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如何进行专门针对跑者的力量训练?

关于力量训练对于跑步的重要性,很多跑步者都懂,但即便是相信了力量训练,也会产生一些“自我认为”的认知,于是就会产生一些误区,作为跑者有必要了解,因为做对了事半功倍,做错了事倍功半。

误区一:跑者不需要力量训练,多跑一样能行

力量训练的目的主要是有两个:第一是防止受伤,第二是提升跑步成绩。只要坚持力量训练,那么他的身体体能和身材,一定要比不做力量训练的跑者更为强壮和硬朗。

而且,经常进行力量训练的跑者,他们的跑步经济性非常高,由于坚持力量训练,他们的肌肉比例也更高一些,基础代谢也就更高,所以健身的中年人要比不健身的人更显年轻。

误区二:只锻炼核心力量就行了,其他部位不用管

人体全身的肌肉共约639块,约由60亿条肌纤维组成,尽管这些肌肉用到的频次不同,但对于运动来说,肌肉越强运动能力就越高。所以,力量训练能进行全身性的就不要只练局部,这样跑步的时候才会让身体更好的平衡及拥有最佳的经济性。

误区三:增强耐力需要每一组训练多做几次

适量运动有益健康,同样在进行力量训练的时候也不是练的多了就好。要知道过量的力量训练很容易让肌肉受损,产生痛感。一口吃不成个胖子,所以规律的进行训练好过单次好多次的训练。

误区四:训练次数越多效果越好

对于跑者来说,没有必要像健美大叔那样沉浸于健身房之中。沉浸于大块肌肉的修炼之中。每周2次的力量训练,每次30分钟就可以让跑步跑得更好了。

误区五:健身房训练更好

对于身体的肌肉来说,它才分不出来是器械还是自身的重量让肌肉收缩呢!所以很多跑者经常练习深蹲、平板支撑也能取得不错的效果。但相对来说无器械力量训练可以随时随地的练习,而使用器械则必须去健身房了。

误区六:力量练习速度越快效果越好

其实,力量训练也好,有氧训练也好,他们都是有韵律节奏的。所以,力量训练可不是想象中那样速度越快越好。而是发力的时候可以快一些,回力的时候慢一些,这样才会有更好的效果,当然对于像推举杠铃这样的动作来说,这样做还更安全。

误区七:力量训练担心被配重压坏

如果你看多了奥运会的举重项目,你一定会被那大铁块给吓住的!但是对于跑者来说,我们不需要竞技,所以只需要选择能够承受的配重进行训练就行了。如何观察配重是否与体能相匹配呢?那就是能够进行15次左右的训练动作就行了,如果大于这个数说明你的潜力还没被挖掘,如果少于这个数说明肌肉力量不行,需要减负了。

那么如何进行专门针对跑者的力量训练呢?以下动图供大家参考:

一、核心力量训练

核心不仅仅是指“腹肌”,包括从肩膀到臀部的一切肌肉。经常跑步的你可以进行以下9组核心力量训练动作,简单易学,每天花15-20分钟,就能练成跑不伤的身体。

1、俯卧撑

注意头部一直朝前看,不要抬臀,身体保持直线,肘部是向后弯曲,不要侧弯。

2、背肌伸展

注意是上抬左臂、右腿与右臂、左腿交替进行,每侧上抬到最高点时停住2秒,可有效锻炼背肌和腰肌,对缓解慢性腰痛很有好处,但不要勉强,注意适量,循序渐进。

3、臀部上举

注意腿部伸直,尽量保持90度,均匀呼吸。

4、平躺触踝

注意左、右手交替触摸脚踝,呼吸均匀。

5、平板支撑

动作要领:从基本平板支撑开始,臀部不要下塌或是上拱,一旦你能持续该动作1-2分钟,你就需要开始增加变化以观察效果;抬起一只手臂或一条腿,或者同时抬起方向相反的手臂和腿(左臂右腿或右臂左腿)。比如下面这些变式动作:

6、臀桥

动作要领:平躺于地,将脚靠近臀部,向天花板上挺臀部,确保肩膀和膝盖在一条直线上。初学者应该轻松保持30-60秒。

更高级的锻炼是可以重复做升降运动,并保持更长时间的上挺。当变得容易后可抬起一条腿。

7、侧桥

侧桥基础动作

侧桥高级动作

8、深蹲

动作要领:双脚分开,比肩略宽,双脚脚尖稍微冲外,挺胸收腹,后背挺直(这个很重要,背部不挺直的话容易导致背部肌肉紧张甚至受伤);下蹲,使大腿与地面平行或更低。膝盖不要超过脚尖。在深蹲到最低点时不能放松肌肉,否则会对膝盖产生伤害;还原。重复动作。

难度加大一点:

将这4个动作作为一组,循环做4组即可,慢慢适应后,可以增加组数或增加难度。

9、单腿硬拉

这个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这是一个复杂的动作,因为许多事情必须同时发生(核心和髋关节稳定,上背肌力、平衡等)。

可以从这9个动作中选择其中5个,作为一组,循环做四组即可,先从最基础的做起,慢慢适应后,可以增加组数或增加难度。

二、足踝力量训练

除了进行核心、下肢、背部和上肢力量的训练之外,足踝的力量训练也很重要。

根据一项发表在国际生物医学研究杂志(BioMed Research International Journal)上的研究显示:加强从脚后跟到脚趾的10个小肌肉的训练,不仅能够提高运动表现,还能够减少伤病。

经常会听到有人说,跑完脚踝疼或者受伤了,就怪鞋子缓震不好,路面太硬了。其实更重要的原因是你的足踝力量不够导致的。

因为在跑步中,足踝是传递压力的关键部位,它所承受的压力能达到自身体重的3倍,所以如果足踝力量不够,那么就使得缓冲能力和动作效率下降,并增加踝关节以及其他部位,如膝关节、小腿、甚至髋关节受伤的风险。

足部一共有52块肌肉,你可以通过后天来强化。下面就跟大家介绍一下8组训练自己足部肌肉的动作。

1、提踵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安全的方法。如果想增加难度,可以站在台阶上进行提踵,或者双手拿着哑铃增加负重。15-20个为一组,每次3-4组或者感到肌肉疲劳为止。

2、深蹲跳

15-20个为一组,每次做3-4组。

3、单脚不稳定站立

单脚站在波速球等不稳定平面上。每次站立30-45秒,交换站立3-4次。如果想加大难度的话,可以手握哑铃。

4、跳绳

可以是正常的跳绳动作,也可以有变化,比如上图所示的开合跳+跳绳。

5、跳跃

没有跳绳的话可以做一些跳跃动作,比如横跳、纵跳、单脚跳等等。10-15个为一组,每次3-4组。

6、抓毛巾

缓解足底筋膜炎的经典动作,也是练习足底肌肉的动作。

7、原地单腿支撑转体

主要训练本体感觉。尽可能长时间的保持这个姿势,直到感觉肌肉疲劳,并失去平衡。重复3-5次,可以尝试闭着眼睛完成。

8、弹力带训练

将弹力带固定在某一处,其中一端套在脚背上,做前后或者左右抗阻训练。这个动作同时还能练到小腿肌肉。建议每组15-20个,做3-4组或者感到肌肉疲劳为止。

几个简单的动作,就能强化你的足踝肌腱,让你跑得更快更稳,最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减少伤病。

请务必要坚持力量训练,因为我们要坚持跑步一生,而不是一阵,所以不要受伤很重要!

相信坚持一段时间,你的身体力量将会大大增强,再去跑步的话就会感觉轻松不累。

相关文章
  • 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

    进行体育运动后就要增加饮水量,最好在开始运动三十分钟前喝一两杯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身体需要更多的水分,才能发挥好运动机能。在运动时,快速呼吸和出汗消耗了许多液体。请在结束运动后半个小时内再喝一两杯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大多数参加运动的人并不需要喝含有盐分的运动饮料,白开水就足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 跑步后渴了该怎么办?了解这几点很重要

    很多跑友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答案就是喝水或者喝运动饮料,但在补给上还有很多细节之处需要我们去遵守。在搞清楚跑步渴了要怎么做之前,需要了解我们在跑步后身体会流失什么。NO.1跑步、健身后会显著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并且大量消耗身体的糖原1、关于水分在跑步的时候,产热会急剧增加,身体通过水分蒸发的方式有效散热

  • 出汗过多后,应该如何给身体补充“营养”?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秋高气爽后,很多人开始启动“户外运动计划”,每天出去跑跑步、跳绳、打拳等,都是肆意挥洒汗水的方式,出汗的多少也能变相说明你的运动量是否达标。同时,大家也不要过度理解,也并非大汗淋漓才能达到运动效果。事实上,运动过程中的出汗多少,除了运动程度以外,还受外界温度变化、内心情绪等相关。这里也有帮助大家验证

  • 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

    挥洒汗水,尽情释放活力,运动为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当身体从运动的激情中逐渐平复,你是否也曾疑惑,那一杯解渴的水,究竟何时饮下才能为健康加分?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不少学问想象一下,你刚刚完成了一组酣畅淋漓的跑步训练,心脏跳动如同擂鼓,呼吸急促,汗水浸湿了衣衫,此时的身

  • 运动出汗后,应该何时补水?

    导语:大家在运动后应该都会及时补充水份,尤其是在营地的学员们,每次运动前都会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大水壶。在不运动的情况下,人体每天至少需要补充2000cc的水分。喝水不但可以用来补充运动后流失的汗水,还可以推迟身体的老化、让肌肤变得更有光泽与弹性、维持正常体温、帮助睡眠等,好处颇多!那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

  • 运动大量出汗后应该喝什么水?

    人们做完运动后总是觉得口渴难耐,想要畅饮一番,于是饥不择食的拿随便喝这是不对的那么运动大量出汗后应该喝什么水呢? 运动后要喝白开水。按说,运动时伴随着大量汗液的排出,丢失的除了水分还有钙,镁等矿物质.,但当务之急并不是补充各种矿物质而是很普通的白开水。因为大量出汗后,矿物质的丢失只是微乎其微的,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