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功能训练】到底什么是“核心”?核心力量 VS 核心稳定性

健身时我们常常会听到“核心肌群”、“核心训练”“核心区训练”“核心力量”等一系列围绕着核心二字的词语。那么,你真的懂它们真正指代的含义吗?不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解释分析。

一.关于“核心”的界定

核心区是指人体的中间环节,是以腰椎—骨盆—髋关节为主体,包括附着在它们周围的肌肉、肌腱及韧带系统。核心区是完成绝大多数技术动作时力量产生和传递的核心区域,是人体动力链的中间环节,只有核心区的稳定性提高了,肢体的活动才能有支撑,才会更协调。核心指的是一条运动链上的最重要的部位,是运动链的发力点,也可以理解为核心区域里也有核心。

实际上,我们通常所说的“核心力量训练”是指“核心区力量训练”,“核心稳定性练习”是指“核心区稳定性练习”。

二.核心区稳定性练习与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区别

1.不同的主导肌群

核心区周围的所有肌肉都可以称之为核心区稳定性肌肉,例如:膈肌、竖脊肌(腰段)、多裂肌、腰方肌、腹内斜肌、腹横肌以及盆底肌等深层的短小肌肉;

核心区力量训练时主要训练的肌肉是:腹直肌、腹外斜肌、竖脊肌、腰大肌等较为浅层的大块肌肉。

2.不同的训练形式

核心区稳定性的训练主要是以低负荷、小强度的静态慢速动作为主;

核心区力量训练主要是以高负荷、大强度的动态动作为主。

3.不同的锻炼目的

核心区稳定性训练主要是:

①神经肌肉的控制能力,改善神经系统的控制作用;

②提高耐力;

③预防损伤的发生。

核心区力量训练主要是:

①训练肌肉的力量,增大肌肉的横截面积;

②提高运动的灵活性;

③改善运动的能力。

但核心区稳定性与核心区力量是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核心区稳定性是核心区力量训练的基础,而核心区力量训练又能进一步促进核心区稳定性的形成。

人体在做出任何动作之前,核心区肌群是最先被启动的肌群,核心区肌群之所以对我们很重要,是因为在平时我们所做的任何动作中都需要核心肌群保持稳定。例如,平时走路、跑步、游泳过程中,都需要核心区肌群保持稳定。如果把人体比作一个拨浪鼓,只有拨浪鼓的体转动起来,围绕在周围的鼓槌才能摆动起来。

核心肌群就相当于拨浪鼓的体,四肢就如同拨浪鼓的鼓槌,以走路为例,走路过程中有一个阶段被称为摆动相,骨盆旋转带动下肢的向前摆动,只有核心区保持稳定,维持躯干的稳定才能安全地完成向前的转移。而核心区力量足够大的人,在走路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处理一些意外情况,避免了摔跤的发生,例如,在行走过程中被某物绊住脚,核心区力量不够者可能来不及启动下一次摆动动作而摔跤,但如果核心区力量良好者就能够及时进行核心区肌群收缩,启动下一次摆动,而重新保持平衡状态。

简单总结一下就是:核心区稳定性决定了动作是否能够完成,而核心区力量则决定能否更好的完成动作。

三.核心区稳定性训练

平板支撑保持

平板支撑是训练平衡稳定性的经典动作,可以很好的塑造到腹部、腰部、臀部线条。

基本动作:在地板上进入俯卧姿势,用你的脚趾和你的前臂支撑你的体重。上臂与前臂弯曲成90°,并置放在肩膀下。做10次,每次保持30秒。

动作要领:肩肘与身体保持直角,用脚趾和前臂支撑身体,训练过程中尽量保持身体位于一个平面,并尽量延长保持时间。

进阶动作:若想要增加难度可以将手臂或者腿部提高,例如利用瑜伽球进行较大难度的训练。

(1)瑜伽球+足趾平板支撑:俯卧,脚趾放于瑜伽球上,上肢伸直手掌撑地。保持瑜伽球以及身体的稳定不晃动,做10次,每次保持30秒。

(2)瑜伽球+肘平板支撑:俯卧瑜伽球上,屈肘支撑,维持身体与瑜伽球的稳定,此动作做10次,每次保持30秒。

四.核心区力量训练

核心区力量训练时,应该稳定性与动力性相结合,肌群主动子系统与神经控制子系统结合,同时,所有的练习动作和呼吸相配合。

核心区力量训练的特点是:

① 训练的对象主要是骨盆—髋—脊柱周围的深层、小一点的肌肉;

② 训练的方式主要是以两端固定的肌肉收缩、多关节、多维度等;

③ 训练负荷通常采用自身负荷。

下面介绍两种训练核心区力量的动作,都需要在核心区肌群提供力量的基础上进行,结合上下肢力量的配合以达到训练核心区力量的目的。

(1)俯撑双腿夹球收腹练习

俯卧,小腿放于瑜伽球上,用力固定住瑜伽球防止左右滚动,再缓慢进行屈膝屈髋收腹训练。每组10~15次,做3组。

(2)腹轮滑动

屈膝俯卧,从膝盖开始向自己身体前方滚动腹轮直到腹部与地面平行,感觉腰腹部绷紧,再慢慢返回。每组10~15次,做3组。

五.核心区稳定性与力量训练的意义

(1)稳定的核心有利于整合近端和远端的动力和力量的控制,对运动功能最佳化具有重要意义;

(2)稳定脊柱和骨盆核心区域;

(3)稳定的核心能使动作耗能减少,提高能量输出;

(4)提高肢体协调工作效率;

(5)预防运动损伤等。

相关文章
  • 老年人想锻炼骑车好还是跑步好?

    锻炼身体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年轻人都是避不开的话题,所谓生命在于运动大家都懂。不过不同的年龄段选择什么运动方式也确实是有讲究的。既然年纪大了就不能同年轻人一样选择那种高强度甚至对抗性的项目了,俗语说人老不以筋骨为能就是这个道理。 那么何为老年人呢?其实这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基本上我们习惯于称60岁以

  • 强健骨骼最好的锻炼

    某些类型的运动可以增加肌肉质量,进而增强肌肉力量、肌肉控制能力、平衡和协调能力。良好的平衡和协调能力意发生跌倒和骨折以及保持站立之间的区别,尤其对于老年人。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有规律的体育锻炼可以使跌倒风险高的老年人跌倒减少近三分之一。骨骼强度练习有以下特点:1、对抗阻力。在这些形式的锻炼中,你通过

  • 冬天跑步锻炼有哪些好处?

    冬天跑步锻炼有以下好处:1. 增强身体素质。 1. 提高心肺功能。在寒冷的环境中跑步,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来维持运动,这会促使心肺功能不断增强,心脏的收缩能力和肺活量都会得到提升,让你在日常活动中更加轻松自如。 2. 增强免疫力。寒冷的天气会刺激身体产生更多的白细胞,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坚持冬天跑步可

  • 健身知识分享:晨跑和晚上散步哪个对身体更有益?结果或令人意外

    导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大多数年轻人在疯狂追求物质生活丰富的时候,往往却忽略了个人身体健康,老话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尤其是现在国家延长了退休年龄,如果我们不注重平时的身体锻炼,保持健康有益的身体素质,可能会因长期的工作压力让身体状况变得越来越糟糕。目前健身跑步不仅在国外流行,如今在国内,跑步早已不

  • 身体好不好,走几步就知道!赶紧自测一下!

    有时候没有明显症状并不代表身体非常健康。实际上,有时候身体好不好,完全可以站起来走几步自测一下,不但简便易行,还能够帮助我们及时发现隐藏的健康隐患。健康时报图爬楼梯测心脏健康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刘健2024年7月在健康时报刊文指出,爬楼梯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作为检验心脏功能的简易方法。

  • 跑步锻炼虽好,却也需要注意这4点,否则只会越跑越伤

    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格外关注,直播跳操等新潮的健身方式随之兴起,不过依然有很多人热爱传统的跑步运动。跑步属于有氧耐力运动,不仅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能有效缓解压力,促进运动者的身心健康。然而跑步时的运动姿势错误,及力量的掌握不当都会导致过劳性损伤,尤其容易损伤缓解冲击力的膝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