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跑步的过程中,跑者会大量出汗,一些跑者会因此发生脱水。脱水使得循环血量减少,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心脏不得不加快跳动来维持循环血量和供血、供氧,这就造成了心率快速上升,并导致疲劳提前发生。
脱水同时限制了人体的散热,使体温升高,加剧了疲劳,严重时还伴有抽筋、虚弱、定向能力下降甚至晕厥等症状。当然,这里的“脱水”并不是完完全全的水,还包括盐,即电解质,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汗水是咸的。
在跑步出汗时,一上来就大量喝运动饮料,有可能导致体内盐浓度进一步升高,越喝越渴。运动饮料是碳水化合物和水的混合,有助于补充体内的糖类(糖原)和电解质,加速补液。长时间运动中需要补充运动饮料,运动饮料的成分通常包含碳水化合物4%~8%,钠20-30毫克当量/升。

在超过1小时的高强度运动或是长时间低强度运动中,运动饮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有助于维持和提高运动能力。为保持体液平衡,平均每运动1小时摄入0.5-1升的运动饮料,一般的运动,只需要补充白水即可。
一、如何判断是否需要补水
感到口渴时意味着你的身体开始脱水,但是,口渴并不能作为机体是否缺水的指标。检查机体水平衡的方法是在运动前后称重,运动前称重最好是在晨起排便后。比较运动前后体重可以预估运动中机体内水分的流失,只有及时补充丢失的水分,才能保持身体机能稳定。
检查机体水平衡的另一种方法是尿液颜色测试。浅色尿液表面体内水含量正常,颜色越深表示体内水分含量较少。

二、如何科学系统的补水
因为脱水比脱盐更严重,水既然丢失多就得多喝水,而盐分丢失并没那么严重,所以不需要着急补盐。当然,需要强调的是,不是不补盐,而是先解决主要矛盾——水,如何科学的补水呢?
01运动前补水
在运动前至少4小时,喝450ml-600ml的水或者运动饮料。在运动前10-15分钟,喝200ml-300ml水。
摄入适量的运动饮料、钠或者点心有助于刺激机体对水的需求,使机体保持水分。
02运动中补水
运动低于1小时,每运动15-20分钟,喝100-200ml的水。
运动超过1小时,每运动15-20分钟,喝100-200ml的运动饮料。同时,每小时摄入量不超过1升。

03运动后补水
对比运动前后体重和尿液颜色来评估体液流失情况。一般来说,运动后2小时内须及时补充水分。
1小时以内的运动补水即可。如果每天进行1小时之内的跑步训练,那么补水就行,不需喝电解质运动饮料,建议少量多次补水。
超过1小时的运动,头1小时补水,后面再补充电解质。如果进行了1个小时以上的高强度训练或者比赛的话,这时出汗量大,盐分丢失虽然不如水分丢失多,但毕竟也产生了一些脱盐, 这时为了维持电解质平衡,有补充电解质的必要性。这其中首选运动饮料,只有马拉松比赛才需要补充盐丸,但也是非必须。
好了跑友们,快快结合自己的运动情况科学合理的补充水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