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经常闪腰怎么锻炼图解(常闪了腰,腰椎容易损伤?6个康复腰椎的训练,保护腰椎健康)

常闪了腰,腰椎容易损伤?多做这几个康复腰椎的训练!

有些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会时不时突然闪了腰,过后啊,就会出现异乎寻常的剧烈腰痛,甚至能疼到怀疑人生,腰闪的次数多了,腰椎容易损伤,那该怎么办呢?这里有一组康复腰椎的训练,可以帮大家稳定腰椎和肌肉。

站立山式准备,双脚打开两个肩宽,脚趾、膝盖正向前方,左手在身体旁侧贴近身体,吸气,右手从右侧向上高举过头,掌心朝左,吐气,上半身向左侧向下侧弯,转动头部、颈部看向右上方天空,注意右胯不要走上推,延展脊柱,在这里停留15个呼吸到30个呼吸之间,然后练习。

俯卧在垫子上方,脚背贴地,双手缓慢地来到背部后侧,十指交叉,掌心相贴,吸气,腰背发力,将上半身、双手、双腿抬离地面,脚掌绷直不回勾,眼睛看向正前方,两手臂伸直始终往内收,肩胛骨往内收,胸腔打开,在这里停留15个呼吸至30个呼吸之间,然后重复练习两次,效果更好。

做运动

俯卧在垫子上方,双手曲手肘来到胸腔旁侧的地面,两手掌大约与肩同宽,手掌心贴实地面,双腿打开与髋部同宽,脚背贴地,深吸口气,双手向下发力,推地将上半身推离垫子,吐气,打开胸腔向前,沉肩,肩胛骨内收,不要耸肩,略抬头,眼睛可以看向上方,臀部收紧,在这里停留15个呼吸到30个呼吸之间,回原。

瑜伽。哈他瑜伽

坐立山式准备,弯曲右膝,膝盖朝外,脚后跟收近会阴,右脚后跟向下贴地,脚掌回勾,右手抓住右前脚掌,吸气,左手向上抬起,吐气,上半身向右腿方向折叠,转动头、颈看向上方的天空,在这里停留15个呼吸至30个呼吸,然后换侧练习。

站立山式准备,双腿向两侧打开一条腿的宽度,左脚回勾30度,右脚向外展180度。吸气,双手抬起与肩部持平,吐气,转动骨盆,上半身向前向下,左手来到右脚的外侧触地,扭转胸腔、头部、颈部,眼睛看向左上方的手指指向的位置,停留15个呼吸到30个呼吸左右,然后缓慢的换侧练习。

站立山式准备,弯曲双膝,双脚踩地,左腿穿过右腿下方膝盖,正朝前方,脚后跟收近臀部旁侧,抬起右腿,跨过左膝,在膝盖外侧触地。左手扶住右腿膝盖外侧,右手来到背后触地,吸气,延展脊柱,呼气,扭转上半身看向右后侧,在这里停留15个呼吸到30个呼吸之间,缓慢的回原,换侧练习。

看完了以上的分享,有没有收获很多呢?日常忙于工作,也不要忘了关注我们腰椎的健康,别等到“亡羊”了,才知道“补牢”!如果你是零基础的、没学过瑜伽的爱好者,请记得在专业导师指导下练习,切莫“自学成才”!

相关文章
  • 冬季跑步,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冬天做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你经常可以看到穿着小背心的运动爱好者在街上奔跑。专家提醒我们,冬天不仅要补水,还要保暖。纽约运动医学专家凯文·波拉特表示,任何季节跑步都可以刺激大脑内啡肽的分泌,在寒冷的天气下,体质会得到明显改善。冬季,随着日照时间的缩短,人们容易出现季节性情绪障碍和抑郁。坚持冬季跑步可

  • 春天怎么跑步减肥 这6件事一定要知道

    在相同运动强度下,相比流汗少,流汗多代表的是消耗的肌糖原会多一点点,并不是减肥效果更好。所以,出汗的多或少,对减肥效果是没有影响的。运动跑步出汗多的人,一定要多多喝水,在跑步的过程中,以及跑步之后,及时补水。跑步流汗多如果不喝水的话,运动后,血管扩张,供应大脑和心脏的的血液减少,心脑血管缺血会更严重

  • 狂奔10公里大量出汗立刻喝水会悲剧:该如何补水?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身心健康、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提高,健身运动近些年来一直都是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只是在这个健身运动的过程中有许多小细节没有被大家注意到,其中一个就是如何科学的补水。相信许多朋友在观看足球、篮球等大型体育运动时,都会发现运动员们喝水的过程,他们在喝水时并不会一次性大量喝水

  • 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

    进行体育运动后就要增加饮水量,最好在开始运动三十分钟前喝一两杯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身体需要更多的水分,才能发挥好运动机能。在运动时,快速呼吸和出汗消耗了许多液体。请在结束运动后半个小时内再喝一两杯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大多数参加运动的人并不需要喝含有盐分的运动饮料,白开水就足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 跑步后渴了该怎么办?了解这几点很重要

    很多跑友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答案就是喝水或者喝运动饮料,但在补给上还有很多细节之处需要我们去遵守。在搞清楚跑步渴了要怎么做之前,需要了解我们在跑步后身体会流失什么。NO.1跑步、健身后会显著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并且大量消耗身体的糖原1、关于水分在跑步的时候,产热会急剧增加,身体通过水分蒸发的方式有效散热

  • 出汗过多后,应该如何给身体补充“营养”?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秋高气爽后,很多人开始启动“户外运动计划”,每天出去跑跑步、跳绳、打拳等,都是肆意挥洒汗水的方式,出汗的多少也能变相说明你的运动量是否达标。同时,大家也不要过度理解,也并非大汗淋漓才能达到运动效果。事实上,运动过程中的出汗多少,除了运动程度以外,还受外界温度变化、内心情绪等相关。这里也有帮助大家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