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锻炼盆底肌锻炼器材有什么(阴道哑铃是什么?怎么用?一种盆底肌“神器”,医生手把手教你)

“都这么一大坨,必须做手术”。从隔断走出来,医生对莉莉(化名)说到。

莉莉穿着一身黑,约莫40岁左右。最近几年她时常漏尿,听了闺蜜介绍,求个安心,决定来医院检查一下,没想还真查出问题来了。

医生:“你这是盆底肌障碍,子宫已经出现垂脱了,漏尿是最轻的症状表现之一。你的情况,必须先切掉一部分子宫,再把韧带提上去”。

听罢,莉莉面带愁容,问医生:“还能干重活吗?”

医生无奈摇了摇头:“很容易复发,这个年纪,韧带都老化了,越来越松,再干重活,可能子宫都会掉出来。

一、女性难言的尴尬:盆底肌松弛

据统计,我国约45%的已婚已育女性有不同程度的盆底功能障碍,而从全年龄段来看,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发生率高达30%

很多人可能第一次听说“盆底肌”,也第一次听说肌肉会出现“障碍”。其实,盆底肌是女性生殖器官的重要“承载”,由深层肌肉和表层肌肉组成。

深层肌肉主要负责支撑膀胱、子宫、直肠等;表层肌肉则维持大小便、宫颈的紧缩度。

当女性怀孕时,腹腔压力和盆腔脏器的重力会导致腰部前凸,再加上肚子里的胎儿日益增重,久而久之,这些重量会超出盆底肌的承受压力,盆底肌就会变得松弛。

此外,女性分娩时,无论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可能对盆底骨造成损伤,牵拉肌肉神经,间接损伤盆底肌。

可以说,怀孕和生孩子的过程,都伴随着盆底肌损伤的风险。

二、盆底肌神器“阴道哑铃”

盆底肌受损是可以挽回的,其中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后天的锻炼,加强肌肉的活性。“阴道哑铃”就是一种专用于修复盆底肌的康复工具。

阴道哑铃由两个椭圆形小球组成,中间连接一条强韧的细带。这种设计加强了它的使用强度,也方便取出来。女性可以根据说明书,将哑铃置于体内恰当的位置,用力收缩盆底肌,通过抗阻训练,加强盆底肌的活性和功能。

不是每个女性都需要使用“阴道哑铃”进行锻炼,这种物理训练针对的是产后松弛、尿失禁等盆底功能障碍的女性

那么,这种特殊的“哑铃”应该如何使用?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科龙腾飞表示,哑铃使用前后要注意卫生,训练也要坚持——

1、使用前,应先用洗手液将手及哑铃清洗干净;

2、在哑铃外部涂抹专用的润滑导电膏,选取卧位或蹲位,把哑铃大头一端伸入,约一个指头长度,尾部胶绳留在外面,方便取出;

3、收缩盆底肌肉,并站立,使哑铃不掉落即可。随后开始训练,可采取行走、深蹲、台阶等方式,每次训练10—20分钟;

4、取出哑铃时,采取仰卧或下蹲姿势,轻轻用手拉胶绳,将哑铃取出;

5、使用后,用洗手液或沐浴露将哑铃清洗干净,擦拭干燥后保存。

要提醒的是,如果哑铃轻易掉落,很可能是重量过大,这时需要换一个重量轻一点的哑铃,满足训练。

三、方法很多,重要的是坚持

当然,阴道哑铃只是锻炼的方式之一。在不便放入哑铃时,也可以通过一些常规运动或专业仪器,帮助修复盆底肌。

1、凯格尔运动

凯格尔运动又叫提肛运动,通过收缩盆底肌,可以有效加强盆底肌的强度,预防损伤或帮助恢复。平躺在床上或垫子上,腰腹向上拱起,收缩提肛10秒,再放松,重复20~50次。

这个动作如果可以配合阴道哑铃一起做,增加阻力,效果会更好。

图源网络

2、仪器修复

采用“生物刺激反馈治疗”,临床验证疗效显著,但一般需要一周2次,每次15~30分钟,10~15次为一个疗程,需专门抽时间去医院。

3、卧式锻炼

靠着床沿,以仰卧姿势,将臀部放在床沿,双腿伸直悬空不要着地,双手把住床沿,以防滑下。随后双腿合拢,慢慢向上举起,逐渐向上身靠拢,双膝保持伸直。当双腿举至身躯的上方时,双手扶住双腿,使之靠向腹部,双膝保持伸直。最后慢慢放下,恢复原来的姿势。

通过物理锻炼,可以有效恢复盆底肌力量,但要提醒:锻炼也有黄金时间

一般来说,在分娩后42天后,子宫恢复良好,无感染症状,才可进行;产后3个月内,是进行盆底康复的最佳时机,否则随着年龄增大,肌肉越来越松弛,会增加治疗难度。,且子宫脱垂、尿失禁等盆底肌障碍发生率会越来越高。

盆底肌松弛不是什么“耻于说出口”的事情,当出现身体异常,女性应积极求医,重视身体。及早进行康复治疗才是明智的选择,无知的逃避,只会伤害自己。

相关文章
  • 春天怎么跑步减肥 这6件事一定要知道

    在相同运动强度下,相比流汗少,流汗多代表的是消耗的肌糖原会多一点点,并不是减肥效果更好。所以,出汗的多或少,对减肥效果是没有影响的。运动跑步出汗多的人,一定要多多喝水,在跑步的过程中,以及跑步之后,及时补水。跑步流汗多如果不喝水的话,运动后,血管扩张,供应大脑和心脏的的血液减少,心脑血管缺血会更严重

  • 狂奔10公里大量出汗立刻喝水会悲剧:该如何补水?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身心健康、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提高,健身运动近些年来一直都是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只是在这个健身运动的过程中有许多小细节没有被大家注意到,其中一个就是如何科学的补水。相信许多朋友在观看足球、篮球等大型体育运动时,都会发现运动员们喝水的过程,他们在喝水时并不会一次性大量喝水

  • 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

    进行体育运动后就要增加饮水量,最好在开始运动三十分钟前喝一两杯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身体需要更多的水分,才能发挥好运动机能。在运动时,快速呼吸和出汗消耗了许多液体。请在结束运动后半个小时内再喝一两杯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大多数参加运动的人并不需要喝含有盐分的运动饮料,白开水就足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 跑步后渴了该怎么办?了解这几点很重要

    很多跑友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答案就是喝水或者喝运动饮料,但在补给上还有很多细节之处需要我们去遵守。在搞清楚跑步渴了要怎么做之前,需要了解我们在跑步后身体会流失什么。NO.1跑步、健身后会显著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并且大量消耗身体的糖原1、关于水分在跑步的时候,产热会急剧增加,身体通过水分蒸发的方式有效散热

  • 出汗过多后,应该如何给身体补充“营养”?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秋高气爽后,很多人开始启动“户外运动计划”,每天出去跑跑步、跳绳、打拳等,都是肆意挥洒汗水的方式,出汗的多少也能变相说明你的运动量是否达标。同时,大家也不要过度理解,也并非大汗淋漓才能达到运动效果。事实上,运动过程中的出汗多少,除了运动程度以外,还受外界温度变化、内心情绪等相关。这里也有帮助大家验证

  • 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

    挥洒汗水,尽情释放活力,运动为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当身体从运动的激情中逐渐平复,你是否也曾疑惑,那一杯解渴的水,究竟何时饮下才能为健康加分?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不少学问想象一下,你刚刚完成了一组酣畅淋漓的跑步训练,心脏跳动如同擂鼓,呼吸急促,汗水浸湿了衣衫,此时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