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跑步知识 >

吃饭、跑步、洗澡到底谁先谁后?

吃饭、跑步、洗澡到底谁先谁后?

到底是先吃饭后洗澡,然后再去跑步。关于三者的顺序很多跑友都比较纠结,也不知道如何选择。但是与其关注三者的顺序还不如掌握三者之间的间歇时间比较重要。比如说,你可以在跑步前吃饭,也可以在跑步后吃饭,可以在洗澡前吃饭,也可在洗澡后吃饭,其实这都无关紧要,关键是两者之间必须要保持一定的休息时间,其中的原因涉及到体内血液的分配调整问题。

运动完后,身上的血液大部分集中在肌肉,内脏器官如胃部、肝脏中的血液很少。而刚吃饱饭的时候,大量血液集中于胃部,其它器官,如肌肉中的血液相应减少。而洗澡的时候,浑身的血液会向皮肤和肌肉集中,内脏器官的血液减少。如果在吃饭后立即洗澡,周身的皮肤和肌肉血管扩张,血液流量加大,就会造成消化器官的血液减少,从而影响消化吸收。同理,如果运动后立即吃饭或吃饭后立即运动,都会造成血液从肌肉和内脏器官中仓促的调来调去,不利于消化和运动。

运动后立刻洗澡,堆积在肌肉的血液会进一步增加,内脏器官的血液被过度提取,一些重要的器官,如大脑和心脏,都可能会变得供血不足,使人感到头昏眼花,全身无力,重者甚至虚脱休克。这对于老年人或者身体肥胖者来说,表现得尤为突出。因此他们运动后就更不能立即洗澡。

通常,在运动后40分钟后再吃饭和洗澡比较合适,而吃饭后1.5-2.0小时后运动比较合适,吃饭后洗澡也必须休息40分钟以上再进行,以保证正常的消化过程。相对应的,洗澡后也不应该立即吃饭,因休息30分钟以上,保证血液有足够的时间回到胃肠部。

如果你一定要在吃饭、洗澡和跑步三者之间来进行排序的话,那么以下午训练为例,排在首位的排序应该是先运动,然后运动之后,让身体休息40分钟后再去洗澡,洗澡完后30分钟再吃饭。当然,在运动后的40分钟内可补充少量食物和水比如香蕉之类的水果,这样做的目的可以有效防止低血糖,也避免肚子饿的比较难受,让身体暂时有饱腹感。

相关文章
  • 1天8杯水,1个月会发生什么变化?(附专业跑者补水法则)

    我们每天都需要从食物和饮用水中获取水分,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一天要喝 1500~1700 毫升水,按照一杯水 200 毫升算,大概就是八杯。对于跑步运动的人群来说,特别在天气炎热的春夏,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水分。但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完成这个任务?工作太忙,忘记了;水没味道,不喜欢;这会不渴,一会再说。

  • 户外运动补水最强攻略

    在炎热的夏天,身体内的水分流失非常快。在户外进行运动,不及时补充水分,会造成脱水现象的发生。而补水过量也会有生命危险。那么,如何科学系统地补水呢?户外运动后,出了一身汗,是不是拿起水杯咕咚咕咚就把一杯水喝完了?你以为这是给身体补水?其实快速大量地喝白开水会给身体造成脱水。也就是常说的水中毒;什么是水

  • 跑者如何科学地补充水分?

    在跑步的过程中,跑者会大量出汗,一些跑者会因此发生脱水。脱水使得循环血量减少,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心脏不得不加快跳动来维持循环血量和供血、供氧,这就造成了心率快速上升,并导致疲劳提前发生。 脱水同时限制了人体的散热,使体温升高,加剧了疲劳,严重时还伴有抽筋、虚弱、定向能力下降甚至晕厥等症状。

  • 跑步“补水”攻略:夏季跑步,应当这样做

    夏天跑步时最容易导致人出汗的,有时候哪怕就是不跑,只是出门做个热身就已汗珠滚滚了,可越是这样炎热的夏天,越能吸引到无数的跑友参与进来,似乎夏天跑步,更能释放自由!我想大家应该都是喜欢大汗淋漓的感觉吧。可是流汗越多,就应该更懂得补水的重要性,不然很容易发生脱水现象,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天跑步“

  • 不想做“汗”子? 7种方法教你防汗于未然

    出汗是人身体的正常反应,尤其是在夏季。出汗能使人体的内部温度降低,但如果出汗过多就有些麻烦了。当汗水让你感到不舒服,并且影响到社交、上学或者工作时,应该把它当成一个问题来对待了。夏季不出汗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跑者,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汗水少些呢?减少咖啡因摄入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后者能激活汗腺。

  • 有不少中年人每天跑步,为何“大肚腩”依旧顽固?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开始认识到健康运动的重要性,跑步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锻炼方式自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许多中年跑步爱好者每天坚持跑三五公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身体体型。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发现,即使在长时间的坚持下,自己的大肚腩似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跑友明哥,一个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