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健身必备,5个动作技巧,让你瞬间掌握大部分的力量训练动作

每次去健身房,教练老说你动作不标准,然后告诉你,不标准的动作容易产生损伤。你得买个私教课,这样的话能够练的更好,同时还能预防损伤。安全有效的的进行力量或者阻力训练,确实是建立在动作被正确执行的基础上,同时还需要有一定的辅助技巧。这样的话伤害就无从发生,也更加具备时效性。而且你会发现,教练在教你这些动作的时候,说的话基本上都差不多。除了动作的运动轨迹不同之外,其他的基本上都差不了太多。这是因为在力量或阻力训练的动作技巧上,其实是有着很多的共同点的。如果你能把这些共同点掌握,基本上就能掌握大部分的力量训练动作。

大部分的负重器械训练动作,包括各种杠铃握法的种类、哑铃、握柄及所有的动作,这些动作绝对需要一个理想的肢体姿势、动作姿势、动作范围、速度及呼吸方法。而且有些动作也可以使用腰带或者某种特定程序来将杠铃举起离地。今天就从握法、肢体稳定姿势、动作范围及速度、呼吸的考量、腰带,这五个方面跟大家详细的讲解一下。

握法

正握:手掌向下、指关节朝上,这个又称为高手握法,是我们训练中经常使用的握法。

反握:手掌向上、指关节朝下,又称为低手握法。比如二头弯举的动作中的握法。

中立握:掌心朝里,就像握手一样。比如锤式弯举时的握法。

正反握:一手正握,一手反握,通常在冲刺大重量的时候会用到。这种握法用的相对比较少。

勾握:类似于正握,但是拇指位于中指里面。就想一个钩子一样抓住杠铃杆,这种握法通常用于需要强大握力的时候,防止杠铃杆脱手。比如高翻、抓举、挺举等等。

所有的握法,拇指都要去绕在杠上,这种的被称之为闭锁握,如果没有弯曲环绕在杆上,这种的握法被称之为开放握法或者叫做假握法。

握距

要在动作中建立合适的握法,必须将双手摆放到释放的距离位置,这里面就要说到握宽了。从杆的中间开始算的距离(主要是为了保持平衡),常见的握法有三种普通、宽、窄,对于大多数的动作而言,握宽大约同于肩宽,手的位置考量的主要点就是两侧是否平衡。

还有两种比较特殊的握距,一种是硬拉,一种是抓举。

硬拉的握距稍微比肩宽一点点,在膝关节外侧。通常用于高翻的技术动作中。根据人体的结构功能不同,会有一些差异。

抓举是采用宽握的方式,宽度的话一般是拳握反肩,或者肘对肘法测量。

肢体稳定姿势

不管动作是否需要从地面上举杠铃或哑铃,甚至是从固定器械上进行推拉动作,稳定的姿势时相当重要的。稳定是发力的基础,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稳定姿态,一个是很难产生力量,其二是在动作在转换位置的时候,所产生的压力不能合适分布在肌肉和关节上,就会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站姿:双脚宽度略大于臀宽,脚后跟及脚尖接触地面

坐姿或仰卧:坐姿和仰卧位时,我们就要用到五点身体接触位置

1、头部稳定靠在凳上或者垫子上

2、肩部和上背部均衡的靠在凳上或者垫子上

3、臀部均衡地靠在凳子上或者座椅上

4、右脚放平地面

5、左脚放平地面

在动作开始及移动过程,建立及保持五点身体接触位置,以确保最大的稳定度与脊柱支撑。

器械:移动座椅、脚踝或手臂的滚垫、大腿、胸部或背部的靠垫,反正就是能卡住的全卡住,配合身体主要关节,对上器械轴的运动。我想说,固定器械的训练真的挺傻的,该卡住的卡住,要动哪就把哪留出来,让自己能够进行舒服的关节活动就行了。

比如我们在高位下拉的时候,就是保证你大小腿90度踩在地面,膝盖处被滚垫压住不发生移动。上半身能够正常进行运动就好了。

站姿时双脚宽度略大于臀宽,脚后跟及脚尖接触地面,坐姿或者仰卧时,用五点身体接触位置,固定器械中将身体其他环节稳定,不限制主要关节的活动。

动作范围与速度

动作范围

动作在完成的过程中,所有的动作范围(ROM)都要被涵盖,能产生最大的动作成效,而且能够维持或者改善我们的柔韧度。也就是让我们的肌肉拉长到最大的范围,募集所有的肌肉进行运动。

理论上来说,所有的动作都应该完成最大的范围,这样才是最好的。但是实际上我们会有一些不可行的情况,比如在做弓步蹬伸的时候,后脚的膝关节不能完全伸展。还有一些不建议做的动作,比如在下蹲的时候的椎间关节(脊柱之间的关节),完整的范围可能会引发运动损伤的。

速度控制

在一般的阻力训练中,我们通过缓慢控制的动作,可以帮助达成更大的范围,有效的刺激肌纤维。

但是在一些爆发力或者快速举起的动作里。就需要努力的加速并控制杠铃,以帮助达到最大的速度。

呼吸的考量

忍受点

一次反复的动作中最剧烈的部分,发生在离心到向心的阶段,比如深蹲动作时,下降到最低点,往上蹬伸的的阶段,这个时候是最剧烈也是最难受的位置。我们把它称之为忍受点。

呼吸规律

在完成动作时经过忍受点时呼气,在无压力阶段吸气。

例如刚才说到的深蹲的动作,在蹬伸的阶段,就应该呼气。从上端停留后下降时进行吸气。这种的呼吸方式可以应用在所有的阻力动作里面。

瓦式呼吸

对于有经验或者受过良好阻力训练的人群来说。还有一种呼吸方式就是瓦式呼吸,通俗一点来说就是憋气。

在进行结构性动作而且是在高负荷时,这个时候就会让脊柱承受很大的压力。而瓦式呼吸可以帮助维持合适的脊柱排列与支撑的作用。

比如在深蹲动作中,在站立最高点,深吸一口气,憋住,紧闭上下声门(嘴巴和后面都不要出气)的情况下,然后进行呼气(不要吐出来、不要吐出来)。此时会收缩腹部及肋间肌群,形成一个稳定的流体球。在这个状态下进行深蹲,完成一次反复动作后再换气。

瓦式呼吸的优点就是可以增加躯干的紧密度以加强支撑脊柱的力量,转而降低负荷在椎间盘的力量。

这种方式的缺点就是,腹内压增高容易引发一些周边效应,如眩晕、失去方向感、高血压、黑视症等等。

我们在训练时候,需要关注这种呼吸的优点,也需要关注这种呼吸方式的缺点,所以在实际训练中憋气的时间不能太长,大概1-2秒的时间,平常在训练的时候也需要进行一些呼吸的练习,以适应后期大重量训练的方式。

有的观点认为,新手不能进行这些训练,但是在后期进行大重量训练的过程中,身体都会不自觉的使用这种方式,所以还不如趁早进行适应。对于心脑血管疾病或者无法重量负重训练人群来说,就不建议采用这种方式了,需要因人而异。

腰带

之前的文章中也有提到负重要腰带的使用。基本上遵循的原则就是:

1、佩戴腰带的情况一般是在动作压力集中在下背部及接近最大或最大负荷的时候,我们可以使用腰带。

2、在没有任何结构性压力或者轻负荷的时候,尽量不要使用要到,避免腹部肌肉在实际的运动中失去活性,引发更大的损伤风险。

具体的情况也需要因人而异,差异化对待。

总结

当你能够熟练掌握这些基础知识的时候,对于大部分的健身动作来说,你也就掌握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就是不断的打磨,找到自己的最合适的位置和角度,因为每个人的身体结构和功能都存在一定差异。

训练本身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变得更健康,正确的握法、肢体的稳定姿势、动作的范围及速度、呼吸的考量、腰带的使用,都是保障我们我们动作的安全及有效性。所以在训练之前,一定要有一个基本的安全意识。这样才能帮助我们达到更好的训练效果。

相关文章
  • 简单又健康:走下楼梯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每个人都在谈论爬楼梯对健康的好处。是的,它们不容忽视,但走下楼梯也有一些好处。在公司或家里走楼梯可能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锻炼!走楼梯时可以上去也可以下去。我们都听说过爬楼梯对健康的好处,但不要忽视走下楼梯的力量。走楼梯、不乘电梯或减少坐在椅子上的时间最终会促进您的健康。因此,如果您正在

  • 边跑边写——早上起来锻炼跑步好还是走路好?

    早晨起床后,到底是该选择跑步还是走路呢?这两种锻炼方式各有利弊,不过最终得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喜好来权衡一番。先来说说跑步,它的主要优点是:1、让你的心脏和肺部变得更强大。跑步的过程中,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新鲜的氧气灌溉,这就大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心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肺功能逐渐减弱,稍稍运动以至上

  • 早上慢跑30分钟和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不妨了解一下

    生命在于运动,根据体能控制中心研究发现:87.4%左右的居民,步入了运动锻炼的方式,来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同时起到塑身瘦身的行为。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人会养成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而有的人选择用空余时间跑步锻炼,在跑步时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垃圾毒素排出体外,增强免疫力,从而

  • 经常健跑锻炼VS久坐不动,谁的膝盖更健康?

    生活中不少人走路时,会出现膝盖一弯,腿发软,想跪下去的情况。不少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是缺钙所导致,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面对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走向两个选择:1.“是不是膝盖最近有些疲劳,要静养一下?”2.“是不是需要增加合理锻炼,强化一下身体?”那二者相比,到底谁的膝盖更健康?一起来看看!一经常健

  • 坚持爬楼梯锻炼,能不能减肥和强身健体,会不会损害膝盖?

    锻炼身体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日常中最想干却又难以坚持的一项运动了。每个人都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每天繁重的工作加上日常生活的疲惫,真的很难坚持去做运动。现在健身减肥已成为女性一个热门问题,到底做什么运动可以进行瘦身和强身健体,关于这的问题有很多健身达人给出了很多运动方式,但是对于我来说,最让我容

  • 快改!这8个错误的锻炼方式,小心越练病越多

    误区一饭后散步,延年益寿饭后多活动,消化系统的运转会更顺畅,有助于消化,营养物质吸收也更好。但是,患有肝病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人,饭后至少应静卧半小时再活动。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应该休息一会儿再活动。误区二爬楼梯锻炼身体爬楼梯虽然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并不适合爬楼梯。特别是本身有膝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