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运动时会漏尿,你到底还要忍多久?

运动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舒缓心情、降低疾病风险等。但也有部分人在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尴尬的状况,比如跑步的时候不知不觉尿湿了裤子,也有人在跳绳、爬山的时候会漏尿。

为什么跑步会漏尿?

我们在跑步时由于收腹或是腹式呼吸导致腹部肌肉处于紧绷状态,引起腹内压增加,再加上跑跳动作给人体造成反复的冲击力,使更大的压力压向膀胱尿道,容易引起漏尿的发生。

如果跑步前或跑步过程中有尿意而憋尿,或跑步强度过大,盆底肌处于疲劳状态,也容易发生漏尿。当本身存在盆底肌薄弱、弹性下降或尿道括约肌功能减退等盆底肌问题,在进行跑步、跳绳等运动时腹压增加,就会出现漏尿的情况。

这种情况称为压力性尿失禁,是腹压增加时出现的一种无意识的漏尿。

除了跑步、跳绳等运动会导致漏尿,在进行咳嗽、打喷嚏、大笑、提重物、弯腰等动作时也会出现漏尿,尿失禁可能会发生在任何年龄和性别,不仅仅是产后女性,男性也会发生尿失禁的情况。

尿液是如何产生和排出体外的?

尿失禁是如何发生的呢?我们先了解尿液的排出和控制。

尿液是血液流经肾脏后,经过肾脏的滤过作用,将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汇集到肾盂,再经输尿管流到膀胱形成的。

膀胱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一个肌肉袋子,贮存在膀胱的尿液要经过尿道才能排出体外。膀胱到尿道的出口有一个闸门,是由一种特殊的肌肉叫括约肌在控制闸门的开关,在尿道的顶端膀胱颈的部位也参与这个闸门控制。

在储尿时膀胱是松弛状态的,像弹性橡皮囊一样慢慢膨胀,这时尿道也是紧紧关闭的,即使有少量尿液也能忍受。直到膀胱容量达到350ml左右尿意才会逐渐增强,此时膀胱颈和尿道仍然是紧闭的,即使咳嗽、跑跳也不会漏尿。

当强烈的尿液信号由神经上传到大脑,大脑发出指令要我们找到厕所,当一切准备妥当,中枢神经才会下指令让膀胱颈和尿道括约肌松弛,膀胱肌肉(逼尿肌)收缩,尿液就会被挤压经过尿道排出。尿液排空后,又恢复到储尿过程,周而复始。

除了膀胱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外,人体骨盆底部的肌肉群也参与了尿液的控制。

盆底肌是封闭骨盆出口的一组肌肉群,犹如一张“吊网”,将膀胱、子宫、直肠等盆腔脏器支撑在正常的解剖位置上,完整的盆底功能都是在盆底肌肉、结缔组织、盆腔器官及神经的协调下,共同完成大小便控制和性功能。

当盆底“吊网”结构被破坏,盆底肌松弛,筋膜韧带弹性下降,出现膀胱颈和近端尿道下移,尿道上端松弛为漏斗状,使尿道上段在功能上成为膀胱的一部分。当腹压增加时,变短的尿道不能正常闭合来增加抵抗力,就会发生压力性尿失禁。

压力性尿失禁的分级

轻度:仅在腹压增加的情况下如咳嗽、打喷嚏、提重物、跑跳等才会出现漏尿。

中度:有轻微腹压变化如上下楼梯、快走、起立活动的时候会有漏尿。

重度:有轻微活动、体位变化、走路、平躺的时候就会漏尿。

压力性尿失禁好发于哪些人群?

中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出现的盆底肌松弛、雌激素减少和尿道括约肌退行性变等都会促进尿失禁的发生。

长期负重劳动:长期负重劳动,导致腹压增加,引起盆底肌功能障碍,引发尿失禁。

高强度运动:如长跑、跳绳、举重等,已经出现盆底功能障碍者应避免此类运动。

肥胖人群:肥胖人群腹压增大,尿失禁发生率升高。

生育后的女性:生育次数、生育年龄、胎儿大小、孕期尿失禁都与产后尿失禁的发生有明显相关性。

吸烟人群:吸烟引起慢性咳嗽导致腹压增加,会促进盆底肌损伤。

相关病史者:有盆腔器官脱垂病史或直系亲属有尿失禁病史者。

压力性尿失禁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对于引起压力性尿失禁的一些可干预诱因,如负重劳动、高强度运动等引起腹压增加的活动应尽量避免或减轻强度,肥胖人群要减轻体重,戒烟等,注意休息,避免过度疲劳,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压力性尿失禁最好的预防和治疗方法是盆底肌康复锻炼,包括凯格尔运动、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阴道哑铃锻炼等。及时的盆底肌功能检测和康复治疗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漏尿、盆腔器官脱垂等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如果已经出现跑步、咳嗽、打喷嚏漏尿的情况,更要及时到医院或专业的康复中心进行盆底肌功能检测和康复治疗,避免加重病情。

相关文章
  • 简单又健康:走下楼梯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每个人都在谈论爬楼梯对健康的好处。是的,它们不容忽视,但走下楼梯也有一些好处。在公司或家里走楼梯可能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锻炼!走楼梯时可以上去也可以下去。我们都听说过爬楼梯对健康的好处,但不要忽视走下楼梯的力量。走楼梯、不乘电梯或减少坐在椅子上的时间最终会促进您的健康。因此,如果您正在

  • 边跑边写——早上起来锻炼跑步好还是走路好?

    早晨起床后,到底是该选择跑步还是走路呢?这两种锻炼方式各有利弊,不过最终得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喜好来权衡一番。先来说说跑步,它的主要优点是:1、让你的心脏和肺部变得更强大。跑步的过程中,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新鲜的氧气灌溉,这就大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心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肺功能逐渐减弱,稍稍运动以至上

  • 早上慢跑30分钟和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不妨了解一下

    生命在于运动,根据体能控制中心研究发现:87.4%左右的居民,步入了运动锻炼的方式,来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同时起到塑身瘦身的行为。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人会养成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而有的人选择用空余时间跑步锻炼,在跑步时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垃圾毒素排出体外,增强免疫力,从而

  • 经常健跑锻炼VS久坐不动,谁的膝盖更健康?

    生活中不少人走路时,会出现膝盖一弯,腿发软,想跪下去的情况。不少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是缺钙所导致,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面对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走向两个选择:1.“是不是膝盖最近有些疲劳,要静养一下?”2.“是不是需要增加合理锻炼,强化一下身体?”那二者相比,到底谁的膝盖更健康?一起来看看!一经常健

  • 坚持爬楼梯锻炼,能不能减肥和强身健体,会不会损害膝盖?

    锻炼身体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日常中最想干却又难以坚持的一项运动了。每个人都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每天繁重的工作加上日常生活的疲惫,真的很难坚持去做运动。现在健身减肥已成为女性一个热门问题,到底做什么运动可以进行瘦身和强身健体,关于这的问题有很多健身达人给出了很多运动方式,但是对于我来说,最让我容

  • 快改!这8个错误的锻炼方式,小心越练病越多

    误区一饭后散步,延年益寿饭后多活动,消化系统的运转会更顺畅,有助于消化,营养物质吸收也更好。但是,患有肝病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人,饭后至少应静卧半小时再活动。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应该休息一会儿再活动。误区二爬楼梯锻炼身体爬楼梯虽然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并不适合爬楼梯。特别是本身有膝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