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大腿内侧肌肉训练动作,4个动作燃爆你的大腿内侧

当你感到自己吃胖的时候,低头看看自己的大腿,包括大腿内侧都会布满赘肉,刘备曾经就说“分久不骑,髀里肉生”,感叹自己大腿内侧生出赘肉来,还没有建立功业。

当你荒废了日常的训练,只关注于吃喝玩乐的时候,你的身体机能就开始退化,体重也会不断增加,这个时候,你的大腿内侧的也会随着身体肥胖开始堆积起赘肉来。这对你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想要消除大腿内侧的赘肉与你想减掉其他任何一个身体部位的赘肉一样,没有什么动作可以直接去消除这样的局部赘肉,你要进行全身的减脂来实现目标部位的瘦身,不要期望你能用什么动作来进行局部瘦身,瘦身永远都是全身性的,我们可以做的只是局部塑形。

你需要控制自己的饮食,降低饮食热量的总体摄入,调整饮食结构和食材,再配合上规律的运动,这样的减脂策略执行下去你会看到很好的效果。与此同时,我们还可以进行大腿内侧局部塑形,让肌肉线条看起来更好看。

哥萨克深蹲

这个动作可以很好地锻炼到你的大腿内侧肌群,同时还可以帮助你刺激到臀部和大腿肌群,双腿宽距站立,双手相扣举在胸前,先向左侧屈膝下蹲,同时将你的右腿伸直,并将右脚尖向上翘起,上身向前稍稍俯身以保持身体平衡,注意左腿的膝盖在下蹲时不要超过脚尖,上身保持平直,不要弯腰。然后伸直左腿将身体站立起来,回到起始位置。然后再进行对侧的训练。

每组每侧训练8-12次,训练2-4组。

双腿内夹球

这个动作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可以轻松燃爆你的大腿内侧。双腿打开与髋同宽,脚尖朝前,在大腿内侧放一个小球,如果没有也可以夹软垫。双手叉腰,然后将双腿向下稍稍下蹲,并抬起脚后跟,同时注意保持上身平直,保持肩部位于髋部正上方,髋部位于脚后跟的正上方,不要向前俯身,保持核心收紧。然后将臀部向上稍稍抬高,同时双腿用力向内挤压小球,然后再将双腿向下稍稍下蹲。如果你在训练时无法保持身体平衡,可以在做动作的时候,用手扶住一个固定物来保持身体平衡。

训练30次,训练2-4组。

剪刀腿平板支撑

这个动作除了会锻炼到你的大腿内侧,还可以锻炼到你的手臂、胸部、核心与臀部。我们先从高位平板支撑动作模式开始,双脚脚尖下各踩一个滑行盘(如果没有的话,也可以换成毛巾)。保持上身稳定,身体呈一条直线,双脚踩着滑行盘向两侧尽可能打开,然后在慢慢用力将双脚向内收回。

每组训练15次,训练2组。

夹球侧抬腿

侧卧地面,在双脚的脚踝处夹住一个小球,用下方的手屈肘支撑住头部,上方的手屈肘放在身前维持身体平衡,双腿用力夹住小球然后用力向上抬,抬到最高点时保持5秒,然后再慢慢向下放低。

每组每侧训练10次,训练2-4组。

相关文章
  • 涨知识丨运动减肥,你真的连喝水都不会

    天气已逐渐炎热,对于爱运动的你来说,考验又到了。在我们的日常跑步和健身过程中,科学补水的重要性愈发显现。而有的健身者,真的不会喝水。在运动时,人体75%的能量都用来转化热能,把体温保持在37摄氏度左右。这时血液会比平时变得更黏稠,心脏的效率会下降、心率会上升。如果不进行合理的补水,就会使你降速,最终

  • 跑步时间,你要知道这10件事!

    1哪些人不适合跑?跑步并不是适合所有人的运动,有几类人应当避免跑步运动◆心脏有疾病的人◆病毒性感冒,腹泻等患者◆高血压,糖尿病患者◆没有运动基础的人◆幼童和年纪过大的人2热身运动可忽略?所有的运动都需要做准备活动,跑前轻压腿、下蹲,可以让心脏和肌肉更快进入运动状态。如果一开始走几步,然后快走、小跑,

  • 知识|天冷了,冬天跑步要喝点什么?

    外界温度升高或是体内产热增加都会引起出汗,由于冬季室外温度和体温相差较大,冬季跑步时往往出汗量都会相对较少,所以会有一些跑者就产生了一种想法,出汗少代表消耗少,能量的补充也就变得可有可无了。不过,事实却是恰恰相反。在同等的运动量下,冬季跑步会多消耗 3%~7% 的热量,而且由于人体的基础代谢会变得更

  • 天天运动还是瘦不下来?试试这样吃,减脂速度快到起飞

    想要靠运动来辅助减肥的胖友们除了选择合适的运动之外运动前后的饮食也很重要选对食物,减肥速度快得惊人! 运动前运动前适量进食,不仅能防止低血糖,还能够增加运动成效,提高脂肪燃烧。喝一杯黑咖啡咖啡不仅是一种热量极低的饮品,相关研究表明:运动前喝一杯黑咖啡,运动之后可以增加17%的脂肪燃烧。同时还能促进运

  • 运动出汗多是什么原因 运动并非出汗越多越好

    运动出汗多是什么原因1、天热及大运动量出汗自然多运动时出汗多大多情况下是正常的生理出汗。出汗多有生理和病理之分,天气炎热和大运动量时的出汗多属生理现象。因为运动过程中全身血液循化加快,毛细血管扩张,体温升高,这个时候就容易出汗,到一定的运动点就自然出现大量出汗的情况。2、体质弱者运动出汗多天生体质弱

  • 运动后挥汗如雨的你,知道如何补充水分与电解质吗?

    眼下,喜爱健身的人群越来越多。运动强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电解质流失就越多。轻度脱水以及大量的电解质流失会损害肌肉力量和耐力,增加运动型酸中毒的风险。市民可以在运动后或大汗淋漓时,选择添加过维生素B6、维生素C、氨基酸等富含水分和电解质的运动饮料。什么是电解质电解质是钾、钠、氯等。常见的有氯化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