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休息一周后 恢复重量训练 这可能是健身人最喜欢的TIPS

训练=痛苦

应该是许多健身健美爱好者的共同噩梦

而今天我们要跟大家强调的就俩字

休息

是的你没有看错!

读书时老师常说要“劳逸结合

其实训练也是如此

合理休息是为了突破瓶颈、变得更强

而且

今天说的休息,不是休息一天

而是休息一周!

这一周叫作“减载周

1、减载周是什么?

减载周是一个完整训练计划

的必要组成部分

比如,一个为期10周的训练计划

连续训练9周后,休息1周(减载周)

然后开始下一个训练计划

这里的1周减载(恢复)用意是防止耗尽身体的资源,防止过度训练。大家可以通过减少相应的训练量、训练强度、训练频率来进行减载周——依然保持训练,但需要做更少的次数、组数,或负重的任务。

在理想情况下

经历减载恢复之后你的会变得更强大

2、为什么要进行减载周?

适应,恢复,收获

首先,我们每个人的训练都会出现相应的瓶颈期(比如肌肉变化不明显,训练状态极差,训练数据无法增长)因为我们的身体在训练中完成了肌肉和神经适应(不会再去适应更大的压力),进步就戛然而止了,这种情况就是一般人所谓的瓶颈期或困难期。

而减载和恢复的意义

就在于帮助你渡过这个停滞阶段

让你的身体能够重整资源

“适应”很重要!

如何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减载周?我们需要深入研究什么叫“适应”——

你不停地在练习一个动作,不断地添加相应负荷,这个阶段就是身体在逐步“适应”的过程。如果进步十分明显或放慢以至于突然停滞,那就是身体的适应已经完成了。

力量增长,爆发力增长,肌肉增长的适应生理机制是各不一样的:

  • 力量:能够举起的最大重量。这取决于你在训练的某个动作中的神经募集效率是高还是低。
  • 爆发力:能够移动某个重量的最快速度。取决于运动神经元激活肌肉的神经冲动速度。
  • 肌肉肥大:肌肉能够增长的最大限度。这是由于肌肉在机械张力或代谢压力下的造成了相应的微损伤,然后微损伤被修复后而产生的肌蛋白增加。

所以我们应该在训练中优先考虑一个目标,其实大多数人都试图同时达成多个目标,然而他们却不知道,如果他们只专注于一件事——力量增长或肌肉增长,最终他们获得的成就会更多。

力量和爆发力其实更取决于神经因素,而肌肉尺寸则不同。

所以,在进行任务规划之前,你应该先明确你最主要的目标,这样产生的适应才是“集中的”、“专项的”。但如果你定制了太多目标,那么最终带来的适应效果就是分散的,会让你更早陷入瓶颈期。

减载周的目的是恢复

如果没有恢复,运动表现肌肉增长都不会发生质变,这就是为什么减载周如此重要的原因。它可以消除你当前任何残余的恢复问题。

恢复神经疲劳和肌肉疲劳

身体对训练的适应可能会持续几个月,特别是如果你的没有训练过度的话。但是在神经疲劳肌肉疲劳愈发明显时,问题就出现了。

神经疲劳是一种与神经输出减少有关的“恢复债务”,它最终会降低肌肉的工作能力。你在训练中经历的的高度紧张越多,这个债务就越深。

而肌肉疲劳则不同,它与ATP、糖原、蛋白质等能源的消耗有关。同样也会降低肌肉的工作能力和恢复能力。

从本质上说,肌肉或神经系统的疲劳会损害运动表现和/或肌肉生长。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摄入足够的营养,以及学会控制压力(包括在健身房里和在健身房外的压力),这样才能以减不必要的神经输出,帮助你维持更长的训练周期。

针对以上两种疲劳,减载的意义都在于“身体被破坏后重新恢复平衡”,或者“让身体回到生理状态的基线”。

恢复心理疲劳

另外,你不能忽视训练中涉及的心理因素。你也许有能力从神经疲劳或肌肉疲劳中恢复,但在一种训练模式持续太长时间后,你依然会感到厌倦。

比如你连续几周都在做每组20次的深蹲,而且变得越来越强壮,摄入营养充足。但你仍然会达到心理上的平台期,即使你在生理方面的恢复没问题。

每个人对单一训练模式的容忍程度都不同,有些人可以持续训练很长一段时间,而另一些人则很短。所以,当我们想要设计一个持续进步的训练计划、以及实施一个减载周或休假时。心理因素同样重要。

3、如何安排减载周

一个减载周一般是7-10天

在减载周里你可以完全不训练

(不需要担心力量退步或肌肉缩水)

也可以保持训练但减少

50%甚至更多的训练总容量:

可以通过减半组数或减少次数

或单次重量减少10%左右来实现

(减少容量比少重量更重要)

不同人对减载周的处理方法不同

1.系统训练2年以上的中级肌友

每练10周需要一次减载周

2.系统训练5年以上的大佬

减载的频率需要更高

每练6-8周就需要一次减载周

3.训练年限不满1年的初级肌友

或一周没多少训练量的996上班狗

就没什么必要安排减载周了

只需每周安排固定休息日即可

中高级和备赛期训练者可以

通过减载来渡过瓶颈期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

练就让自己满意的“钢铁之躯”

相关文章
  • 出汗过多后,应该如何给身体补充“营养”?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秋高气爽后,很多人开始启动“户外运动计划”,每天出去跑跑步、跳绳、打拳等,都是肆意挥洒汗水的方式,出汗的多少也能变相说明你的运动量是否达标。同时,大家也不要过度理解,也并非大汗淋漓才能达到运动效果。事实上,运动过程中的出汗多少,除了运动程度以外,还受外界温度变化、内心情绪等相关。这里也有帮助大家验证

  • 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

    挥洒汗水,尽情释放活力,运动为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当身体从运动的激情中逐渐平复,你是否也曾疑惑,那一杯解渴的水,究竟何时饮下才能为健康加分?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不少学问想象一下,你刚刚完成了一组酣畅淋漓的跑步训练,心脏跳动如同擂鼓,呼吸急促,汗水浸湿了衣衫,此时的身

  • 运动出汗后,应该何时补水?

    导语:大家在运动后应该都会及时补充水份,尤其是在营地的学员们,每次运动前都会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大水壶。在不运动的情况下,人体每天至少需要补充2000cc的水分。喝水不但可以用来补充运动后流失的汗水,还可以推迟身体的老化、让肌肤变得更有光泽与弹性、维持正常体温、帮助睡眠等,好处颇多!那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

  • 运动大量出汗后应该喝什么水?

    人们做完运动后总是觉得口渴难耐,想要畅饮一番,于是饥不择食的拿随便喝这是不对的那么运动大量出汗后应该喝什么水呢? 运动后要喝白开水。按说,运动时伴随着大量汗液的排出,丢失的除了水分还有钙,镁等矿物质.,但当务之急并不是补充各种矿物质而是很普通的白开水。因为大量出汗后,矿物质的丢失只是微乎其微的,可

  • 炎热的夏季跑步更要做好防护

    炎热的夏季跑步更要做好防护 夏天跑步,比冬季似乎要简单得多,轻装上阵。一条裤衩、一双跑鞋、一件背心就足够了!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轻巧。炎热的夏季跑步,比冬季、春秋季需要更多的准备和防护。 一、防晒——主要是防止紫外线伤害,太阳直射半小时,皮肤立马黑了几度,前两个季度的保养、增白完全白费了。夏季

  • 冬季跑步,你得学会这几招

    冬季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运动前后一动一静,一冷一热,比较容易诱发感冒,冬天如何能随心跑步,不妨学学这几招。跑步装备备齐“全副武装“可不是说着玩儿的。装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贴身、保暖和防护层。“装备选择”建议遵循以下原则:贴身衣物要选择速干材质,可以快速蒸发排汗;而保暖层主要是将温暖空气留在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