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跟腱痛怎样锻炼(人过50跟腱“变脆”,宜常做这3个动作)

跟腱是连接小腿和足跟的一条粗壮的肌腱,支持人的行走、跑、跳。很多人认为跟腱损伤多见于专业运动员,实际上,年龄对于跟腱的影响也非常大,年龄超过50岁,跟腱因为弹性变差、变性、血液循环不良变得异常脆弱,中老年人也因此成为跟腱损伤的高发人群。如果再合并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跟腱更会变得脆弱,严重者甚至会发生肌腱断裂。

跟腱损伤最常见的表现就是足跟上方酸胀、疼痛,特别是发力时疼痛明显加重,甚至踝关节不能活动。如果踝关节后方有爆裂声或弹响声,并伴有急性发作的疼痛、肿胀、活动障碍、肌肉紧张度丧失等表现,则有可能是肌腱断裂。不少患者在发现跟腱损伤后,常常会回忆起受伤前曾有过跟腱处的酸痛不适,这是一种微损伤的表现。有的人会误认为是扭伤了,没有重视,结果导致损伤加剧,治疗难度增加。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经常进行跟腱部位的锻炼,有助于保持跟腱的血液循环和弹性,避免或预防跟腱损伤。

| 脚趾抓地

为了增强小腿及跟腱周围肌肉力量,可以进行脚趾活动练习,比如卧位或站位时可练习脚趾抓地动作、脚趾分开闭合动作。对已经出现跟腱损伤者,也可以让家属抬起大腿,用手反复将脚趾往上扳或往下扳,同时配以揉搓动作。练习可持续5~10分钟,每天早中晚各练习一次。

| 滚瓶练习

经常进行滚瓶练习,除了可以加速足跟和跟腱处的血液循环,利于损伤的康复外,这个练习还可以让足底逐步适应触地感,也有松解足底粘连的功效。找到一个较硬的矿泉水瓶,灌满40度左右的温水,放于地面。最初可以取坐位,脚放置在瓶上,在全脚掌方位内来回滚动。练习3~5天后可以换成站立位(可以扶住墙壁)。

| 高跟站立

进行高跟站立练习,可以增强小腿腓肠肌的力量及脚踝的力量。准备2厘米、4厘米、6厘米厚的木块(长度、宽度不限)各两块,先将2厘米的木块分别垫在脚跟下,站立10~20分钟,每天练习2次,练习3天后,可以依序换成厚一点的木块。如果跟腱有伤,可以先将健侧垫高,慢慢过渡到双脚平衡负重,再慢慢将重心移到伤脚,一定要循序渐进,如感到疼痛要及时停止。

跟腱最怕“突发暴力”,比如平时运动量少,突然进行剧烈的运动,跟腱损伤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因此,中年人应制定规律的运动方案,适度适量,避免长久不运动或者突然间大量运动。运动中最好佩戴运动辅具,对跟腱进行保护。

相关文章
  • 运动后多久喝水比较好

    运动后多久喝水通常来说运动量不大的情况下可以立即补充水分,或5分钟后一次100ml左右为宜。每两次之间至少间隔10分钟。而剧烈运动之后则不宜立即补充水分,最多只能漱口或者咽下不超过50ml的水,要做休整运动(比如长跑后的慢走等)使人体脱离运动状态,当颈动脉脉速恢复至120次/分钟(可以自己按住颈动脉

  • 运动后多久可以喝水 间隔5-10分钟进行补水

    一般运动后会消耗很多的能量,很多人在运动后直接喝水,那么运动后多久可以喝水呢?运动后喝什么水好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运动后多久喝水通常来说,如果运动量很小,出汗量也比较少,可以立即补充水分,以100ml为最佳。之后可以间隔5-10分钟进行补水。如果是剧烈运动,水分散失比较大的话。则不宜立即补充水

  • 跑步后体重反增?看完这三点你就懂了!

    在每次跑完一次畅快淋漓的跑步时,很多人都会满怀期待的上称看看体重是不是瘦了几斤,特别是想减肥的宝子们会更迫切的想看到跑完的成就。然而,上称却没廋反而重了?!这是什么原因呢?首先是饮食。都说减肥要“管住嘴,迈开腿”,在运动的同时,饮食上也要格外注意。跑步暴汗后往往会容易感到饥饿,而这个时候也往往会有很

  • 冬季跑步,你必须知道这些事

    冬天做户外运动的人越来越多。你经常可以看到穿着小背心的运动爱好者在街上奔跑。专家提醒我们,冬天不仅要补水,还要保暖。纽约运动医学专家凯文·波拉特表示,任何季节跑步都可以刺激大脑内啡肽的分泌,在寒冷的天气下,体质会得到明显改善。冬季,随着日照时间的缩短,人们容易出现季节性情绪障碍和抑郁。坚持冬季跑步可

  • 春天怎么跑步减肥 这6件事一定要知道

    在相同运动强度下,相比流汗少,流汗多代表的是消耗的肌糖原会多一点点,并不是减肥效果更好。所以,出汗的多或少,对减肥效果是没有影响的。运动跑步出汗多的人,一定要多多喝水,在跑步的过程中,以及跑步之后,及时补水。跑步流汗多如果不喝水的话,运动后,血管扩张,供应大脑和心脏的的血液减少,心脑血管缺血会更严重

  • 狂奔10公里大量出汗立刻喝水会悲剧:该如何补水?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身心健康、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提高,健身运动近些年来一直都是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只是在这个健身运动的过程中有许多小细节没有被大家注意到,其中一个就是如何科学的补水。相信许多朋友在观看足球、篮球等大型体育运动时,都会发现运动员们喝水的过程,他们在喝水时并不会一次性大量喝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