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增肌训练中最重要的原则你知道吗?

增肌训练的艺术 之 超负荷原则

在一些传统健美杂志中很少看到这个话题,因为大多数职业健美人士会依赖于药物,从而使如此重要的原则变得模糊,他们过多的强调肌肉充血给你带来的泵感;这在很大程度上让人产生了误解。

现在的研究标明肌肉泵血确实会带来一定程度的肌肉肥大,但其影响水平较低,并不足以引起肌肉生长效果的最大化。我们忽略了增肌训练中影响最大的因素——超负荷原则,这也是很多人会犯错的地方!

什么是超负荷原则?

我们先要了解渐进性超负荷概念具体指的是什么?很多人从字表意思中把它单纯理解为在强度(负荷)上逐渐的增加,确实如此,但这是其中一个;对此原则缺乏系统的认知,以至于导致了各式各样的问题!

其实对超负荷原则的应用远不止如此,它的基本含义是随着训练适应(肌肉质量或力量增加)的发生,需要你逐渐提高当前对身体所施予的训练压力(对身体的刺激)。早在之前的文章 乖,听话,想要增肌效果好,就不要频繁更换训练动作 中我们就简单提及过这个概念,你的身体所有的运转机制都是围绕着最基本的生存所设计,它倾向于最大程度上节约资源。

对增肌训练这意味着什么呢?它代表了如果你的身体已经利用当前的肌肉质量去应对你平常给予的训练压力,那它就不会再进一步的发展自己,因此你为了进一步的增加肌肉围度你所能做的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根据你目前的训练水平逐渐提高训练刺激才能让你的身体产生新的反应!

超负荷原则的几个决定因素

整体来看,渐进性超负荷可以直接理解为:在训练的生长期过程中随着身体能力的发展要逐渐提高训练量。鉴于训练量=训练强度X组数X次数,所以它最终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以下几个层面:

1.增加强度

2.增加组数

3.增加每组次数

某些情况下超负荷的体现也可能包括增加训练密度的概念——相同训练量逐渐缩短完成时间,或相同时间内逐渐提高训练量,再通俗一些;这意味着你可能会缩短组间的休息,这样一来同样是超负荷的体现,但一般来讲这种方式很难被应用于力量或肌肉围度的训练方案中,因为从长远角度来看这会极大程度上限制训练强度或组次数的完成水平,在这之前的文章中已多次提到过这些概念,这里不再作出解释。

但比如以代谢系统为目标的训练,诸如CrossFit或更多耐力训练运动员会应用此种进阶方式。由于本文以讨论增肌训练为主,所以在此对这一类的超负荷概念,不做过多的阐述。

超负荷原则在训练中的实际应用

以下我们来尝试解读每一个超负荷条件的应用方法,对于以增加强度的超负荷概念比较适用于刚刚投入增肌训练不久的初学者,这一类人往往距离其自身的基因潜力具有较大的差异,所以你会发现每一节课的训练都能够很轻易的应付上一次训练的负荷,因为这个时候你的神经系统正在尝试着飞速的运转学习,充分的协调动作技术并提供足够的力量。所以在这个阶段你需要充分开发自己,直至去到一个相对稳定的力量水平,这个时候也足够说明你可能已经来到中级训练水平的初期。

在中阶的训练水平上你的训练效率会更高,你无法在利用之前增加强度的方式在为自己设置超负荷,你需要稍微转换以下思路;在此阶段,因为涉及到大量的辅助练习,所以在这里我会针对不同的动作类型给出建议,对于复合或主要动作在这里你需要做的是增加组数,以提高整体的训练量。但你要注意并不是每一次训练都一定要高于上一次,你要懂得如何进行自我调节。利用你当天的精力水平或RPE(自我努力感觉水平)评定你是否需要在本次的训练中额外增加一组。

所以它最终有可能变成相同动作下每2次或每3次(不排除更多)训练课增加一组。以6-8周为一个训练阶段,在最后一周的时候主要做一些轻松的恢复型训练(大约是你之前训练量的一半)让你的身体从压力中重新进行调整适应,来准备你的下一个新的训练阶段。

对于辅助或孤立练习,会主要以强调对代谢压力的刺激特点,对其进行每组增加次数的方式作为超负荷的应用,再者由于这一类动作中往往整体参与的肌肉群数量很少,所以短时间内你很难为其增加重量,除非你有微型负荷(比如0.2磅、0.5磅)设备。

对于它们你需要采取双向进阶,你可以先为某一个动作按照设置一个正常的负荷(通常我们以每组10-15次的范围作为孤立练习最佳的增肌指标),比如说钢线夹胸练习,你找到当前可以完成每组10次的重量安排3组,那作为进阶你以后每一次的训练课都需要为每一组增加1-2次的动作。那在下一节课中则有可能变成12,11,10次,依次类推;直到你在某一次训练课上完成了3组15次,那么在下一次就可以为这个动作加一些重量,次数再次退回10次,重新这样的一个循环。

相关文章
  • 简单又健康:走下楼梯也是一种很好的锻炼方式

    每个人都在谈论爬楼梯对健康的好处。是的,它们不容忽视,但走下楼梯也有一些好处。在公司或家里走楼梯可能看起来是一件小事,但它实际上是一种锻炼!走楼梯时可以上去也可以下去。我们都听说过爬楼梯对健康的好处,但不要忽视走下楼梯的力量。走楼梯、不乘电梯或减少坐在椅子上的时间最终会促进您的健康。因此,如果您正在

  • 边跑边写——早上起来锻炼跑步好还是走路好?

    早晨起床后,到底是该选择跑步还是走路呢?这两种锻炼方式各有利弊,不过最终得根据自己的体质和喜好来权衡一番。先来说说跑步,它的主要优点是:1、让你的心脏和肺部变得更强大。跑步的过程中,身体的每个细胞都被新鲜的氧气灌溉,这就大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心肺功能。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的心肺功能逐渐减弱,稍稍运动以至上

  • 早上慢跑30分钟和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不妨了解一下

    生命在于运动,根据体能控制中心研究发现:87.4%左右的居民,步入了运动锻炼的方式,来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同时起到塑身瘦身的行为。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人会养成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而有的人选择用空余时间跑步锻炼,在跑步时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垃圾毒素排出体外,增强免疫力,从而

  • 经常健跑锻炼VS久坐不动,谁的膝盖更健康?

    生活中不少人走路时,会出现膝盖一弯,腿发软,想跪下去的情况。不少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是缺钙所导致,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面对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走向两个选择:1.“是不是膝盖最近有些疲劳,要静养一下?”2.“是不是需要增加合理锻炼,强化一下身体?”那二者相比,到底谁的膝盖更健康?一起来看看!一经常健

  • 坚持爬楼梯锻炼,能不能减肥和强身健体,会不会损害膝盖?

    锻炼身体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日常中最想干却又难以坚持的一项运动了。每个人都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每天繁重的工作加上日常生活的疲惫,真的很难坚持去做运动。现在健身减肥已成为女性一个热门问题,到底做什么运动可以进行瘦身和强身健体,关于这的问题有很多健身达人给出了很多运动方式,但是对于我来说,最让我容

  • 快改!这8个错误的锻炼方式,小心越练病越多

    误区一饭后散步,延年益寿饭后多活动,消化系统的运转会更顺畅,有助于消化,营养物质吸收也更好。但是,患有肝病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人,饭后至少应静卧半小时再活动。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应该休息一会儿再活动。误区二爬楼梯锻炼身体爬楼梯虽然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并不适合爬楼梯。特别是本身有膝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