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运动可以锻炼到全身肌肉?先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跳绳。显而易见,跳绳首先或重点可以练到的身体部位是小臂和腿部的肌肉,但是还有腹肌、上臂、臀肌等也不同程度参与了锻炼。第二个例子,在划船机上划船。同样,双臂和双腿是最明显的锻炼部位,同时锻炼者的双肩、背部、腰腹肌肉也在很大程度上协同发力。
看上去,跳绳和划船机应该是“完美”的锻炼全身肌肉的动作,而事实上,从来没有力量训练者会用跳绳、划船这样的典型有氧运动来锻炼肌肉,而且还是锻炼“全身”肌肉。为什么会这样呢?

什么是“锻炼肌肉”?
我们还是要先搞明白什么是“锻炼肌肉”。锻炼肌肉,是人们的日常用语,很不严谨。因为锻炼肌肉可以有三个诉求:让肌肉更有力量、让肌肉拥有更好的耐力、让肌肉“块”(围度)更大。广义上来说,“锻炼肌肉”应该完整包括这三个诉求。本文也是基于这个“广义的诉求”来进行讨论。
但凡有一些健身经历的锻炼者都知道,在力量训练中,是不可能有一个动作可以一次性练到全身肌肉的。只有在有氧运动中才可能找到能够“锻炼到全身肌肉”(或者说锻炼到尽可能多的肌肉)的运动,比如前面说的跳绳、划船机。不过,有氧运动只能让你的肌肉耐力得到锻炼,主要是慢肌纤维(收缩速度慢、力量小却能长时间反复工作、耐疲劳)。
也就是说,如果你的目标如果是想“让肌肉更有力量、更肌肉围度更大”,那么跳绳、划船机这类看起来能够锻炼到全身肌肉的运动,对你实现目标将毫无帮助。

“明确锻炼目标”是关键
如果你想“锻炼肌肉”,那么你必须先想清楚“你到底想要肌肉怎么样”:是让肌肉更有力量、更有耐力,还是围度更大?如果这三个目的,你都想达到,那么你最好参加力量训练,而且别指望有一个万能动作,可以一次性达到“锻炼全身肌肉”的目的。
事实上,现代健身理论和实践中最强调的一点反而是“孤立训练”。也就是说,每个训练动作都要针对目标肌肉进行锻炼,让目标肌肉“越孤立”地发力,锻炼效果也就越好。相反,如果你想用一个动作就能练到几块肌肉,训练效果肯定不好。
比如,在硬拉、深蹲等力量训练动作中,将无可避免地(事实上是一定要)用到腹肌,腹肌一定要收紧才能让身体稳定,有利于顺利完成动作,拉起或蹲起较大的重量,从而达到不断增加负重刺激肌肉成长的目的。
那么,是不是说就不用练腹肌了呢?不,由于腹肌只是在这些练臀腿、后链肌肉的动作中附带练到的,并不是针对性的训练,因此不能指望腹肌能够得到有效的刺激和锻炼。只要你想腹肌更强大,就必须专门针对腹肌进行训练。
有人会说,如果我只是想增加耐力,那么跑步和跳绳这样的有氧运动不行吗?注意,耐力还分肌肉耐力和有氧耐力(心血管耐力)。通过一段时间的有氧锻炼,你可以跑得更快、更远了,事实上这是你的心血管耐力有了提高,你的腿部肌肉长时间跑动的能力提升了,但让你去卧推80KG的杠铃,很可能你一组都完成不了。
因此,在开始锻炼前,首先请抛弃“一次练全身肌肉”的观念,想清楚在未来的几个月里,你到底想提升身体哪方面的素质。目标明确了,才能开始有针对性的锻炼。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锻炼到“全身肌肉”呢?
前面御行君已经说了,在力量训练中不存在“可以一次性练到全身肌肉”的动作。另外,有氧运动更多的是为了锻炼有氧耐力(也就是心肺能力),而不是为了让肌肉更有力量或围度更大,事实上,也不可能做到。
如果你想锻炼“全身肌肉”,也就是在肌肉的力量、耐力和围度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那么就需要制订系统性的训练方案,通过不同的动作分别锻炼不同的身体部位,比如杠铃卧推练胸、引体向上练背、深蹲和硬拉练臀腿、臂弯举练二头、悬垂举腿练腹等等,再配合一周数练的分化训练方法(一次练全身也是可以的,只是现在不是主流),就可以达到“锻炼全身肌肉”的目的。
简而言之:不存在“一个动作就能练到全身肌肉”的动作,而有氧运动更多地侧重于提升心肺功能(有氧耐力),要想肌肉变大、有力量、能够长时间工作,最好地办法就是老老实实地开始系统性的力量训练。脚踏实地,假以时日,你就能拥有一个傲人的身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