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跑步知识 >

50多岁可以跑步锻炼吗?注意做好4个方面,有益健康更安全

“人到了50岁以后,还能进行跑步锻炼吗?”

听到这个问题,估计大家的观点会分成两派,一部分朋友会认为50岁以上,已经步入了中老年阶段,即使运动锻炼,也不应该选择跑步这样的运动了,而另一部分人则可能会觉得,为什么不能跑,想跑当然就完全可以,不是有很多人六七十了还参加跑马吗?

其实对于跑步运动来说,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是否是适合的一种运动方式,我们还是应该从获益和风险两个方面来分析,跑步锻炼是一种简单易行,又非常常见的运动方式,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朋友,坚持跑步运动,会带来多方面的健康获益,而同时作为已经步入中年,各项身体机能开始走下坡路的朋友们来说,在进行跑步运动的时候,也应该注意跑步可能带来的风险,更加注意做好跑步运动的安全防护,50岁以上的朋友,想要进行跑步运动,应该注意哪些方面,才能让跑步带来更多的健康获益,又更加安全呢?我们今天就来和大家聊一下这方面的话题。

50岁以后,进行跑步锻炼有6方面健康益处

有些朋友认为步入中老年后,只有尽量少活动才能避免身体受伤,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积极的运动锻炼,能够有益于身体健康,还会有助我们保持思维敏捷,同时还有助于我们提高生活质量,活得更加健康长寿。

从目前国内外的相关指南来看,中老年人保持身体健康,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健康生活方式,最好能够做到每周至少运动5天,每次至少30分钟的运动锻炼。

对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跑步运动能够提升身体耐力,通过运动过程中心率的提高,能够获得促进血液循环,加强血液和氧气的全身供应,有助于缓解疲劳,改善呼吸困难,以及日常生活中可能出现的肌肉减少等衰老问题。

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逐渐衰老,体重也更容易增加,而合理的运动锻炼,比如跑步运动,能够有助于控制体重,促进新陈代谢,除此之外,中老年人进行跑步运动,还有助于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生几率以及带来其他方面的健康获益,简单来说6个方面——

1、跑步运动能够降低某些癌症的发病风险。50岁以上是人体走向衰老,进入健康生命高危期的阶段,同时也是癌症高发的阶段,而加强运动锻炼,通过跑步运动进行有效的有氧运动,有助于提升身体免疫力,改善降低身体细胞出现恶性癌变的风险。

2、跑步运动能够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几率。2型糖尿病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疾病,合理的饮食控制和有效地运动锻炼,不但能够有效改善和调控糖尿病的高血糖,在预防糖尿病方面,跑步运动有助于提升肌肉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身体消耗,改善血糖代谢紊乱,也是非常好的一种运动方式。

3、改善血脂异常。跑步运动锻炼,对于血脂异常来说,也是一种非常有益的运动方式,我们中国人的血脂异常,出现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好胆固醇)偏低,以及甘油三酯升高的情况更为常见,而坚持跑步锻炼,对于降低甘油三酯,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都是很好的生活干预方式。

4、预防骨质疏松。50岁以上的朋友,特别是女性朋友,骨质流失加速, 骨密度和骨强度下降是出现骨质疏松问题的高风险人群,而跑步运动能够有助于改善骨代谢,促进钙质成骨,维持更好的骨骼强度和骨密度。

5、减少炎症反应。如果把炎症反应应理解为伤口发炎或者咳嗽发烧,那就大错特错了,炎症反应会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同时也会造成细胞损伤,导致癌症风险增加,跑步运动有助于提升身体的免疫力,改善和减少炎症反应。

6、改善焦虑和抑郁。中老年人群也是产生焦虑、抑郁的高风险人群,身体健康状况的变化,家庭的各种烦恼和变故,都会让人产生不良情绪,并且进一步影响身体的健康,而如果能够做好规律的运动锻炼,比如坚持跑步运动锻炼,对于改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持平和乐观心态,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调理方法。

50岁以上跑步锻炼,做好这4个方面很重要

看了这么多跑步运动的益处,可能有很多朋友觉得跑步真是一项好运动,但对于中老年朋友来说,我们进行跑步运动锻炼,也更应该注意运动可能带来的安全性风险,跑步运动可能造成的潜在危害包括:

  • 膝盖损伤:跑步对膝盖造成冲击,摩擦,可能会引起大腿骨的疼痛。
  • 跟腱撕裂:症状一般表现为脚后跟与小腿肌肉连接处的剧烈疼痛。
  • 外胫夹:运动过量及炎症导致的胫骨部位疼痛。
  • 应力性骨折:主要发生在第二跖骨以及胫腓骨的远端。主要症状就是疼痛。

如何减少运动带来的伤害风险呢?做好以下4个方面就很重要。

首先是在跑步运动前,应当做好充分的身体状况评估,并不是所有的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都适合进行跑步运动,如果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合理进行跑步运动会带来健康获益,而如果是不适合进行跑步的情况,强行跑步运动,则反而可能带来健康危害,比如有些有膝骨关节炎的朋友,不适合的跑步运动会进一步加大对膝关节的冲击,进行步行运动或一些水中运动更适合自己。因此,对于一些身体有健康问题的朋友,在跑步运动之前,建议可以先咨询医生,经过评估确认看是否能够进行跑步锻炼。

其次跑步运动应当注意循序渐进。上述跑步带来的潜在健康危害,都与不恰当的运动强度以及不适当地加大运动量密切相关。如果你原来没有运动锻炼的习惯,想要进行跑步运动,不妨先从低强度开始,甚至可以从快步走开始,然后逐渐变为快步走,跑步交替进行的方式,直至身体能够逐渐耐受跑步运动后,再进行长期的跑步锻炼。

第三点值得注意的,是注意运动防护,包括选择适合自己的节奏进行跑步,不要过度强调配速和步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另外,还应该选择一双合适的跑鞋,不必去追求高价和“性能”,适合自己的,能够对关节以及脚部起到足够的支撑和保护作用的,穿着舒适的,就是很好的。

第四点需要说的是,中老年人跑步锻炼,可以考虑与力量锻炼交替进行,力量训练能够有助于中老年人维持肌肉力量和健康,减少出现肌肉减少导致体力不足的风险,也能够有效加强身体对于跑步运动的耐力和肌肉力量,如果我们每周进行5次运动锻炼,不妨抽出两天进行力量训练,其他时间进行跑步运动,力量训练的方法有很多,举重,阻力带训练,俯卧撑,下蹲,弓箭步,瑜伽等,都是不错的力量训练方式,建议可以结合情况来具体选择。

相关文章
  • 1天8杯水,1个月会发生什么变化?(附专业跑者补水法则)

    我们每天都需要从食物和饮用水中获取水分,膳食指南推荐,成年人一天要喝 1500~1700 毫升水,按照一杯水 200 毫升算,大概就是八杯。对于跑步运动的人群来说,特别在天气炎热的春夏,你可能需要更多的水分。但生活中,有多少人能完成这个任务?工作太忙,忘记了;水没味道,不喜欢;这会不渴,一会再说。

  • 户外运动补水最强攻略

    在炎热的夏天,身体内的水分流失非常快。在户外进行运动,不及时补充水分,会造成脱水现象的发生。而补水过量也会有生命危险。那么,如何科学系统地补水呢?户外运动后,出了一身汗,是不是拿起水杯咕咚咕咚就把一杯水喝完了?你以为这是给身体补水?其实快速大量地喝白开水会给身体造成脱水。也就是常说的水中毒;什么是水

  • 跑者如何科学地补充水分?

    在跑步的过程中,跑者会大量出汗,一些跑者会因此发生脱水。脱水使得循环血量减少,大大增加了心血管系统的压力,心脏不得不加快跳动来维持循环血量和供血、供氧,这就造成了心率快速上升,并导致疲劳提前发生。 脱水同时限制了人体的散热,使体温升高,加剧了疲劳,严重时还伴有抽筋、虚弱、定向能力下降甚至晕厥等症状。

  • 跑步“补水”攻略:夏季跑步,应当这样做

    夏天跑步时最容易导致人出汗的,有时候哪怕就是不跑,只是出门做个热身就已汗珠滚滚了,可越是这样炎热的夏天,越能吸引到无数的跑友参与进来,似乎夏天跑步,更能释放自由!我想大家应该都是喜欢大汗淋漓的感觉吧。可是流汗越多,就应该更懂得补水的重要性,不然很容易发生脱水现象,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一天跑步“

  • 不想做“汗”子? 7种方法教你防汗于未然

    出汗是人身体的正常反应,尤其是在夏季。出汗能使人体的内部温度降低,但如果出汗过多就有些麻烦了。当汗水让你感到不舒服,并且影响到社交、上学或者工作时,应该把它当成一个问题来对待了。夏季不出汗是不可能的,尤其是跑者,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让汗水少些呢?减少咖啡因摄入咖啡因会刺激中枢神经系统,后者能激活汗腺。

  • 有不少中年人每天跑步,为何“大肚腩”依旧顽固?

    在现代社会,越来越多的中年人开始认识到健康运动的重要性,跑步作为一种简单有效的锻炼方式自然受到许多人的青睐。许多中年跑步爱好者每天坚持跑三五公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改善自己的健康状况和身体体型。然而,他们中的许多人却发现,即使在长时间的坚持下,自己的大肚腩似乎并没有得到明显的改善。跑友明哥,一个步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