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偏瘫后,下肢僵硬,走路划圈,康复训练下肢训练15个动作,让你走得更好看

步行训练,是矫正异常形态,促进步行转移能力的恢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为目的的训练方法之一。

偏瘫患者的步态,指一侧肢体正常,另一侧肢体因疾病造成瘫痪所形成的步态。偏瘫患者的异常步态可表现为:

(1)支撑相(下肢接触地面并称受重力的时间)显著缩短,双支撑相(步行时双足支撑的时间)延长,步宽(左右两足间的横向距离)加大,跨距步幅(左右两个步长相加的距离)缩短,步频步速降低;

(2)摆动相(足离开地面向前迈步到再次落地的时间)异常有足下垂、足内翻、直膝、髋关节外旋的划圈步态

偏瘫患者的步行训练,就是通过对偏瘫患者异常步态的矫治,使偏瘫患者的步态趋于正常,促进步行功能的恢复。

正常步态

【一个正常的步态周期】

正常步行周期:在行走时一侧足跟着地到该侧足跟再次着地的过程为一个步行周期,通常用时间(秒s)表示,一般成人的步行周期为1~1.32s左右。一个完整的步态时相分为支撑相和摆动相。

1、支撑相:指下肢接触地面和承受重力的时间,占步行周期的60%。在一整个步态周期中包括5个时相:

(1)首次触地期:足跟接触地面的瞬间。是支撑相异常最常见的原因。

(2)承重反应期:首次触地后重心由足跟向足尖转移的过程。

(3)支撑相中期:此时支撑足全部着地,对侧足处于摆动相。

(4)支撑相末期:指下肢主动加速蹬离地面的过程,从足跟抬起至足离地。

(5)摆动前期:在缓慢步行时可以没有蹬离,而只是足趾离开地面。

单支撑相:通常指一侧下肢足跟着地到同侧足尖离地的过程。

双支撑相:双足支撑是步行的最大特点。在一个步行周期中,当一侧下肢完成足跟抬起到足尖向下蹬踏离开地面的时期内,另一侧下肢同时进行足跟着地和全足底着地动作,所以产生了双足同时着地的阶段。

2、摆动相:摆动相指足离开地面向前迈步到再次落地之间的时间,占步行周期的40 % ,分为三个时相:

(1)摆动相早期:指足离开地面早期时段的活动,主要的动作包括足廓清(指脚离开地面)和屈髋带动屈膝,加速肢体前向摆动。

(2)摆动相中期:指足在空中摆动中间时段的活动,足廓清(指脚离开地面)仍然是主要任务。

(3)摆动相末期:指迈步即将结束,足在落地之前的活动,主要动作是下肢前向运动减速,准备足着地的姿势。

一个完整的步态周期是由不同阶段的步态时相组成的。

偏瘫患者存在的步态问题

一、站立时

  1. 重心在健侧
  2. 膝过伸或屈膝(膝0-15度控制能力差)
  3. 屈髋
  4. 髋关节外旋

二、支撑相

  1. 早期足尖及外侧先着地
  2. 膝过伸或膝屈曲
  3. 躯干向患侧屈曲
  4. 支撑相时间过短
  5. 末期不能产生蹬离的动力

三、摆动相

  1. 早期屈髋能力差,靠身体摆动代偿
  2. 踝关节下垂、内翻,导致前脚掌及足外侧先着地
  3. 不能完成屈膝动作(腘绳肌无力或股四头肌痉挛),导致足尖不能离地
  4. 髋关节外旋,导致下肢划圈

步行训练的方法

一、针对站立时的问题

1、重心转移训练

1).床边站立重心转移训练

2).双杠内重心转移训练-重心前后转移

2、膝过伸及膝关节0-15度控制能力训练

1).床上训练

2).杠内患侧单腿支撑小幅度屈伸训练

3).上下楼梯训练

此图为患者锻炼患侧下肢膝关节控制能力及负重能力时某一时刻下的状态图片,不表示上下楼梯时患侧健侧行走的正确先后次序,正确顺序为:健侧先上,患侧先下。

3、相关肌力训练

1).髂腰肌力量训练:嘱患者患侧下肢上抬,治疗师给予适当阻力或助力

2).腘绳肌肌力训练:

此图为减重训练,适用于肌力为2级的训练方法,治疗师可根据患者整体情况和肌肉力量选择合适的体位、阻力进行力量训练。

3).胫前肌肌力训练:

治疗师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诱发,训练过程中可增加适当的阻力或助力。

4、加强良肢位摆放和髋关节内旋力量

二、 针对支撑相的问题

1、相关肌力训练

可参考站立时问题训练中相关肌力训练内容

2、膝关节控制能力训练

可参考站立时问题训练中相关肌力训练内容

3、患侧负重能力训练

1).坐起及蹲起训练

此图为坐起训练。坐位时健腿向前一步,患腿落于健腿后方,患者双手十指交叉握住,治疗师引导患者患腿用力站起。

2).杠内健侧踩板凳,患侧负重训练

治疗师调控患者躯干骨盆位置,使患腿负重

3)、上下楼梯训练

三、针对摆动相的问题

1、相关肌力训练

可参考站立时问题训练中相关肌力训练内容

2、重点练习屈髋、屈膝、踝背曲的分离运动

此图为屈膝分离运动,坐位时嘱患者足跟向后滑给予合适的阻力或助力

此图为踝背伸部分分离运动,坐位屈髋屈膝,嘱患者勾起脚背,治疗师给予合适的阻力或助力

3、杠内治疗师引导迈步

保证患者躯干位置,引导患者膝踝控制

4、下蹲动作训练

四、针对其他问题

1、平衡能力差

平衡反应练习,横向走,交叉走,走直线等

2、增加复杂性的训练(在基础练习达到一定程度的前提下,有专业人士指导)

1).行走的同时做其他活动,如和别人说话,拿着东西行走

2).加快步行速度

3).沿着人多的走廊行走

3、使用手杖的训练(在医院内不宜长期使用)

1).扶拐步行-三点使用顺序

顺序为:拐杖-患侧腿迈-健侧腿迈

2).扶拐步行-两点步行顺序

顺序为:拐杖和患侧腿同时迈-健侧腿迈

相关文章
  • 【跑步健身应注意哪些事项?】

    1、在进行跑步之前一定要做一些热身运动,这样可以减少跑步过程中加速时拉伤肌肉或者扭伤关节的情况。跑步姿势要正确,这也是减少运动损伤很重要的部分,也要关注运动中的呼吸。在开始跑步的时候,建议以快走慢跑开始,经过一段时间,身体已经适应,并更加协调时,可以逐渐增加速度,但是也不要增加太多,每隔一段距离,在

  • 跑步前喝水好还是跑步后喝水好?

    你知道吗?很多人都热衷于做运动,能让自己保持一个好的身材,让自己与众不同,跑步无疑是一个适合大多数人的运动方式,那么跑步前喝水好还是跑步后喝水好?其实,跑步前和跑步后都可以喝水,但要注意控制合适的喝水量以及时间。适当补充水分跑步前适量喝水,可以起到一定的好处,如稀释血液,防止血液黏滞度增高,促进机体

  • 「健康」运动出汗后,该如何喝水?夏季养生还得这样做

    这一季节每天的饮水量应达到1500毫升左右。少量多次有效喝水主要用于白开水,可以适当补充淡盐水,特别是运动出汗后请记住及时饮用水,首选天然矿物质水或运动饮料。运动时会丢失大量汗液,其中98%至99%的成分是水,其余的是尿素,乳酸,脂肪酸和各种电解质。体内电解质的过多丢失会严重影响运动能力和健康。因此

  • 运动暴汗后,正确充能的方法

    有人喜欢运动爆汗的畅快,有人喜欢运动后解压得轻松,有人为了减肥而运动。运动就会出汗,那么我们在运动后应该如何及时补充能量呢。经常运动的人会感觉到,运动后人体明显发出渴的警示并且伴随着大量汗液的流失。有的人会大量喝水或者不会吃任何东西或者因为运动后热而脱衣服等,这些都是正确的吗?那么我们首先了解一下为

  • 夏天跑步喝水的九大误区,你学会了吗?

    今天是夏至,一年当中最炎热的日子已经来啦。可怜醉心奔跑的万千跑友,只要抬抬脚就会大汗淋漓,就得补水。可补水这事听着简单,做对并不简单。之前我自己就曾因为运动后喝冰饮料太急太快,导致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得不做了一大堆肠胃检查,吃了两个星期的药才治好,真是麻烦又痛苦。所以我在这儿整理了夏天跑步喝水的九大

  • 跑完步之后不要做这几件事,避免不良习惯影响身体

    跑步作为一项有氧运动,对于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很多跑步爱好者在跑步结束后往往忽视了一些重要的事项,这些不良习惯可能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将介绍一些跑步之后应避免的禁忌行为,包括立即坐下或休息、不拉伸、过量饮水、吸烟、立即进食、饮酒以及立即洗澡,并解析其背后的危害。首先,立即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