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跑步知识 >

跑步右肩膀疼还很累?因为你忽略了这项训练

跑步的你,会不会进行力量训练呢?

在力量训练中,核心力量、下肢力量都是跑者比较注重的,但是上肢力量,似乎被不少跑者忽视了。

你在跑步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过肩膀酸痛、发麻的情况?尤其是跑动过程中会越来越明显,酸痛感加剧。但是只要休息,疼痛就会消失。

如果碰到过这样的情况,那说明你需要好好加强一下上肢力量的训练了。

肩膀酸痛多半是由于上肢力量差导致的,这种现象的出现,首先影响了跑步的效率,如果短暂或者极少的时候出现,应该立即停跑休息。如果频繁出现就要就医了,这种现象可能是肩周炎等伤病的前兆。

事实上,加强上肢力量训练,不只是可以帮你缓解伤病,同时还能让你跑得更快更轻松!

上肢力量,为什么总是会被忽略?

当我们研究精英选手跑姿时,总是会更关注他们下肢的动作,比如如何摆腿,如何落地,步幅有多大,等等。之后,我们开始尝试前脚掌着地,增加步频、步幅,但却很少关注上肢的动作。

在很多跑者眼里,上肢力量似乎对跑步的影响并不大,它在跑步时只起到一个摆臂的作用,只要自然而然地摆臂即可,不用学习,也不用去加强上肢的力量。

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观点。

在跑步时,人体就像是一辆行驶中的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是需要车辆的每一个零件都具备良好的性能,这样车子才可以正常行驶。哪怕是再微小的零件出现问题,车子都有可能抛锚。

跑步也是如此。跑步是靠人体的一个完善的系统完成的。指令由大脑发出,通过躯干和四肢的配合,完成这项运动。

在这个环节中,每一项都缺一不可。如果有任何部位存在短板,都会影响你的跑步体验和经济性。所以,即便被不少跑者忽视,但上肢训练对于跑步运动来说依然是不可或缺的。

上肢力量的训练,是跑者在进阶之路上的一个必修课,同时也是用于提高成绩的手段。

无论是长跑还是短跑精英,他们的上肢肌肉都是十分强壮的,跑步时的摆臂也十分有力。

但在大家的训练和交流中,几乎很少有人会灌输上肢力量的训练。相比上肢,核心、下肢、步频等才是被提及更多的词汇,这就造成了大部分人上肢力量的欠缺。

上肢力量在跑步时有什么作用?

1、平衡+协调

上肢力量在整个跑动过程中,首先起着平衡的作用。

跑步过程中,如果你迈左脚,身体肯定会随着下肢躯干的动作去向右摆动并向后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同时摆右臂,才能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向前。

但如果你只迈脚不摆臂的话,不但跑不快,肯定也会被看到的人笑话。

2、助力摆臂,掌控速度

在长距离跑的训练中,对于上肢的力量感受或许并不那么明显,但如果你在进行短距离速度训练,上肢力量的作用就显得尤为突出。

比如,间歇跑、强度跑、变速跑等等,想要跑得更快或者不掉速,除了要保持高步频和大步幅,摆臂的频率也起着关键作用。

这是因为,跑步的摆臂频率与踏步频率是成正比的,因此我们想要改变跑步配速的时候,摆臂频率也需要随之变化,这样才能达到变速的目的。其实在长距离训练中也同样如此,以固定的节奏跑动一段时间后,做加速度时,摆臂的频繁和提高步频的动作,几乎是同步的。

对于长跑来说,长时间摆臂很容易让双臂无力、酸痛,以至于到了后半程根本没力气摆臂,进而导致跑姿变形,速度降低。因而上肢力量的训练就变得尤为重要。

有哪些动作可以增强上肢力量?

1、俯卧撑训练


俯卧撑是最有效的增强上肢力量的训练,简单并且高效。不过做一个标准的俯卧撑并不容易,最基本的要求保持躯干挺直,身体呈一条直线。虽然锻炼的是上肢力量,但无疑也是需要强大的核心支撑。

俯卧撑既可以增强上肢力量,同时还可以加强胸部、腰部、背部力量,可谓一举多得。俯卧撑还延伸出很多变形动作,从易到难,选择合适自己的动作进行训练。

2、平板支撑

平板支撑的动作要领,要保持头部、肩部、胯部和脚踝在一条直线上,小臂贴于地面,核心收紧,全身的重心用手肘来支撑。

平板支撑动作做标准,能坚持的时间由自己而定,一次训练做3-5组即可。平板支撑不仅锻炼上肢,也同样加强了身体的平衡能力和核心力量。训练中很多的形体动作训练并不是单一独立的,往往是通过一种动作,对身体多个部位的力量、协调性等等多方面都有增强。

3、战绳训练


有场地器材的条件,可以尝试来几组战绳训练。

战绳训练通过手臂挥舞绳子的动作,对身体的上肢力量、协调性、爆发力、核心力量等等都有增强。

4、引体向上


有单杠的条件下,做引体向上也是增强上肢力量的不错选择。

引体向上有着锻炼上肢力量和背部力量的作用,不过,做标准和规范却并不容易。它要求做的时候仅靠双臂的力量去拉起身体,不要用蹬腿或者摆动身体的动作来用力辅助。

仅仅加强上肢力量,不会摆臂也不行

摆臂不仅仅是手臂的运动,还涉及到肩部,手肘和手部的运动。所以谈到摆臂时,应该分解到每个部位。

因此,正确的摆臂要注意这几点:

1. 手部

大拇指放在食指外侧,手握空心拳,拳心向上;手应是非常放松的状态,呈半握状态。

如果你握的越紧,那么能量就越快会从手里溜走。慢跑时,手是微微握拳的状态,而冲刺跑时,手几乎是打开的状态。

2. 肘部

肘关节弯曲90度左右,大臂以肩为轴,前后摆动。

摆臂过程中,前不漏肘,后不漏手:往前摆动时肘部不能超过躯干侧面,往后摆动时,手不能超过躯干侧面。手掌或者拳头摆动的位置是从下巴到髋关节。

如果手里拿了两个法棍,不能交叉。需要注意的是,肘关节可以是90°,可以是70°,但这个角度要固定,不要去锤小臂。

手臂应是沿着身体两侧摆动,这样的摆动方式能更好的推动你前进,否则多余的动作只会增加消耗,拖慢跑步速度。

3. 肩部

注意肩膀下沉,展胸,肩部是打开的状态。

如果你的肩部打得不够开,那么将会影响你的速度和耐力。而且打开肩部也就意味着胸腔被打开,因此呼吸能够更顺畅,跑起来也就会更轻松。

需要注意的是:摆臂是向后拉开,向前放松回弹;更多的是向后发力,而不是向前。向前随摆,犹如拉弓射箭,如果过度向前发力,会使得重心向上起伏,并且肩关节没有放松休息的时间。

摆臂的过程要保证核心和肩关节稳定不晃动。

还有一点,跑步时也不应把手机挂在手臂上,或者一只手拿着水瓶跑步,虽然它们的重量不是很大,但是长时间跑步也会影响跑步姿势。

相关文章
  • 从减肥的角度上来说,跑步和游泳哪个更好些?

    第一:游泳VS跑步游泳:有锻炼场地的限制。游泳是全身运动几乎能锻炼到全身的每一块肌肉,利于整体塑形。除了抽筋呛水的可能性,对身体没有损伤。游完泳一般会有强烈的饥饿感,需要控制食欲。跑步:没有锻炼场地壁垒,只要有一双跑鞋你随时随地都能跑。相对游泳来说跑步重点锻炼的是腿部肌肉,能够帮你重点塑造较好的腿型

  • 真的没想到,减肥“最”快的运动竟是骑车!

    姐妹们,我跟你们说,我发现了一个减肥的大秘诀——骑车!以前我为了减肥,尝试过各种方法,跑步跑得气喘吁吁,节食饿得头晕眼花,可效果都不尽如人意。直到有一天,我偶然骑上了自行车,才发现这居然是减肥的绝佳方式。起初我只是觉得骑车能看看风景,放松心情。但骑了一段时间后,我惊喜地发现体重开始下降了。每次骑车,

  • 快走慢跑就能锻炼身体?这可能是最大的误区!

    你是否也曾听过这样的说法:“快走慢跑就能锻炼身体”?可你知道吗?这句话可能是中老年人最大的误区之一!许多人认为,只要每天坚持走路,就能保持健康,殊不知,这种观念背后隐藏着多少健康隐患!想象一下,早晨的公园里,老人们排着队,迈着轻快的步伐,满脸自信地说:“我在锻炼!”可实际上,他们的身体真的在受益吗?

  • 锻炼身体是慢跑的还是快走好

    在现代生活中,健康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多种多样的锻炼方式中,慢跑和快走因其实用、简便、门槛低的特点受到了大众的广泛欢迎。然而,面对这两种方式,很多人会有疑问:锻炼身体是慢跑好还是快走好?**一、慢跑的优势**首先,我们来看看慢跑。慢跑是一种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它的好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 跑步努力白费?这5个“坑爹”习惯让你原地踏步!

    在晨光初照的公园,或是夜幕低垂的街头,跑者们挥汗如雨,用脚步丈量着每一寸土地,只为追求更健康、更强壮的自己。但不少人往往因为一些不良习惯,导致跑步的成效大打折扣,甚至是徒劳无功。那些可能让你原地踏步的“坑爹”习惯,它们就像隐藏在跑步路上的“绊脚石”,要想真正从跑步中获益,了解并且改正这些习惯至关重要

  • 减肥,为什么推荐你选择开合跳,而不是慢跑?

    减肥,为什么推荐你选择开合跳,而不是慢跑?首先,燃脂效率不同开合跳是一个自重训练,能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心率,让身体更快进入燃脂状态。相比之下,慢跑需要较长时间的预热,才能达到相同的效果。通常情况下,如果以较高的频率和标准的动作进行开合跳,在相同的时间内,消耗的热量会比慢跑多一些。一小时慢跑的热量消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