼精细动作,亮亮妈妈不以为然,认为等孩子大了就好了,却还是在老师的建议下帮助孩子一起进行精力动作的锻炼。

经过两个月的上课和在家亮亮妈妈的陪伴,亮亮的精细动作明显提升。不仅如此,亮亮的手眼协调能力更加好了,对事物的专注力也增强了。亮亮妈妈这才真正认识到孩子精细动作的重要性。


精细动作的发育情况不容忽视,因为精细动作的发生是受到感知觉、注意力等多方面心理活动影响的,它与大脑发展息息相关。提升了精细动作,等于在孩子的感知和专注力方面也做了提升,有助于孩子的大脑发育。

☞什么是精细动作?

精细动作主要是指手部的小肌肉活动,指孩子依靠手以及手指等部分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的运动。整个手的动作,双手的动作,具体到各个手指头的配合动作。这些内容包括:抓、挠、刺、穿、绑、夹、撕、拧等等。

精细动作的发展标准如下:

0-1岁

宝宝的手从一开始的只会握成拳头,到躺着时挥动手臂,慢慢的双手不再一直握拳。再到会拿东西放嘴里,双手能各自抓东西,会玩玩具上的各个部分,会按会敲东西,会按开关,会双手合拢鼓掌,到最后能拽衣服,拽掉尿不湿、拽掉袜子。

1-2岁

宝宝开始可以用一个手抓起两样小东西。能拧开瓶盖,会拿笔,会抓住水杯喝水,会用叉子、勺子吃饭。到慢慢会堆叠积木,能把不太紧的鞋子自己脱掉,拉拉链,拆包装袋。到最后会把没有扣子的外套脱掉。

2-3岁

宝宝形成习惯的“左撇子”、“右撇子”。堆叠积木能达到八块以上,拿东西基本不会突然掉落,会解开纽扣。能自主上厕所自己穿脱不超过两条的裤子。

3岁以上到6岁

宝宝慢慢学会握笔写字,学会使用筷子夹起花生米等圆滚食物。会穿衣服,会自己刷牙洗脸。会画出简单的图形。到最后能后把字写工整。

这些只是理论数据,事实上每个孩子的发育情况不同,有的早些有的晚些,只要属于正常范围即可。数据理论只作为父母养育孩子的参考,而不是模板。

☞精细动作对孩子发育有何影响?

手部精细动作顺利发展有利于早期脑结构和功能成熟,是个体其他能力发展的重要基础。这对于后期孩子各种手部活动都有着重要影响。

有些孩子在上学之后,写字力度不对,要不折断笔芯,要么戳破书本。还有的孩子握笔姿势很难矫正对,书写坐姿总是错的。写作业没有多久就说手指头疼,握笔肌肉紧张。

这些障碍的背后都是由于孩子早期精细动作锻炼的不到位造成的肌肉发育不协调。

手是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精细动作的良好状态会影响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能够产生对外界刺激的分析和判断,这些都是在精细动作发育水平上决定的。

根据孩子的发育水平,从出生就有计划和步骤地去锻炼他的双手精细动作,有着重大意义。

手的灵巧程度取决于大脑的发展程度,所以从满手抓握开始一点点到精确到各个手指的抓握,这种锻炼是非常有必要的。

因为精细动作属于复杂的协调动作,受中枢神经、运动神经的共同支配,所以精细动作的提升有助于孩子的智力发展。

☞如何锻炼孩子精细动作?

  • 玩各种游戏

穿珠,是很好的锻炼方式,让孩子先穿大块的东西开始,一步步地去尝试穿小的珠子。

拧瓶盖,找个干净的空塑料瓶,把盖子拧松,让孩子先尝试把瓶盖拧开,到成功能把瓶盖拧好。

捡东西,任何可以捡的小玩具、小东西或是纸片之类,这些都能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

在孩子玩的过程中,及时给予孩子鼓励,做的不好或是不乐意了就先停下来,孩子愿意继续的时候再做。

  • 随心所欲的画画

一岁开始,可以让孩子进行画画、涂鸦,给他准备纸和笔,或是孩子适用的颜料,孩子想怎么画就怎么画,想怎么涂就怎么涂,高兴画什么就画什么。

这不仅可以刺激孩子视神经,眼睛的发育,更有利于提高手眼协调能力,同时达到锻炼精细动作的效果。

  • 撕纸、抽纸

当孩子的双手可以抓握东西的时候,父母就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孩子对抽纸特别感兴趣,喜欢学着大人那样一张张抽拉出来,还有孩子喜欢撕纸。

发生这样的情况的时候,父母不要完全阻止,认为孩子就是调皮的表现。这两种都是孩子在用手去做他想做的运动,也是孩子锻炼精细动作的开始。

父母及时的清理打扫就可以了,抽出来的纸巾再叠好也是一样用的。

  • 让孩子自己吃饭

在孩子添加辅食开始,父母就可以放手让孩子自己吃东西了,给他准备合适的叉子、勺子,让孩子自己使用把食物进嘴里,这可以锻炼孩子的手部力量,提高手腕的灵活度。

即使孩子不用餐具,直接“手抓饭”也是可以的,父母不应该阻拦,选择喂饭是不利于孩子锻炼手部动作的,也是不利于锻炼孩子自主做事的能力的。

小时候喂饭,也容易导致长大也需要喂饭的陋习。


以上几种游戏和方式都是可以锻炼孩子精细动作的,父母也可以选择其他的途径,具体做什么都没有明确限制的。

但要记住的一点就是,无论是什么样的方法,在孩子做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全程陪同,特别是对于珠子、纸片等这种细小的东西,一定要看护好,防止孩子吞入口中。包括孩子自己吃饭的时候,也不能离开,孩子太小,稍有不慎,恐发意外。

精细动作的培养和锻炼并不复杂,相反其实很简单,重要的是在陪伴孩子的时候从点点滴滴做起,父母需要多花心思,既锻炼了孩子,也让孩子在过程中获得快乐。还有要记住不去攀比,每个孩子的发展情况不一样,尽我们的所能去帮助孩子就足够了。

相关文章
  • 跑步怎么补盐?先要学会判断自己的出汗特点!

    大家都知道跑步就会出汗,而汗是咸咸的,那是因为随着汗水,体内的盐分也一起排出来了。如果不及时适当补充盐分的话,体内缺盐会导致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但盐分也不是多多益善,摄入盐分过多,也会导致高血压、心脏

  • 做运动过程中,出汗越多,效果越好?

    夏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很多人开始选择户外运动,其中跑步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种运动方式。不少人选择跑步的目的是为了瘦身减肥。然而,一直以来有一个错误观念,即认为运动出汗越多,就能越快消耗脂肪,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但是,这个观点并不正确。事实上,跑步出汗多不代表减肥效果好。汗液主要由水分、电解质和少量的代谢

  • 跑步出汗好处多多,防癌,不靠谱也靠谱!

    跑步出汗,可以刺激大脑内啡呔的产生,继而改变你的心情,控制情绪波动。注意这里说的是跑步出汗或运动出汗~为什么强调这个前提,我们接着往下看。有很多人认为出汗可以排毒、防癌,其实并不是这样。确实有研究表明,砷、镉、铅、汞等重金属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但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汗液的99%以上是水,不到1%的

  • 跑步五分钟,出汗两小时?你必须知道运动出汗的真相!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是手机中的战斗机。跑步五分钟,出汗两小时,小心你身体宕机。运动中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出汗过多,都要小心。(“主动”可理解成虚汗多,“被动”多是自己作)还是我那个不省心的朋友迷妹,她昨晚兴奋地告诉我,在肚子上裹一层保鲜膜跑,出汗多,减肥快。果然, 跑完一上称,轻了2斤。听完好想

  • 夏季跑步大量出汗,容易缺铁,这个补铁的好方法建议收藏

    夏季跑步,汗水淋漓,你是否担心过身体的铁元素悄悄流失?缺铁,这个听起来并不严重的问题,实际上可能会对你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夏季跑步与补铁的那些事儿;跑步出汗,真的会导致缺铁吗?跑步时大量出汗,确实可能导致铁的流失,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跑步者都会缺铁;缺铁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

  • 夏日跑步出汗多?掌握这些技巧,远离湿身尴尬!

    常言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知不觉,三伏天已经悄悄来临,明天就是初伏第一天了,自从到了夏天,很多跑者都降低了跑步的频率,当然也有很多跑者在炎热的夏天依旧练的飞起,丝毫不减懈怠!在夏天跑步时,很多跑者可能都有同样的烦恼,那就是出汗多,不说跑步了,就是在外面走走可能就出一身汗,更别说跑步了,汗流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