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来说去都是杠铃、哑铃(其实哑铃我都没说过),从不推荐练史密斯架或是各种各样的固定轨迹器械。这是为什么?今天,我从安全角度来说说。针对普通训练者,高阶健美、康复阶段等不在探讨范围内。
看我文章的,大多是去过健身房的。健身房的一大特色就是,那里总有一堆一堆的器械,看上去很高级,甚至让初学者神往。有不少人问我,健身房的那些器械不会用,怎么办?我的回答很简单:那太好了,你直接路过就行,别碰它们。
我这么说,不是想拉人来我的地方训练,更不是不负责任,仅仅是从安全角度为他们考虑。
很多人认为,那些固定器械很安全,掉不下来,砸不到人,不会出事故。这是对的,非常正确的,所以,健身房就有了这些东西,注意——是为了不出事故。健身房不希望你深蹲的时候,哦,对了,好多健身房连自由深蹲架都没有,卧推吧。健身房不希望你卧推的时候被杠铃压在下面,你左右扭动,最终把杠铃扔到地上了,结果地板上多了一个坑;他们也不希望你左右扭动,却没扭出来,结果受伤了。所以,健身房要有那些能确保不会出现人身事故、财产损失的家伙,于是,“安全”的固定轨迹器械就诞生了。
可是,好像从没有人考虑,这些器械,对于自己的训练,会不会出问题。其实不是不考虑,是很多人考虑不到。我今天要说的安全,是关于训练者自己的,而不是关于健身房的经营者的。
我们还是拿一个几乎所有人都会做且都做过的项目来说吧——卧推。
这个动作功能性、结构性都很差,但力量表现很好,而且,当泵感上来的时候,借用我一个学员的话:“很屌的感觉”。那么卧推的时候,简单地说,主要发力肌群是胸大肌、肱三头肌、三角肌前束,这是我们都知道的。卧推在向心收缩过(把杠铃推起,向心离心搞不清楚的,请看文末扩展阅读)程中,主要是胸大肌、三角肌前束负责改变肩关节角度,肱三头肌伸展肘关节。但是,请注意,胸前那个家伙是相当重的啊,负责稳定的肌群要保证杠铃轨迹,千万不能让它远离我们控制的范围,换句话说,就是还有一些肌肉要保证杠铃别跑到眼睛或肚子上方。
可是在史密斯架卧推的时候呢,重量大了或次数多了,主发力肌群力量不足,而轨迹又被固定了,那么无论你的力是朝着哪个方向,只要有一点向上的意思杠铃就能向上走。结果显而易见,当即将力竭或是训练者无法准确控制动作的时候,所有负责稳定的肌群就都会参与发力,于是,关节只能承受50公斤的时候,你60公斤也一样推得起来。在史密斯架上,50公斤的力量、50公斤承受能力,推60公斤的杠铃,推一次可以,推十次,我就想问问你肩关节还是否舒服了。
再说了,如果你对自己的肩关节负责的话,卧推,能直上直下吗?
所有让负责稳定的肌群无需发力控制轨迹的固定轨迹器械,对普通训练者都非常糟糕。当然,作为职业健美运动员,这些器械是有价值的,它们可以让训练者更好地训练目标肌群。请注意,职业运动员,成绩是第一位的,其它都不重要。带伤上场、比赛受伤都是很常见的,现在禁药查得这么严,很多运动员不照样用嘛。但这作为他们的职业,就像你明知熬夜不好、作息颠倒不好,为了工作,有时候不也得这么干嘛。
问题是,你是职业健美运动员吗,你致力于成为职业健美运动员吗,你具备职业健美运动员的训练水平吗?不是的话,咱还是照着普通人健身的思路走,悠着点吧。
史密斯架深蹲,和史密斯架卧推还是有区别的。但是,深蹲这事,肩上那个杠铃很重,重到你不愿出现一点点重心不稳的情况,有保护还好,不然一不小心就是事故。而史密斯架深蹲就不一样了,什么节律、什么重心、什么前后左右,统统不用管,你就可劲干吧。50公斤的力量、50公斤承受能力,深蹲60公斤的杠铃。
健身房里,见过史密斯架前有人做“老熊蹭树”的动作吧?就是双脚站在杠铃投影前面老远做深蹲。蹲下去的时候躯干竖直,从侧面看就像是扛着杠铃坐上了一个不可见的椅子。你在侧面看一会,就能理解这诡异的动作为什么叫“老熊蹭树”了。如果他们的理由是这动作不伤膝盖,因为膝盖不会过脚尖,请看扩展阅读,深蹲能否过脚尖这事我写过了。
说道这,结论该有了。固定轨迹的器械会让训练者负责稳定的肌群参与发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关节承受不了的重量长时间被使用,最终,训练者受伤。这时候,你到哪说理去呢?
如果你还对那些看上去很高级的器械神往的话,希望你看了这篇小文能有所收获,为了你自己,为了将陪你一辈子的关节考虑,放弃那些为健身房经营者设计的玩意吧。
多说一句。钢线器械不一样啊,不是固定轨迹的。钢线很好,不像杠铃哑铃壶铃之类只能对抗向下的重力,它可以让阻力朝向任何你需要的方向。比如,练肩外旋的同志们,用哑铃可苦了,得趴着或撅着,有了钢线器械,你想站着、坐着、甚至躺着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