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幼儿锻炼身体的动作简单(宝宝大动作发展顺序及各阶段简单训练方法)

宝宝出生后,身体发育呈现着独特的规律,家长知道了这个规律,在后期的带养过程中就能更好地掌握要点,科学陪伴孩子成长。

简单概括,孩子出生后的大运动发展遵循以下规律

幼儿大动作发育可概括为:

二抬、三翻、六坐、七滚、八爬、九立、周岁走、二岁跑、三岁独足跳。

从躯干到四肢:

婴儿的动作是全身性,笼统的,泛化的,进一步发展分化为局部的,准确的,专门化的。

从头到脚:

婴儿早期首先发展的是与头部有关的动作,比如面部表情、转头、觅食活动等。其次是躯干部的扭动,上肢挥动,下肢踢蹬,最后才是脚的动作。

从大肌肉动作到小肌肉动作:

幼儿先发展上肢的挥动、下肢的踢蹬,然后才是手的小肌肉动作能力的发展。

那不同阶段家长可以做哪些活动来帮助宝宝成长呢?

1~3个月

3个月左右的宝宝可以俯卧抬头、用手肘部分撑起身体、环顾四周,这时家长可以多跟孩子进行语言、眼神、表情和肢体的互动。

● 宝宝打水操

让宝宝平躺,妈妈握住宝宝的脚踝。先将宝宝的左脚上下摇一次,再将宝宝的右脚上下摇一次,双脚如同打水状。

也可以在宝宝的脚踝处施力,先弯曲、伸直宝宝的左脚,再弯曲、伸直宝宝的右脚,反复10次。

通过为宝宝辅助做打水操,可以锻炼宝宝的腿部力量、促进宝宝腿部肌肉发育,提高大运动能力。

3~6个月

5、6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俯卧抬头、翻身,手臂力量逐渐增加,开始为坐姿准备。

● 小陀螺

让宝宝趴在床上,家长用玩具在宝宝旁边逗引,这时宝宝会以腹部为支点四肢腾空,上肢想够取玩具,下肢也着急地摇动,身体在床上打转。

这个动作能训练宝宝全身肌肉的动作及感觉和运动协调性。

6~8个月

这个时候孩子坐得比较稳当了,开始用上肢和腹部匍匐爬行,别人拉着可以站起。

● 我是小飞机
妈妈躺在床上,将双腿伸直,让宝宝趴在妈妈的小腿上,然后妈妈扶住宝宝的双手或躯干,慢慢抬腿。

这个游戏有利于锻炼宝宝的腹、背肌肉和平衡能力,为宝宝的爬行做准备。

8~10个月

8个月以后宝宝逐渐学会爬行,四肢更加灵活、协调,此时需要有依靠的站立,为独自站立和行走打基础。

● 听声爬行

让孩子趴在床上,家长拿着会发出声音的玩具,在孩子的四周活动,让孩子根据听到声音的方向去找玩具。可以锻炼孩子的协调能力和核心力量,促进肢体运动能力的发展。

● 去爬“山”

准备一些枕头、垫子、被子之类的东西,放在大床靠墙的位置,或干净的地板上,用玩具引导宝宝爬越过去,或者让宝宝依靠被褥的力量慢慢站起来,锻炼孩子下肢力量

10~15个月

这个阶段的宝宝逐渐从走路踉踉跄跄,到灵活自如,大运动能力有了更高的提升。

● 来回踢球

对于宝宝来说,球是很好的玩伴。待宝宝开始走路后,家长可以跟孩子来回踢球,既可以锻炼孩子的视觉追视和灵活性,还能提高手眼协调能力。

● 蹦跳游戏

让宝宝保持稳定状态,可以双手扶床沿或沙发,家长一边喊口令一边做双脚轻轻跳跃的动作,然后引导孩子模仿跳跃动作,家长要喊口号鼓励孩子,可以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12~24个月

1岁以后宝宝逐渐学会单独行走、双脚跳跃、跑步、用脚尖站立、爬上爬下等等,他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大,能力也愈发提高。

● 走“S”形线

在地上画一个约10米长的“S”形线,让孩子踩着线往前走,注意要保持脚始终踩在线上,可以促进孩子的协调能力和平衡感。

● 跳格子

经典的跳格子游戏,也是锻炼孩子大运动能力的好方法。在地上画出几个方格,家长带孩子一起练习单腿跳、双腿跳和单双腿切换的动作,锻炼下肢稳定性。

24~36个月

2、3岁的宝宝,他的大运动能力更加成熟,可以自己能双脚交替地上下楼梯,会骑着儿童三轮自行车到处跑,开始发展精细动作。

● 起跳摸物

在门框或高处绑一个气球,让孩子跳起来伸手够气球,待孩子能力提升后,就把气球绑得稍微高一点。可以锻炼孩子的腿部肌肉力量,提升视动统合能力。

● 追影子

在充满阳光的时候,带孩子去户外,家长跳到地上宝宝的影子中,然后让宝宝进行躲闪,也可以两人互相踩影子。家长可以变换奔跑速度,锻炼孩子的反应和肌肉控制能力。

游戏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我们用心观察、耐心陪伴,孩子的成长才会更健康、更快乐。

相关文章
  • 跑步怎么补盐?先要学会判断自己的出汗特点!

    大家都知道跑步就会出汗,而汗是咸咸的,那是因为随着汗水,体内的盐分也一起排出来了。如果不及时适当补充盐分的话,体内缺盐会导致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但盐分也不是多多益善,摄入盐分过多,也会导致高血压、心脏

  • 做运动过程中,出汗越多,效果越好?

    夏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很多人开始选择户外运动,其中跑步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种运动方式。不少人选择跑步的目的是为了瘦身减肥。然而,一直以来有一个错误观念,即认为运动出汗越多,就能越快消耗脂肪,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但是,这个观点并不正确。事实上,跑步出汗多不代表减肥效果好。汗液主要由水分、电解质和少量的代谢

  • 跑步出汗好处多多,防癌,不靠谱也靠谱!

    跑步出汗,可以刺激大脑内啡呔的产生,继而改变你的心情,控制情绪波动。注意这里说的是跑步出汗或运动出汗~为什么强调这个前提,我们接着往下看。有很多人认为出汗可以排毒、防癌,其实并不是这样。确实有研究表明,砷、镉、铅、汞等重金属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但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汗液的99%以上是水,不到1%的

  • 跑步五分钟,出汗两小时?你必须知道运动出汗的真相!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是手机中的战斗机。跑步五分钟,出汗两小时,小心你身体宕机。运动中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出汗过多,都要小心。(“主动”可理解成虚汗多,“被动”多是自己作)还是我那个不省心的朋友迷妹,她昨晚兴奋地告诉我,在肚子上裹一层保鲜膜跑,出汗多,减肥快。果然, 跑完一上称,轻了2斤。听完好想

  • 夏季跑步大量出汗,容易缺铁,这个补铁的好方法建议收藏

    夏季跑步,汗水淋漓,你是否担心过身体的铁元素悄悄流失?缺铁,这个听起来并不严重的问题,实际上可能会对你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夏季跑步与补铁的那些事儿;跑步出汗,真的会导致缺铁吗?跑步时大量出汗,确实可能导致铁的流失,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跑步者都会缺铁;缺铁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

  • 夏日跑步出汗多?掌握这些技巧,远离湿身尴尬!

    常言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知不觉,三伏天已经悄悄来临,明天就是初伏第一天了,自从到了夏天,很多跑者都降低了跑步的频率,当然也有很多跑者在炎热的夏天依旧练的飞起,丝毫不减懈怠!在夏天跑步时,很多跑者可能都有同样的烦恼,那就是出汗多,不说跑步了,就是在外面走走可能就出一身汗,更别说跑步了,汗流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