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跑步知识 >

跑步怎样不会累? 掌握这5点恢复法则,跑步就不会那么累了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跑者为什么会“累”,在什么时期会“累”,如何良好的解决这种“累”。

跑步累的主要原因

跑步当中的疲劳,主要分为三种:

① 思想疲劳;

② 训练过度疲劳;

③ 饮食、生物钟等带来的疲劳。

(1)思想疲劳,在普通跑者中占据的比重最大

比如有些跑步减脂的人刚开始跑步时非常兴奋,但坚持一个月,体重没多大变化就没兴致再继续跑下去了,越跑越累,越累越减不了肥,由此产生了恶性循环。

再比如一些追求成绩的业余跑者,因坚持训练后实际成绩与目标相差太大,这时自暴自弃的负面情绪就很容易堆积。

(2)训练过度的疲劳

很多人跑步上瘾,一天不跑就难受;还有人为了月跑量能达到五六百公里,天天跑;或者在比赛前疯狂训练增加跑量,随之而来的很可能是长时间的疲劳状态。

比如达子曾在2017年石家庄马拉松前,连续7天30公里训练,导致他身体疲劳没有恢复过来,比赛10公里后就退赛了。随后一周,他积极调整不再进行大跑量训练,青岛马拉松全程非常轻松,最终还拿下国内冠军。

对于跑者来说,疲劳的主要原因是恢复不足。没有良好的休息,就没有良好的状态,也跑不出优秀的成绩。

(3)饮食、生物钟等带来的疲劳,非常普遍但不易被察觉

饮食喜好和营养结构,很大程度的限制了大众跑者的运动能力,有些人爱吃荤,一顿三餐离不开肉;有些人爱吃素,一年到头就是萝卜白菜。

任何极端的饮食风格都会造成身体机能的不均衡,肉吃的太多,会造成胃部消化负担,身体油脂过多,跑步就难以维持长久;一点肉不吃,奶豆类还摄入不足,会造成蛋白质缺乏,力量不足。

除了饮食不当,生活习惯也会造成疲劳。比如饮酒、抽烟、熬夜、作息不规律都会导致疲劳。

就拿晨跑、夜跑来说,很多人发现晨跑状态一般是比不上夜跑的,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早上人体各方面机能还没有调动起来,肌肉的粘性很大,所以需要非常长的热身时间,才能让身体充分活跃起来。

而晚上不然,经过一天的活动,晚上身体各方面机能已经启动到位,以至于感觉状态很好。

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生物钟,是保证一个人状态的重要因素。

疲劳的5个解决方式

不管是日常健康跑,还是备战比赛,从跑步训练中恢复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恢复不好,就会让自己之前的努力白费。

1. 转变思想+交叉训练,增强力量和柔韧性

思想疲劳可能是最难克服的,因为跑步如果没有积极的动机,那么不管怎么跑都是做的无用功。

解除思想疲劳的核心方法,就是变换方式,转移注意力。这种精神上,而非身体上的疲劳,只要从内心发生转变,才可以解决。

如果你坚持减脂跑一个月,还没看到效果,千万不要失落,首先先将跑步坚持下去,其次从饮食、生活、跑步强度上找找原因。比如:跑后太饿吃太多?跑步距离、时间太短?不做热身拉伸等等。

除了跑步之外,尝试其他一些运动,比如爬山、骑车、游泳等,不要把注意力过度放在“跑步没让我减肥”这个层面。

还要适当的增强力量和柔韧性训练,撸撸铁,跳跳操,练练瑜伽,让身体的肌肉全面发展,下次跑起来就会感到更轻松,思想疲劳也就自然而然的解除了。

2. 自律的生活习惯

一般来说,跑者恢复时间和进步的效率差异是由基因、年龄(年纪越大恢复越慢)、训练历史、性别(女性比男性恢复慢)和生活规律与否决定的。

饮食、睡眠时间与质量、还有各种生活压力,这些都会影响到恢复的时间。如果睡眠不足、饮食不均衡,会造成血红蛋白合成跟不上,从而导致运动性贫血。

对于耐力选手,血红蛋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负责承载氧气运输,而我们在运动中的需氧量是远远大于日常生活的。因此运动性贫血的标准是:血红蛋白女子低于130,男子低于140.高于普通标准。

血红蛋白低,无法满足运动中的需氧量,因此配速下降,同时伴随发困,乏力。

血红蛋白的合成,非常重要的是饮食均衡,保证睡眠。而这个朋友喜欢熬夜,不吃红肉,会造成血红高蛋白合成跟不上。

夏天出汗多,汗液里有合成血红蛋白需要的铁元素,如果饮食不均衡,睡眠不足,运动量大的时候,非常容易造成运动性贫血。

夏天气温高湿度大,很多人会热的睡不着,食欲也不好就喜欢吃一些生冷的食物,白天昏昏欲睡,没有力气,更别说跑步了。

3. 难易交替的训练原则

为了逐步提高自己,就需要在训练和恢复之间找到平衡。科学的讲这叫作“超量代偿”,即训练是为了身体达到更高层次提供刺激,而恢复才是让身体适应和提升的手段。只有恢复好,才能跑得好。

任何事情都需要强弱搭配、张弛有度才能长久,跑步也不例外。强弱搭配的方式既能让你摆脱身体疲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心理疲劳。

强弱搭配的好处:

A. 避免糖原耗尽、体能储备不足;

B. 预防疾病:适当的训练会让免疫系统越来越强,而连续高强度训练,免疫系统会受到抑制,反而容易生病。所以强度跑之后,第二天一定要休息或进行放松跑缓解疲劳;

C. 减少肌肉酸痛,促进肌肉恢复。

一些跑友常问到:一周跑几天合适?

健身和减脂跑,一周最低要保持3次,间隔时间久了,肌肉失去记忆;随着身体的适应,中低强度跑步,可以一周跑4-5次,建议一周有1-2天的休息时间。

初跑者不要天天跑,身体和肌肉的恢复,需要时间慢慢适应。能不能天天跑,要综合评估你的生活、工作压力以及身体的恢复能力。

基普乔格说他每天要保证10个小时的睡眠,因此你的压力大不大,睡眠好不好,都会影响你的恢复。不能简单模仿别人。恢复和训练同样重要。

4. 监控身体数据

避免过度训练的最佳方式是,实时监控自己的身体数据。

A. 体重:连续几天体重下降通常是出现了缺水现象;如果持续数星期,则可能是能量摄入不足,或是过度训练。

B. 晨起心率:如果心率比平时多了5下,很有可能是身体没有恢复。

C. 气温环境:夏季承受的跑步压力要大于冬季,要根据天气实时调整自己的训练计划。

D. 睡眠时间与质量:长时间睡眠不足很可能造成极度疲劳。

E. 饮食均衡:不要不吃,也不要大吃大喝。

F. 在同一配速下的心率:比如在同样的5分配速下心率比平时要多跳7下,除了环境因素外,你需要看看自己最近是否训练过度。

5. 终极恢复技巧:冷热交替+拉伸、按摩放松

这是很多专业运动员喜欢的恢复手段。

冷热交替疗法最早源于团体比赛中,在跑步后将身体反复侵入热水和冷水里,热水温度大约在35℃,而冷水大约在10到16℃,太热或太冷都有可能发生危险。

冷热交替疗法能促进毛细血管轮流扩张和收缩,增加血流量,从而帮助清除训练后产生的乳酸和其他物质。

除外,拉伸、按摩放松是马拉松运动员广泛运用的恢复手段,包括泡沫轴、筋膜枪、专业人士的徒手按摩等。它可以增加按摩区的血流量、促进肌肉放松,让身体整体感觉良好。

相关文章
  • 早上慢跑30分钟和晚上散步60分钟,哪个更健康,不妨了解一下

    生命在于运动,根据体能控制中心研究发现:87.4%左右的居民,步入了运动锻炼的方式,来达到养生健身的目的,同时起到塑身瘦身的行为。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养生的方法多种多样,有些人会养成好的生活、饮食习惯,而有的人选择用空余时间跑步锻炼,在跑步时能促进血液循环,促进垃圾毒素排出体外,增强免疫力,从而

  • 经常健跑锻炼VS久坐不动,谁的膝盖更健康?

    生活中不少人走路时,会出现膝盖一弯,腿发软,想跪下去的情况。不少人总是习惯性地认为是缺钙所导致,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面对这个问题,人们通常会走向两个选择:1.“是不是膝盖最近有些疲劳,要静养一下?”2.“是不是需要增加合理锻炼,强化一下身体?”那二者相比,到底谁的膝盖更健康?一起来看看!一经常健

  • 坚持爬楼梯锻炼,能不能减肥和强身健体,会不会损害膝盖?

    锻炼身体现在已经成为人们生活日常中最想干却又难以坚持的一项运动了。每个人都想要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但是每天繁重的工作加上日常生活的疲惫,真的很难坚持去做运动。现在健身减肥已成为女性一个热门问题,到底做什么运动可以进行瘦身和强身健体,关于这的问题有很多健身达人给出了很多运动方式,但是对于我来说,最让我容

  • 快改!这8个错误的锻炼方式,小心越练病越多

    误区一饭后散步,延年益寿饭后多活动,消化系统的运转会更顺畅,有助于消化,营养物质吸收也更好。但是,患有肝病或其他胃肠道疾病的人,饭后至少应静卧半小时再活动。即使是健康的人,也应该休息一会儿再活动。误区二爬楼梯锻炼身体爬楼梯虽然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但很多上了年纪的老人并不适合爬楼梯。特别是本身有膝关节病

  • 爬楼梯会不会长肌肉 关键在于方法

    爬楼梯锻炼身体越来越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社会上还开展了不少群众爬楼梯的活动。爬楼梯和跑步一样,主要锻炼下肢的力量,那么爬楼梯会不会长肌肉?它会使腿部长肌肉变粗吗?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粗腿的类型。1.脂肪型如果腿很粗,用手捏的时候感觉很软,全是白花花的肥肉,松松垮垮,大腿上还有很多橘皮组织,那证明是脂肪型

  • 保持好身材,除了跑步,跳绳和爬楼梯也是可以考虑的

    运动的人往往精神也更加愉快和饱满,因为人在运动过程中,会分泌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使人的精神感到愉悦。运动的人会更加追求规律的生活,因为运动本身就是对机体的规律训练,因此运动的人可以更轻松地自律。而不运动的人则往往不需要什么自律,常常日夜颠倒,晚上熬夜,白天萎靡。因此说,运动不仅能够拉长我们生命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