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跑步知识 >

老年人跑步应牢记这4大注意事项,效果更明显

慢跑属于简单易行的有氧运动,能提高基础代谢率,帮助分解脂肪,避免心血管疾病发生。但是晨跑不能盲目,一定根据自身体质和年龄控制好运动量。

老年人跑步要注意哪些事项?

1、决定长期晨跑前需做身体检查

为了确保身体安全在慢跑前应该做身体全面的检查,尤其是检查血脂、血压和血糖。也可以自我监测,快步走3公里后若是身体没有任何的不适感,然后再进行跑练习。若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话,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来选择锻炼的时间以及强度。

2、掌握好跑步的强度

老年人跑步每分钟达到120米左右即可,不能一边跑步一边和他人说话聊天,不然会影响到锻炼的效果,而且会让患者不停的喘粗气。根据自身体质来掌握跑步的强度,不能盲目选择高强度的长跑,这样容易出现意外,要保持适量的距离,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慢跑时需做到量力而行,刚开始先跑1千米,等身体适应之后再慢慢增加强度。

3、要保持顺畅的呼吸

老年男性在慢跑的时候要保持自然、伸长和协调的呼吸,不能有憋气的情况,需要让呼吸频率配合跑步节奏。跑步时若呼吸变得急促、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情况,说明速度过快或者身体不适所引起的,此时应该减慢跑步的速度。若跑步过程中出现了胸口闷痛、呼吸困难,应该立即停止。

4、选择正确的跑步姿势

掌握正确的跑步姿势,以免损伤膝关节,跑步时步伐不能过大,着地时要有弹性,跑步的量不能过大,即使在夏天跑步也要注意膝关节的保暖。另外要选择合适的跑步场地,推荐选择平坦的草地或者操场。若是在城市跑步的话应该选择公园或者绿化地带,慢跑时要保持思想的集中,同时要注意安全。

温馨提示

夏季晨跑的时间安排在6:00~9:00,因为在晚上植物有氧呼吸,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如果太早锻炼身体的话,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比较高,容易引起缺氧,太阳出来之后会进行光合作用,此时是锻炼的最好时机,能够让精神得到放松,消除身体的疲劳感。晨跑的时间不能太长,控制在40分钟左右即可,跑步的过程中要调节好呼吸。晨跑尽量不要空腹,不然会增加肝脏和心脏负担。

相关文章
  • 夏天跑步,“补水”为重中之重

    在炎热的夏季跑步,出汗量倍增,比其它季节更容易发生脱水现象。出汗量受运动持续强度和时间、气温、湿度、人体的适应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炎热环境中,一次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的失水量可达1-3公斤,同时伴随着电解质流失。所以夏季跑步,水和电解质的合理供给是保证训练效果和训练安全的关键。脱水如何影响运动能力:

  • 跑者夏日补水不完全指南

    ► 夏日傍晚,当你刷了1个小时操场,上称看一下体重,发现比跑步前轻了2斤!别太高兴,减去的不是脂肪,而是水分。如果你从称上下来还能生龙活虎,那你可能是骆驼型跑者。这类跑者很耐渴,对补水的需求比较低。与此相反的叫做水牛型跑者,不喝水挨不过20分钟。大部分人介于两者之间。如果你计划在夏天跑个步,这份跑者

  • 夏季大量出汗怎么合理补水?

    夏季运动出汗过多的时候最好喝些淡盐水,人体在出汗过程中汗液里面主要含有氯化钠,还有钾离子的成分。如果大量出汗这些盐类电解质可以较多的丢失,所以有必要通过喝水来补充。如果是纯的白开水,电解质可能不能得到补充,所以要喝淡淡的盐水,如果含有钾的成分可能更好,一些功能性的饮料是同时含有钠和钾的,这个可以饮用

  • 1天8杯水,1个月会发生什么变化?(附专业跑者补水法则)

    我们每天都需要从食物和饮用水中获取水分,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一天要喝 1500~1700 毫升水,按照一杯水 200 毫升算,大概就是八杯。对于跑步运动的人群来说,特别在天气炎热的春夏,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水分。但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完成这个任务?工作太忙,忘记了;水没味道,不喜欢;这会不渴,一会再说。

  • 户外运动补水最强攻略

    在炎热的夏天,身体内的水分流失非常快。在户外进行运动,不及时补充水分,会造成脱水现象的发生。而补水过量也会有生命危险。那么,如何科学系统地补水呢?户外运动后,出了一身汗,是不是拿起水杯咕咚咕咚就把一杯水喝完了?你以为这是给身体补水?其实快速大量地喝白开水会给身体造成脱水。也就是常说的水中毒;什么是水

  • 跑者如何科学地补充水分?

    在跑步的过程中,跑者会大量出汗,一些跑者会因此发生脱水。脱水使得循环血量减少,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心脏不得不加快跳动来维持循环血量和供血、供氧,这就造成了心率快速上升,并导致疲劳提前发生。 脱水同时限制了人体的散热,使体温升高,加剧了疲劳,严重时还伴有抽筋、虚弱、定向能力下降甚至晕厥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