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估计很多有运动习惯的人都有同样的经历。
这到底是为什么?
不能是这么快长肌肉又掉肌肉吧?
其实这不是胖了,瘦了的问题
而是储水和脱水的情况。
在我们加强运动后,肌肉里的肌糖原存储能力会急剧上升。
肌糖原,顾名思义就是存储于肌肉中的糖原,它会提供给我们在运动中的能量,让我们有爆发力。
因为人类在运动消耗光糖原之后,会自动比上一次多存储一些糖原以备下次激烈运动。
而糖原是以稀释的状态存在,也就是说1份糖原周围会存储3份以上的水分。
在我们运动后,糖原超强的存储能力和吸水能力会让我们在获得糖原的同时吸收大量的水,所以我们的体重会明显上升。
举例:

正常人的肌糖原在400-500g左右
运动后可达到800-1000g
加上3倍的水分
这样算下来也就是500+500g*3=2000g(4斤)
所以,在饮食不变的情况下,运动一段时间后,我们很可能发现体重涨了三四斤。
这都是糖原+水,不要担心,并不是长肥肉了!
相反,当运动停了一段时间后,由于糖原存储能力急剧下降,同时失去大量水分体重就会明显下降。
举例:
运动时身体存1000g糖原
不运动后只存500g糖原同时失去500*3=1500g水分
也就是失去了500g+1500g=2000g体重。
所以,在饮食不变,停止运动后,很可能会掉4斤左右的体重。
这个时候也别开心的太早,觉得自己瘦了,其实只是脱水罢了!
同理,很多时候,我们前一天吃了顿大餐,第二天体重涨了好多,很可能只是存储的糖原+水,并不是长肉!
千万不要拿一顿饭后的体重,来作为评判食物是否容易长胖的标准。
减重≠减脂
很多人减肥过程中每天称体重,有的恨不得饭前、饭后都要称称看一顿饭让自己胖了多少!
这样做除了给自己添堵外,没有任何意义!

体重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除了上面提到的糖原的问题,最大的影响其实包括流体的波动和你体内食物的数量。
事实上,体重在一天中可以波动1.8公斤,这取决于你食用了多少食物和液体。
此外,女性雌激素水平的增加和其他荷尔蒙的变化也会导致身体变化,例如经期前的水肿和便秘,都会反映在体重上,经期前体重往往会增加5斤左右。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坚持健身,肌肉重量的增加明显高于脂肪重量的减少。
所以,不要用体重秤上的数字来作为衡量减脂程度的标准。
你要明白自己减肥的真正需求究竟是为了体重秤上更小的数字还是一个更棒的身材。
不要让体重秤上的数字控制了我们的生活!
我们减肥是为了更好更自信的生活,而不是为了让体重支配我们的喜怒哀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