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跑步知识 >

老年人能跑步吗 ?老人跑步一定要掌握这几点

老人都适合跑步吗?

跑步是最常见的一种大众运动,它的优势和好处很明显,就是没有地点限制,没有时间限制,没有器材限制,一切都取决个人的选择。但对于老年人来说,竞技型的跑步就不太适合了,慢跑才更适合老年人。

研究表明,进行轻松的慢跑运动,能增强呼吸功能,可使肺活量增加,提高人体通气和换气能力。一般情况下,吸氧能力较低的老人,可以通过适当的体育锻炼来提高吸氧能力。而且,慢跑运动可使老人的心肌力量得到增强,具有锻炼心脏、保护心脏的作用。

哪个时间段跑最好?

跑步运动不存在“最佳时段”的说法,但有心脑血管基础病的老人一定要避开两个时段,分别是早上5~7时和下午2~3时。

人在清晨醒来时血压会快速升高,身体在剧烈运动时可能会达到或接近最高峰,这种现象医学上称之为“血压晨峰”现象,这也是心脑血管意外高发的时间。此时,运动中的患者就像打了激素一样处于兴奋状态,不但心跳较快、血压升高,加上血液黏稠度高,所以也非常容易发生心脑血管意外。

而在下午2~3时,又是另一个血压上升高峰,此时段同样不适宜进行锻炼。

如果一定要选择在早上的时间锻炼,老人可以等到太阳出来以后再跑步。在阳光下进行慢跑,一方面可以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另一方面又能加速身体对钙质的吸收,可谓是一举两得。

老年人跑步的装备不需要过多,但一定要选好一双跑步鞋。在跑步过程中,专业的跑步鞋能够降低跑者受伤的机会。

一般来讲,市面上的跑鞋分为缓冲减震型、比赛型、越野型及夜跑型,对于老人来讲,最好是选择缓冲减震型。跑鞋后跟要宽大稳固,鞋带下方要有衬舌,这样可以保护脚背与伸趾肌腱;鞋底要有柔软夹层,以吸收冲击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老人不妨再准备一件速干型运动内衣、皮肤风衣以及水壶,好让身体在排汗的同时,又能做到防寒保暖、及时补充水分。而最重要的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人,最好多准备一个具有监测心率功能的运动手环或心率监测手表,以便随时监测出心率的变化情况。

慢跑到底要多“慢”?

对于慢跑的速度其实因人而异,要视乎个人的身体素质而定,但总体可以遵从一个大原则,就是“速度不要急、强度不要大、中途能讲话”。

老人跑步不怕慢,就怕过于着急,速度过快就容易出问题。正确的做法应该是从低配速、低跑距开始,毕竟老人对跑步的要求仅仅为了健康,而非竞技,所以不要一开始跑步就追求速度。慢跑是一种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适合大部分的人群进行。决定跑步水平的不是步频有多高、步幅有多大,而是对身体综合素质的考验和提高。如果老人的体力不足,无法跑足全程的话,则建议降低速度,结合慢跑与快步走的方式来完成,而非盲目加大运动强度。

此外,对于跑步这项运动,正确的呼吸方法也极为重要。

跑步属于有氧运动,氧气是参与这项运动的供能之一,会呼吸了才能跑得轻松自如,这也是任何运动当中都会强调的,呼吸必须和运动节奏一致才是一个好的跑者。不管是几步一呼吸,都要找到感觉最适合自己的呼吸节奏。因为每个人的心肺功能不一,步幅、步频不同,所以别人的呼吸节奏不能照搬到自己身上,需要总结出自己的呼吸频率。通常来讲,老人在跑步的过程中,能够和同伴自然地用完整的句子交流,才算是“及格的”呼吸。

慢跑后要注意哪些问题?

老人在慢跑后不要马上坐下或蹲下,应该缓慢地甩动双臂行走5分钟,以达到放松肌肉的效果。待身体从亢奋的状态冷静下来后,应该接着进行肥绳肌、内收肌、股四头肌、髂胫束等筋肉的拉伸运动,可使绷紧的肌肉得到适当放松。

相关文章
  • 夏天跑步,“补水”为重中之重

    在炎热的夏季跑步,出汗量倍增,比其它季节更容易发生脱水现象。出汗量受运动持续强度和时间、气温、湿度、人体的适应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炎热环境中,一次大强度大运动量训练的失水量可达1-3公斤,同时伴随着电解质流失。所以夏季跑步,水和电解质的合理供给是保证训练效果和训练安全的关键。脱水如何影响运动能力:

  • 跑者夏日补水不完全指南

    ► 夏日傍晚,当你刷了1个小时操场,上称看一下体重,发现比跑步前轻了2斤!别太高兴,减去的不是脂肪,而是水分。如果你从称上下来还能生龙活虎,那你可能是骆驼型跑者。这类跑者很耐渴,对补水的需求比较低。与此相反的叫做水牛型跑者,不喝水挨不过20分钟。大部分人介于两者之间。如果你计划在夏天跑个步,这份跑者

  • 夏季大量出汗怎么合理补水?

    夏季运动出汗过多的时候最好喝些淡盐水,人体在出汗过程中汗液里面主要含有氯化钠,还有钾离子的成分。如果大量出汗这些盐类电解质可以较多的丢失,所以有必要通过喝水来补充。如果是纯的白开水,电解质可能不能得到补充,所以要喝淡淡的盐水,如果含有钾的成分可能更好,一些功能性的饮料是同时含有钠和钾的,这个可以饮用

  • 1天8杯水,1个月会发生什么变化?(附专业跑者补水法则)

    我们每天都需要从食物和饮用水中获取水分,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一天要喝 1500~1700 毫升水,按照一杯水 200 毫升算,大概就是八杯。对于跑步运动的人群来说,特别在天气炎热的春夏,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水分。但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完成这个任务?工作太忙,忘记了;水没味道,不喜欢;这会不渴,一会再说。

  • 户外运动补水最强攻略

    在炎热的夏天,身体内的水分流失非常快。在户外进行运动,不及时补充水分,会造成脱水现象的发生。而补水过量也会有生命危险。那么,如何科学系统地补水呢?户外运动后,出了一身汗,是不是拿起水杯咕咚咕咚就把一杯水喝完了?你以为这是给身体补水?其实快速大量地喝白开水会给身体造成脱水。也就是常说的水中毒;什么是水

  • 跑者如何科学地补充水分?

    在跑步的过程中,跑者会大量出汗,一些跑者会因此发生脱水。脱水使得循环血量减少,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心脏不得不加快跳动来维持循环血量和供血、供氧,这就造成了心率快速上升,并导致疲劳提前发生。 脱水同时限制了人体的散热,使体温升高,加剧了疲劳,严重时还伴有抽筋、虚弱、定向能力下降甚至晕厥等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