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不可抗力、意外事件、情势变更,傻傻分不清楚?

提到“不可抗力”

你能想到什么?

不可抗力

就是意外事件吗?

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

又有什么关系?

01什么是不可抗力?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时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典型的不可抗力主要有两类

1、自然灾害

具体包括地震、海啸、台风、洪水、泥石流等。

2、社会异常事件

具体指社会中团体政治行为引致的事件,如战争、罢工、骚乱、暴动等。

小贴士

并非一切自然灾害都能作为不可抗力成为免责理由,一些轻微的、并未给当事人的义务履行造成重大影响的自然灾害,不构成不可抗力。

02不可抗力有哪些特征?

1、不可预见性

不可抗力是不可预见的客观情况,根据现有的技术水平,一般人对某种事件的发生不可预见。

如果当事人可以预见事件的发生,即便该事件阻碍了合同履行,也不能构成不可抗力。

2、无过错

首先,过错的认定必须是依据客观标准判别,需要当事人提交证据证明或者依普通人的理性认定。

其次,过错认定只能成为排除不可抗力的直接依据,没有过错并不一定构成不可抗力。

3、不可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当事人已尽到最大努力,采取一切可以采取的措施,仍然不能避免某种事件的发生,不能克服事件造成的损害后果。

小贴士

努力和措施是指被认作经济手段的法律上的行为,不包括不道德、违法犯罪行为。

衡量经济手段到达程度的标准,就是在债务人履行成本和债权人收益的对比之下,来决定债务人尽力到某种程度就能达到不可克服性的最低标准。

03不可抗力VS意外事件?

意外事件是指非因当事人的故意或过失而偶然发生的事故,是一种通常情况下无法预见和避免的小概率事件。

主要有以下特征

1、不可抗力

一般人不可预见

免责事由

2、意外事件

部分可预见、避免、克服

不可广泛适用,非一般的民事责任免责事由

交通事故就属于典型的意外事件,但肇事车主不会因此免除赔偿责任,而如果车辆损坏是由于洪水漫灌停车场所致,则停车场管理人不会因此承担车辆损坏的责任。

04不可抗力VS情势变更?

情势变更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三条 合同成立后,合同的基础条件发生了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不属于商业风险的重大变化,继续履行合同对于当事人一方明显不公平的,受不利影响的当事人可以与对方重新协商;在合理期限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应当结合案件的实际情况,根据公平原则变更或者解除合同。

情势变更,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因不可归责于双方当事人的原因发生情势变更,致合同之基础动摇或丧失,若继续维持合同原有效力显失公平,允许变更合同内容或解除合同。

两者均要求所发生的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故二者的“情势”常发生重合。

但二者仍有以下区别:

关于不可抗力审判实践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按照《民法典》第180条规定,除法律有特别的排除规定外,不可抗力既可适用于侵权责任,也可适用于违约责任。在侵权责任中,可以适用于过错责任、过错推定责任和无过错责任。但需注意的是,如果有关法律法规、司法解释对于不可抗力的适用有具体规定的,依据该规定。主要有:1.《民法典》合同编第590条规定,当事人延迟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

2.侵权责任领域,法律规定的排除不可抗力的类型主要针对部分无过错责任类型。主要有:(1)《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237条和《国务院关于核事故损害赔偿责任问题的批复》规定,民用核设施的经营人在发生核事故的情况下造成他人损害的,只有能够证明损害是因战争、武装冲突、暴乱等情形所引起,或者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才免除其责任。因不可抗力等自然灾害造成他人损害的,不能免除核设施经营人的责任;(2)《民法典》侵权责任编第1238条规定,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航空器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但是,能够证明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责任。因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造成的,不能免除民用航空器经营人的责任;(3)《邮政法》第48条规定,因下列原因之一造成的给据邮件损失,邮政企业不承担赔偿责任:(一)不可抗力,但因不可抗力造成的保价的给据邮件的损失除外; (二)所寄物品本身的自然性质或者合理损耗; (三)寄件人、收件人的过错。

摘自《民法典总责编理解与适用》一书

相关文章
  • 春天怎么跑步减肥 这6件事一定要知道

    在相同运动强度下,相比流汗少,流汗多代表的是消耗的肌糖原会多一点点,并不是减肥效果更好。所以,出汗的多或少,对减肥效果是没有影响的。运动跑步出汗多的人,一定要多多喝水,在跑步的过程中,以及跑步之后,及时补水。跑步流汗多如果不喝水的话,运动后,血管扩张,供应大脑和心脏的的血液减少,心脑血管缺血会更严重

  • 狂奔10公里大量出汗立刻喝水会悲剧:该如何补水?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身心健康、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提高,健身运动近些年来一直都是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只是在这个健身运动的过程中有许多小细节没有被大家注意到,其中一个就是如何科学的补水。相信许多朋友在观看足球、篮球等大型体育运动时,都会发现运动员们喝水的过程,他们在喝水时并不会一次性大量喝水

  • 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

    进行体育运动后就要增加饮水量,最好在开始运动三十分钟前喝一两杯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身体需要更多的水分,才能发挥好运动机能。在运动时,快速呼吸和出汗消耗了许多液体。请在结束运动后半个小时内再喝一两杯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大多数参加运动的人并不需要喝含有盐分的运动饮料,白开水就足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 跑步后渴了该怎么办?了解这几点很重要

    很多跑友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答案就是喝水或者喝运动饮料,但在补给上还有很多细节之处需要我们去遵守。在搞清楚跑步渴了要怎么做之前,需要了解我们在跑步后身体会流失什么。NO.1跑步、健身后会显著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并且大量消耗身体的糖原1、关于水分在跑步的时候,产热会急剧增加,身体通过水分蒸发的方式有效散热

  • 出汗过多后,应该如何给身体补充“营养”?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秋高气爽后,很多人开始启动“户外运动计划”,每天出去跑跑步、跳绳、打拳等,都是肆意挥洒汗水的方式,出汗的多少也能变相说明你的运动量是否达标。同时,大家也不要过度理解,也并非大汗淋漓才能达到运动效果。事实上,运动过程中的出汗多少,除了运动程度以外,还受外界温度变化、内心情绪等相关。这里也有帮助大家验证

  • 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

    挥洒汗水,尽情释放活力,运动为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当身体从运动的激情中逐渐平复,你是否也曾疑惑,那一杯解渴的水,究竟何时饮下才能为健康加分?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不少学问想象一下,你刚刚完成了一组酣畅淋漓的跑步训练,心脏跳动如同擂鼓,呼吸急促,汗水浸湿了衣衫,此时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