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脚踝角度锻炼怎么下蹲锻炼教程图解大全(下蹲的正确动作,日常自我查体的参考、锻炼双腿的保障)

下蹲是大家很熟悉的一个日常动作,几乎天天都需要做。可是随着年龄的长大,做下蹲动作感觉越来越困难,不愿意蹲了——如厕都希望找坐便。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过这种感受,反正雁霖曾经有过。下蹲过程中越是困难,然后就想办法调整,不断扭动,越是调整越是不自在,这就给我们一个提醒:身体需要加强锻炼了。

小朋友下蹲玩是不是很自在

也许我们从未想过要给下蹲规范标准,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这个动作,而且随着日常活动的需要自由发挥,逐渐的下蹲动作却越来越不适应身体的感受,所以也就容易产生厌烦。掌握下蹲的正确动作可以给日活动——下蹲反应做出判断,也会及时警觉到身体应该加强保养了,不至于让日常不好的习惯动作任其自由发展,伤害身体;用正确的下蹲动作来锻炼,重塑双腿的强健。

用下蹲来体检,看运动能力

下蹲

下蹲是一个复合型动作,不是一个单个动作,是整个下肢,从髋部开始到脚下的联动;从人体运动学上来说,下蹲主要是曲髋、屈膝的动作,也就是两个关节的活动,其实踝关节也动,即使是不动也可以完成下蹲,但是需要一定的功夫。曲髋、屈膝,从而带动上半身下沉。

屈髋、屈膝,就是使髋关节、膝关节角度变小的运动。“胯骨轴转动、膝盖转动”,使大腿下放。

蹲起,屁股找板凳

首先启动曲髋肌群——主要是髂腰肌和大腿前侧肌肉群,这样下蹲的过程会更稳定,类似于坐板凳,用屁股找板凳面。

接下来是弯曲膝关节,主要是曲髋肌群——大腿后侧肌群在控制整个身体下降的速度。

深蹲的标准

顺利完成一个下蹲动作的身体状态:

重心稳定,不晃不倒;

膝盖的方向和脚尖的方向一致,没有左右的晃动,即使下蹲姿势保持也是不能有膝盖的内扣和外翻;

尾椎骨不能内卷和后翘——骨盆没有前后的翻转;腰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不能弓腰。

我们亚洲人柔韧性好,不用踮脚尖就能完成全蹲,而且蹲得自在。如果您不能顺利自在地完成一个下蹲说明下肢肌肉力量太弱,肌肉柔韧性不好,应该加强锻炼了。

雁霖深蹲

下蹲锻炼——深蹲的正确动作

深蹲是好多健身人士的最爱,一般都用它来锻炼双腿,俗语说:‘健身不练腿,迟早要后悔’。深蹲锻炼,尤其是徒手深蹲,方便、简单,健身效率高,很适合居家锻炼。但是也有好多在徒手深蹲锻炼中受伤的,除了一些人本身身体体质问题之外大多还是对深蹲动作的技术要领掌握得不够准确而造成的。

徒手深蹲:自然站立,收腹挺胸(运动状态要提起来,不能是日常的懒散),两眼目视前方,两臂前平举,曲髋、屈膝,大腿落至平行地面时做短暂停留,之后伸膝、伸髋——站立,反复重复运动。

深蹲从站立到下蹲

8大要点

  1. 通常站立以自然站立为主,更加接近日常状态,两脚间距离与髋同宽,脚尖略微呈外八即可,但是宽于髋部站距和两腿并拢的深蹲锻炼也有其独特作用;
  2. 无论是站立还是运动过程中膝盖的方向要和脚尖的方向保持一致;
  3. 下蹲过程中,膝盖不能左右晃动,确保稳定性;
  4. 下蹲过程中膝盖向前移动范围不能超过脚尖;
  5. 曲髋肌群要首先启动,髋关节不灵活、肌肉过紧影响曲髋动作完成应该引起注意;
  6. 大腿下落至地面平行即可,此标准根据个人能力灵活掌握,循序渐进;
  7. 下蹲过程中骨盆不能有前后的翻转——尾椎骨不能后翘和内卷,保持腰椎的正常生理曲线,不能用腰去代偿借力
  8. 全脚掌负重,重心稳定,不能前后游走。

要点

温馨提醒

  • 如果日常下蹲不是很如意,说明我们的双腿应该好好保养了,为了进一步验证是否存在问题,除了问医生之外,可以尝试用深蹲锻炼的下蹲标准检查一下;
  • 不管是日常下蹲,还是深蹲锻炼,日常拉伸运动都会对其有很好的帮助作用,切记:无拉伸不运动;

弓箭步拉伸,双腿前后,髂腰肌也能拉到

  • 深蹲锻炼主要强调了双腿的力量锻炼,同时对于日常顺利下蹲也起到很好的作用;
  • 脚腕(踝关节)的灵活性和小腿肌肉的柔韧性,对于日常下蹲和深蹲锻炼也有着很大影响,造成下蹲重心不稳定、摇晃,或是屁股眨眼的现象,日常运动注意小腿的拉伸锻炼:勾脚趾、绷脚背等;
  • 下蹲过程维持重心的稳定性中,小腿的柔韧性和力量、脚腕的灵活性、髂腰肌的力量、柔韧都在起着细微的调整作用,不能忽略。

勾脚趾、绷脚背锻炼

总结

日常活动当中多留意身体动作姿势的变化,尽量规范,不能顺其肢体的自由代偿,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更有益于身体健康。

简单的下蹲动作也能够检测出双腿的活动能力,日常通过规范的深蹲锻炼,促进双腿更健康,日常活动更自如。

下蹲过程中主要参与的肌肉群,股四头肌和后侧腘绳肌

髂腰肌也就是在下蹲过程中不能忽略,对保持下蹲稳定性也有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
  • 女跑者切记,跑完步不能立即洗澡

    还是要说关于跑步安全的事情,因为这对于我们跑者来说,是跑步要注意的最基本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跑者有侥幸心理或者是没有意识,最终酿成了惨剧。我们一直强调,晨跑的效果要比夜跑好,尤其是想通过跑步实现减肥的人,更应该去晨跑,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跑步高手也会尽量把跑步的时间放在早上,毕竟晚上我们拖着疲惫的

  • 早上晨跑完洗澡有讲究,多久洗合适?快来看看

    早起跑步好像很健康?但里面门道可不少!特别是跑完步要不要马上洗澡,这可是让我们这些喜欢运动的人纠结不已。今儿咱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跑完步立马洗澡究竟是享受还是冒险。晨跑后立即洗澡,是禁忌还是误区?别急着跑步后就冲澡不太对。我们运动时身体热乎,血液跑得嗖嗖的,汗也出得特多,毛孔都开得老大。这时候再来

  • 跑步时出汗越多,脂肪消耗就越多吗?

    “流汗是脂肪燃烧的眼泪”相信这句话曾经使很多运动减脂的人倍受激励,然而事实却要让大家失望了-------并不是运动时流汗越多,脂肪消耗得就越多。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只要搞清楚两个问题就可以了:第一,减掉的体内脂肪去了哪里?体内的脂肪氧化代谢会产生能量供身体消耗,最终的代谢产物84%为二氧化碳,通过呼

  • 跑步中抽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抽筋是跑马拉松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认为抽筋是因为肌肉力量不足,有人认为是电解质流失造成的,都只是片面的理解。比如,如果你跑10公里就抽筋了,那不会是因为电解质缺乏导致的,绝大部分抽筋应该与电解质无关。跑马拉松的强度会超过有氧跑的强度,当人体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糖原的代谢会形成乳酸,乳酸会被再次代

  • 不是运动越多瘦得越快,过量运动反而不利于减脂

    在这个追求健康和美丽的时代,减脂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运动无疑是减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你是否发现,有的人运动量很大,但却瘦得很慢?其实,这都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过量运动!一、运动与减脂:有量才有质,不可过量01.减脂的核心在于热量摄入需<消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减脂的核心其

  • 营养恢复可消除长跑中的运动性疲劳,你知道?

    长跑项目的特点就是强度小 ,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在训练及比赛中极易产生疲劳,所以营养及时合理的补充就对体能的恢复变得极为重要,就疲劳的产生及营养的补充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长跑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水平。 随着科技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作用的不断加深对于运动员的恢复的科技手段也不断的变化,营养这一环节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