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居家久了,如何恢复跑步状态?试试日本的“超慢跑”吧


最近,不少跑者都开足马力奔跑,结果却发现——在居家一段时间后,原本的跑量、配速、最大摄氧量都无法快速找回。

事实上,两个多月没有持续常规训练并且累积训练里程,即便在家中坚持一定量的有氧运动,身体也需要一个过程才能恢复到原本的状态,而如何“平稳、健康并且迅速”地完成这个过渡期,是一门大学问。

近几年越来越受到日本跑者追捧的“超慢跑”,其实就是长时间没有训练后进行恢复,甚至提升跑步能力的一种有效手段。

何为“超慢跑”?

在介绍如何进行“超慢跑”之前,有必要普及一下“超慢跑”的历史。

超慢跑这个概念其实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只是在2009年在日本被再次提出,才又一次风靡开来。

慢跑原本就是“慢速跑步”的意思,在田径赛中,是指练习、比赛前慢速跑步的暖身运动。而在“慢跑”前面,刻意再加上“超”来形容,正是因为它对跑者的速度有特别的要求。

一般情况下,跑者在训练时会一点点增加自己的配速,即使是轻松慢跑,也会保持在一个相对较快的配速。相较之下,超慢跑是用所谓“非常、非常缓慢”的速度在跑步。

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样的速度才算是“超慢跑”呢?其实这并没有苛刻的要求。从事了20年超慢跑研究的福冈大学运动科学教授田中宏晓表示,“超慢跑的速度甚至可以慢到被快步走的上班族超越,这就是超慢跑。”

如果这样的表述还是太过于抽象,那么再换种说法——一般跑步时,中高强度的状态是跑者的呼吸比较急促,而且想要说话时不是很轻松。而超慢跑则是,能保持面带笑容哼歌,甚至边聊天边跑步的速度。

除了速度,超慢跑对于姿势也有要求,因为它和平常的跑步姿势有所不同。

据田中宏晓解释,想像自己是木偶被线拉着,挺直身体但不要用力;利用手肘的力量,将手臂往后摆动;稍微抬起下巴,直视前方,视线自然往前看;骨盆上方略微往前挺,尽量抬腿。

“超慢跑”适合所有人

美国路跑者协会曾经做过的一项关于“哪几类人跑步容易受伤或者有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长时间不运动、常年生活作息紊乱、长期酗酒,以及大重量的人,都不太适合从一开始就利用跑步来健身。

田中宏晓教授则强调,“超慢跑”恰好就能为这些跑者填补从长时间不运动到运动之间的空缺。

“若是真的大体重者,平日没有运动的习惯,那么建议还是先从快走或者超慢跑开始适应,这样会在很大程度减小对膝盖的伤害。”

田中宏晓教授说,“如果是长时间停训的跑者,同样应该从超慢跑进行恢复。”

当然,不只是初跑者或者长时间没有运动的跑者,一些资深跑者也适合以“超慢跑”作为交叉训练或者是休息时的补充练习,甚至有可能对自己的成绩提高有不小的帮助。

田中宏晓教授曾对不少跑者进行跟踪调查,发现在普通的跑步训练中加入“超慢跑”训练,反而提升了自己的成绩,有实验者甚至提升了超过半个小时的成绩。

为什么“超慢跑”有效果?

其实用一句马拉松圈子里的俗话就能解释,那就是“35公里撞墙期”的说法。

有些跑者在跑马拉松的时候,明明跑步状况不错,但一到35公里左右的距离时,速度突然急剧减缓,很多人因此无法再继续跑。

这个情况是因为跑者能量用尽,前半段的路程跑得太快,造成供给身体运动能量的糖类不足,以至于无法继续跑下去。

一般人都会认为,想要克服“35公里撞墙期”得到亮眼的成绩,就必须经由大量且辛苦的训练甚至增加训练里程来提升“持久力”。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跑马拉松的重点是如何分配“供给能量的糖类”能够保持到最后。

田中宏晓教授解释,人体除了糖类,脂肪也能够供给能量,而当身体从事激烈运动时,会更多使用糖类;从事缓和运动的时候,则会更多使用脂肪。利用这样的机制,就能够让身体主要消耗脂肪,将糖类保留到最后。

正因如此,“超慢跑”的训练和跑法可以帮助不少跑者提高自己的成绩。

“超慢跑”效果更胜健步走

除了跑步,健步走也算是这几年的一种运动潮流,特别是当不少APP软件开始风靡“运动步数”的时候。然而,和健走速度差不多的超慢跑,可以比健步走多消耗约两倍的能量。

为什么会是这样呢?

田中宏晓教授表示,这是因为使用的肌肉不同,超慢跑即便速度再慢,每一步都必须确实抬起大腿,此时使用到臀部、大腿前面的肌肉,还有从脊椎骨延伸到大腿骨,连接上半身与下半身称为髂腰肌的肌肉。不管是哪一个,都是身体的大块肌肉。

《英国医学期刊》的一项研究也显示,想要健康长寿,除了去除多余脂肪,提高持久力的来源——最大氧气摄取量也是很重要的一环。

想要提高最大氧气摄取量,心脏承受负荷的能力则是关键因素。

除了体能稍差的人,日常的健走难以达到这个负荷量。而一直以相同的速度健走,负荷会愈来愈弱,运动效果自然会开始降低。

不仅如此,如果想要提高健步走的配速,那么就会强制增加走路的步伐,反而造成身体的负担。而超慢跑就避免了这个缺点。

相关文章
  • 女跑者切记,跑完步不能立即洗澡

    还是要说关于跑步安全的事情,因为这对于我们跑者来说,是跑步要注意的最基本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跑者有侥幸心理或者是没有意识,最终酿成了惨剧。我们一直强调,晨跑的效果要比夜跑好,尤其是想通过跑步实现减肥的人,更应该去晨跑,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跑步高手也会尽量把跑步的时间放在早上,毕竟晚上我们拖着疲惫的

  • 早上晨跑完洗澡有讲究,多久洗合适?快来看看

    早起跑步好像很健康?但里面门道可不少!特别是跑完步要不要马上洗澡,这可是让我们这些喜欢运动的人纠结不已。今儿咱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跑完步立马洗澡究竟是享受还是冒险。晨跑后立即洗澡,是禁忌还是误区?别急着跑步后就冲澡不太对。我们运动时身体热乎,血液跑得嗖嗖的,汗也出得特多,毛孔都开得老大。这时候再来

  • 跑步时出汗越多,脂肪消耗就越多吗?

    “流汗是脂肪燃烧的眼泪”相信这句话曾经使很多运动减脂的人倍受激励,然而事实却要让大家失望了-------并不是运动时流汗越多,脂肪消耗得就越多。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只要搞清楚两个问题就可以了:第一,减掉的体内脂肪去了哪里?体内的脂肪氧化代谢会产生能量供身体消耗,最终的代谢产物84%为二氧化碳,通过呼

  • 跑步中抽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抽筋是跑马拉松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认为抽筋是因为肌肉力量不足,有人认为是电解质流失造成的,都只是片面的理解。比如,如果你跑10公里就抽筋了,那不会是因为电解质缺乏导致的,绝大部分抽筋应该与电解质无关。跑马拉松的强度会超过有氧跑的强度,当人体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糖原的代谢会形成乳酸,乳酸会被再次代

  • 不是运动越多瘦得越快,过量运动反而不利于减脂

    在这个追求健康和美丽的时代,减脂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运动无疑是减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你是否发现,有的人运动量很大,但却瘦得很慢?其实,这都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过量运动!一、运动与减脂:有量才有质,不可过量01.减脂的核心在于热量摄入需<消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减脂的核心其

  • 营养恢复可消除长跑中的运动性疲劳,你知道?

    长跑项目的特点就是强度小 ,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在训练及比赛中极易产生疲劳,所以营养及时合理的补充就对体能的恢复变得极为重要,就疲劳的产生及营养的补充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长跑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水平。 随着科技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作用的不断加深对于运动员的恢复的科技手段也不断的变化,营养这一环节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