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减肥神药”别乱吃,不吃碳水易伤身!减肥有哪些误区?医生提醒→


健康饮食是体重管理的重要一环。(图源/网络)

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肥胖定为疾病,并向全世界发出忠告:肥胖病将成为全球首要健康问题。今年,国家卫健委等16个部门联合启动“体重管理年”活动,力争通过3年实现健康体重支持性环境广泛建立,全民体重管理意识和技能显著提升,健康生活方式更加普及。肥胖对健康有哪些危害?减肥有哪些误区?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专家。

腹型肥胖对健康危害最大

《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2020年)》显示,我国超重肥胖率持续上升,成年居民超重肥胖超过50%,6-17岁接近20%,6岁以下超过10%。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体检中心今年上半年为801人进行人体成份分析,显示超重264人(32.9%),肥胖142人(17.7%),其中肥胖患者中40-60岁的有83人(58.5%)。

体质指数(BMI)是衡量体重的重要指标,24≤超重<28,肥胖≥28。肥胖可谓万病之源,与冠心病、中风、糖尿病等密切相关。临床常见的腹型肥胖(腰围女士≥85厘米,男性≥90厘米)对健康危害最大。

“减肥神药”未必那么神

2019年,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肥胖专病门诊刚开诊时,刘长勤主任医师接诊的病人还不多,这几年就诊量显著增长,“每次放出去的号都挂满了。”

这两年,咨询“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的人明显多起来。有些人表示自己既管不住嘴也迈不开腿,希望靠“减肥神药”实现减重。近日,司美格鲁肽注射液在我国获批用于超重和肥胖症患者,更是成为“肥胖界”关注的焦点。

对此,刘长勤表示,在我国,司美格鲁肽长期用于降血糖。在国外,司美格鲁肽还用于减重。该药减重的原理是抑制食欲、延缓胃排空。一般一周注射一次,用药后饥饿感没那么强烈,吃得少,热量摄入就减少。既然是药物,就有禁忌症、不良反应等问题,例如有甲状腺髓样癌或家族史、有胰腺炎病史的人群都不建议使用。

刘长勤告诉记者,该药减重效果因人而异,有的人用药期间减重效果很好,有的人效果不明显甚至一点都没减。70%的人停药后体重会反弹。

低碳水饮食可能适得其反

提到减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少吃碳水化合物。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营养科林立群主治医师提醒,每个人肥胖原因、身体状况不同,要经过专业评估,才能找准适合自己的减肥方法,一味“随大流”可能适得其反。

近年来,各种减肥食谱流行起来,从生酮饮食、低碳水高蛋白饮食到“5+2”、“16+8”轻断食食谱等,可谓五花八门。其中,生酮饮食脂肪占比高达百分之七八十,碳水控制在10%以内,由于要求比较极端,很多人无法坚持,后来演化出低碳水高蛋白饮食,脂肪占比百分之五六十,蛋白质30%左右,碳水化合物百分之二三十。林立群说,无论哪种饮食方案,都是限制总能量的摄入,如果能坚持1年以上,减重效果差不多,但是选择要因人而异。比如,低碳水高蛋白饮食适合有快速减肥需求的人,一个月能瘦七八斤甚至十斤,但前提是肾功能要正常,有痛风、胰腺炎、胆囊炎病史的人不适合;“16+8”食谱空腹时间长,胃肠道不舒服的人不适合;工作应酬较多的人可以尝试“5+2”食谱。

林立群提醒,网络上流传着大量不吃主食只吃蔬菜水果或肉蛋奶的食谱,把握不好度很容易伤身,“不吃碳水,总能量摄入过低,营养失衡,容易引发缺铁性贫血、脸色蜡黄、精力不济、脱发、闭经等诸多问题。我们就接诊过盲目减肥不吃碳水导致厌食症的女中学生,身心状态不佳甚至影响了中高考。”

运动减肥要融入日常生活

减肥要迈开腿,但是运动减肥难在坚持。林立群建议,最好将运动融入日常生活中,方便坚持下去。比如久坐族养成定闹钟的习惯,提醒自己坐1个小时就起身活动肢体或做做家务;办公室楼层低就少坐电梯,改为爬楼梯;晚饭后和家人散散步……比起疯狂运动几个月又放弃,这些融入生活的方案更容易长久执行。

林立群提醒,原本没有运动基础、大体重的人,减肥初期建议先从饮食调整做起,运动减肥一定要循序渐进,避免突然加大运动量导致身体损伤。

“熬夜党”更容易肥胖

“减肥人士一定要牢记:熬夜激发食欲。”林立群提醒,日夜颠倒会扰乱人体内环境,加上熬夜后腹中饥饿,很容易食欲大增,深夜进食后活动又少,长此以往容易发胖。还有一种压力型肥胖,有些人感觉压力大时会控制不住地狂吃,这类人和“熬夜党”重叠度高,必要时需要心理疏导干预。

【链接】

我市多家医院开设“肥胖门诊”

我市多家医院的内分泌科、营养科开设了肥胖专病门诊或减重门诊,有些医院的体检中心设立了专门的体重管理部。

一些肥胖由疾病或营养元素缺乏引起,如多囊卵巢综合症、甲状腺疾病、维生素D缺乏等,需要到相应的科室进行诊治。单纯的肥胖,则可通过饮食管理、体育锻炼、行为干预等多管齐下进行减重。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内分泌糖尿病科刘长勤主任医师表示,如果以上减重措施效果不佳,可能需要借助药物干预甚至外科手术。

由于减肥往往涉及多个学科,近两年,各大医院纷纷开展减重多学科联合诊疗,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减重方案。厦门弘爱医院还设立了医学减重中心,由医生、营养师、健康师、运动管理师等通过线上线下联合“多对一”提供减重指导。

“减重难,因为容易反弹。大家稍留意就会发现,减重机构一般只做3个月的周期,因为无论是生活方式干预还是药物治疗,都是前3个月至半年效果最好,过后容易反弹。”刘长勤说,就算是减重效果最好的缩胃手术,如果不控制饮食,胃也会逐渐扩张,5-10年后体重仍会反弹。

相关文章
  • 长期跑步伤膝盖?4个动作比跑步更易伤膝,还有人每天都在做这些

    中老年人总觉得自己年纪大了,应该适当地锻炼,多休息。想让他们多出去跑步锻炼身体,他们只会说“跑步容易伤膝盖”,拒绝这种运动。对中老年人来说,随着年龄的增长,确实可能因为关节软骨的退化而更容易出现骨关节炎,如果长期采用不正确的跑步方式来锻炼,确实有可能损伤膝盖。但人们要注意的是,这里特别强调一点,是不

  • 爬楼梯锻炼:健康益处、如何开始以及如何变得更好

    如果轻快地爬一段(或几段)楼梯让您喘不过气来,这并不奇怪。爬楼梯是一项合法的锻炼——也是一项国际公认的运动——可以改善您的健康状况。幸运的是,您无需爬到摩天大楼的顶部就可以大汗淋漓;可以在健身房、公园或家中进行楼梯锻炼。什么是爬楼梯?爬楼梯是一种垂直训练,顾名思义,它涉及上升(向上走,或者,如果你更

  • 坚持慢跑的好处到底有哪些?年纪越大也许越明显

    首先,跑步就是减肥。退休前G大哥就有点啤酒肚,虽然不是很大,但可以明显看出腹部堆积的脂肪。因为偏胖,所以他也患有轻度脂肪肝和高血脂。退休后,G大哥也是为了健康开始慢跑。他不追求速度,对自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能放弃,不能半途而废,一定要坚持跑下去。就这样慢慢跑,每个月就是100多公里的跑量,持续了一年

  • 你爬楼梯吗?研究:每天爬楼梯,能降低心脏病风险,延长寿命

    想象一下,每天上下班、回家,或是去商场购物时,你是否经常选择那便捷却略显无聊的电梯,而忽略了旁边那座默默无闻的楼梯?嘿,别急着摇头,因为接下来我要告诉你的,可能会让你对那平凡的楼梯刮目相看。一项新研究竟然发现,每天爬爬楼梯,不仅能降低心脏病风险,还可能帮你延长寿命!别急着去爬楼梯,先听我慢慢道来,这

  • 从减肥的角度上来说,跑步和游泳哪个更好些?

    第一:游泳VS跑步游泳:有锻炼场地的限制。游泳是全身运动几乎能锻炼到全身的每一块肌肉,利于整体塑形。除了抽筋呛水的可能性,对身体没有损伤。游完泳一般会有强烈的饥饿感,需要控制食欲。跑步:没有锻炼场地壁垒,只要有一双跑鞋你随时随地都能跑。相对游泳来说跑步重点锻炼的是腿部肌肉,能够帮你重点塑造较好的腿型

  • 真的没想到,减肥“最”快的运动竟是骑车!

    姐妹们,我跟你们说,我发现了一个减肥的大秘诀——骑车!以前我为了减肥,尝试过各种方法,跑步跑得气喘吁吁,节食饿得头晕眼花,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骑上了自行车,才发现这居然是减肥的绝佳方式。起初我只是觉得骑车能看看风景,放松心情。但骑了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体重开始下降了。每次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