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能恢复训练一:耐力训练
1、长跑:要求为400米跑道,女子每次15圈,男子每次20圈,平均速度为每圈不得低于2分30秒。
2、负重越野:自己背负不低于 30公斤的背囊(女子为20公斤),在不低于海拔2000米的小路、山脊行走,时间为一整天或两天,每周或两周一次。
3、如果时间和其他条件不允许,也可用游泳、自行车等代替长跑,运动量相当。力量训练
(1)大腿力量训练:大腿与地面平行,做“鸭步”状行走,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2)小腿力量训练:踮脚跳,大腿不用力,30米一组,5组一次,中间不休息。
(3)上肢力量训练:俯卧撑8个一组,做5组:引体向上6个一组,做5组。
4、腰腹力量训练:仰卧起坐带转体,15或20次-
组,做3组。
体能恢复训练二:平衡训练
1、单脚平衡:单脚站立完成前仰后俯动作多次。
2、动态平衡:选择一离地窄坎,像走平衡木样行走;或单脚跳格子。
体能恢复训练三:柔韧训练
1、单杠悬垂,拉伸肢体。
2、压腿,下腰。
3、拉伸身体两侧肌肉。
力量、平衡和柔韧训练每周不少于3次,并接在长跑之后完成。 在俱乐部组织的每次行动之前,长跑每周不得少于4次。在行动前10天减少运动量,以免行动中肌肉疲劳 一般剧烈的运动过后因为体内不完全的氧化反应人体内会产生乳酸(由一分子葡萄糖生成一分子乳酸),这个时候人们往往会感觉到肌肉酸痛,当继续运动的时候,乳酸会继续氧化生成最终产物二氧化碳和水。所以这个时候肌肉内的乳酸就没有了,人的酸痛感就会消失。 要明白帮助恢复体力的食物不仅仅是针对专业运动员的,对于平时体力消耗大的人也同等重要。碳水化合物和水分应该尽可能快地在运动后 30分钟内补充上以便迅速恢复体力。
相关链接:
运动呼吸的主要方法
1.注意口鼻同时呼吸。人体在安静状态和轻微活动状态下,对氧气的需要较少,所以单单用鼻呼吸就可以得到满足,而且也符合卫生要求。但在剧烈运动时,人体对氧的需求较安静时增长了几倍甚至几十倍,此时如果仍用鼻呼吸,从外界摄取的氧量就远远跟不上机体运动的需要,因而改为口鼻同时呼吸。
这样机体就容易从外界摄取更多的氧气,又能减少呼吸肌的负担,保证运动技术的完成。因此,在剧烈运动中特别是较长时间的紧张运动时,要强调口鼻同时参与呼吸。
2.注意呼吸深度。少年、儿童呼吸机能较弱,在运动中一般表现为呼吸频率快而呼吸深度浅。他们往往不善于掌握正确的呼吸,不注意呼吸的深度,所以在较长时间的紧张运动中,就会出现呼吸表浅而急促,影响了肺的换气量,胸部涨满难受,透气困难,影响运动成绩。然而,加大呼吸深度,特别是深呼气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满足机体对氧的需要,提高锻炼效果。
3.注意呼吸与动作的配合。耐久跑的呼吸节奏一般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并保持呼吸的深度和均匀。这样就容易跑得较为轻松:铅球投掷中通过适当憋气而最后用力,并在器材出手时采用爆发式呼气,其效果较本人不憋气要好;徒手操锻炼中,凡扩胸、伸展、两臂上举的动作,一般胸廓扩大,肺内压降低,此时应配合以吸气;而与其相反的动作,则配合以呼气。这样做有利于机体运动和呼吸机能合理地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