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盆底肌锻炼最简单方法(简易动图,告诉你如何锻炼盆底肌)

随着年纪的增长,漏尿、便秘、子宫下垂、性生活质量下降等情况时有发生,很多女性认为这些就是自然衰老现象,或是归咎于“月子没坐好”,很多人羞于就医,导致病情越来越重。

其实这些症状都与女性盆底肌功能障碍相关,并且这些症状都是可以通过我们锻炼盆底肌肉预防和治疗的。

要想保持健康和高品质的生活,就在于平时对盆底肌的坚持锻炼。

那么,如何锻炼盆底肌呢?

首先,你需要找到盆底肌,具体方法见终于找到你–盆底肌。找到盆底肌后,我们开始锻炼。

1. 凯格尔运动

排空膀胱后,选择站着、坐着、躺着或任何一个你感觉舒适的体位,放松你的辅助肌肉(腹部、臀部、大腿的肌肉)。

保持正常呼吸,收缩并保持5秒,然后放松5秒。如果5秒对于你来说太久,可以只收缩2-3秒,避免肌肉的疲劳和损伤,之后逐渐过渡到5秒。如果5秒收缩完成的很好,可以将保持时间延长至10秒,放松10秒。Kegel运动每天进行2-3次,每次15-30分钟。

2. 骨盆卷动

平躺屈膝,两腿分开与髋关节同宽,抬起脚尖,身体摆正,双手平放在腹部上,双肩放松,面部朝上。

深吸一口气,腹部像是吹气球一样,让腹部充满气体鼓起,你的手可以感觉到腹部充气的感觉,同时放松盆底肌,呼气轻轻发出“呵”的声音,收紧腹部压出气体,手可以感觉到腹肌收缩的感觉,同时收缩盆底肌。这时骨盆会在腹部肌肉的牵拉下做卷动。

3. 臀桥

身体平躺在一个稳定的平面上,双腿屈膝,两脚与髋关节同宽,脚尖抬起,两手平放在身体两侧,眼睛看着正上方。

吸气时,肚子鼓起,放松盆底肌,呼气时收缩盆底肌,腹部肌群收紧压缩腹部,骨盆向后卷动,臀部发力让臀部先离开平面,脊柱像珍珠一样在臀部和腹部的合力下,由臀部开始抬起最后至胸椎离开。

4. 深蹲

身体站立,双脚分开与肩同宽,双手掐腰或自然下垂,肩膀放松,眼睛目视前方。

吸气,屈髋屈膝下蹲,双手先前平举,膝盖尽量不超过脚尖,上半身的倾斜尽量与小腿平行,下蹲时要放松盆底肌;呼气,身体起立回到预备姿势,当完全站立后一定要记得收缩盆底肌,同时记得收腹收臀。

5. 侧向深蹲

身体站立,双手自然下垂,肩膀放松,眼睛目视前方。

左侧腿先开始动作,左腿向身体左侧滑一步,右腿处于伸直状态,身体重心移动到左腿,同时左腿屈膝屈髋下蹲,下蹲时膝盖不超过脚尖,身体不要过分前倾,尽量保持与小腿平行,同时双手向前伸展,下蹲时吸气,放松盆底肌。

相关文章
  • 出汗过多后,应该如何给身体补充“营养”?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秋高气爽后,很多人开始启动“户外运动计划”,每天出去跑跑步、跳绳、打拳等,都是肆意挥洒汗水的方式,出汗的多少也能变相说明你的运动量是否达标。同时,大家也不要过度理解,也并非大汗淋漓才能达到运动效果。事实上,运动过程中的出汗多少,除了运动程度以外,还受外界温度变化、内心情绪等相关。这里也有帮助大家验证

  • 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

    挥洒汗水,尽情释放活力,运动为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当身体从运动的激情中逐渐平复,你是否也曾疑惑,那一杯解渴的水,究竟何时饮下才能为健康加分?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不少学问想象一下,你刚刚完成了一组酣畅淋漓的跑步训练,心脏跳动如同擂鼓,呼吸急促,汗水浸湿了衣衫,此时的身

  • 运动出汗后,应该何时补水?

    导语:大家在运动后应该都会及时补充水份,尤其是在营地的学员们,每次运动前都会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大水壶。在不运动的情况下,人体每天至少需要补充2000cc的水分。喝水不但可以用来补充运动后流失的汗水,还可以推迟身体的老化、让肌肤变得更有光泽与弹性、维持正常体温、帮助睡眠等,好处颇多!那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

  • 运动大量出汗后应该喝什么水?

    人们做完运动后总是觉得口渴难耐,想要畅饮一番,于是饥不择食的拿随便喝这是不对的那么运动大量出汗后应该喝什么水呢? 运动后要喝白开水。按说,运动时伴随着大量汗液的排出,丢失的除了水分还有钙,镁等矿物质.,但当务之急并不是补充各种矿物质而是很普通的白开水。因为大量出汗后,矿物质的丢失只是微乎其微的,可

  • 炎热的夏季跑步更要做好防护

    炎热的夏季跑步更要做好防护 夏天跑步,比冬季似乎要简单得多,轻装上阵。一条裤衩、一双跑鞋、一件背心就足够了!其实,并不是那么简单、轻巧。炎热的夏季跑步,比冬季、春秋季需要更多的准备和防护。 一、防晒——主要是防止紫外线伤害,太阳直射半小时,皮肤立马黑了几度,前两个季度的保养、增白完全白费了。夏季

  • 冬季跑步,你得学会这几招

    冬季呼吸道局部防御功能降低、运动前后一动一静,一冷一热,比较容易诱发感冒,冬天如何能随心跑步,不妨学学这几招。跑步装备备齐“全副武装“可不是说着玩儿的。装备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贴身、保暖和防护层。“装备选择”建议遵循以下原则:贴身衣物要选择速干材质,可以快速蒸发排汗;而保暖层主要是将温暖空气留在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