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走路疼如何锻炼(足跟疼痛,一走路就疼,为什么呢?教您3种治疗方法和疼痛说拜拜)

经常有一些跑步爱好者咨询,脚后跟上方疼痛是怎么回事?特别是在上下楼梯或第二天晨起脚落地的那一瞬间疼痛不适,走上几步、活动之后又可缓解,但总会反复出现

可能很多人,一开始不会太在意,想着是不是自己跑步用力不对或不小心拉伤了,只要暂缓跑步就行了;但令人痛苦的是,只要您每次跑完步结束后,都会出现疼痛不适,这其实是跟腱在向您预警,它“生病”了。

接下来,为了让各位更好地认识自己的健康问题,孔医生会从病因、治疗、预防等几方面详细地给大家好好聊一聊。

跟腱在哪?有何作用?

跟腱长在脚后跟的上方,一端连接着脚后跟的骨头,一端连接着小腿后方的肌肉,一般长约15公分左右,是我们人体最长、最强大的肌腱之一。

它是肌肉与骨头之间的连接,在我们跑步、行走的过程中,当前脚趾发力、小腿的肌肉强烈收缩时,跟腱会被往肌肉端拉伸;当全脚掌落地时,跟腱会被跟骨往下拉伸。

不仅可以传递、支撑身体力量的负荷,还是配合前脚趾良好发力的关键!但由于它具有这样的特点:跟腱在靠近肌肉部分有比较好的血液供应,在中下部靠近跟骨段血液供应较差,容易在您的跑、跳行动中出现反复拉伸、摩擦而退变损伤。

您有这样的表现吗?

一般跟腱出现问题,最常见出现的症状就是疼痛、红肿、脚踝受限;假如出现以下情况,您需要重视了,可能是跟腱炎哦。

  • 小腿后下方,靠近脚后跟处僵硬、酸痛,特别是晨起比较明显;
  • 在跟腱位置有红肿、压痛;
  • 跑步、垫脚尖、跳跃活动时会诱发疼痛,甚至加重疼痛;
  • 休息后可缓解,等下一次活动时又再次诱发疼痛;
  • 严重时足跟不能着地,甚至会向足跟内侧放射疼痛、麻木。

当然,以上是跟腱炎的一些共性特点,但是也有不同之处,疾病有缓急之分,假如在急性疼痛期,可能更多表现出跟腱局部的皮肤红肿、疼痛、行走和跑步时加重;若是不及时处理,会演变成慢性跟腱炎,多在晨起、上楼、爬坡后小腿后下方僵硬、疼痛不适,脚踝往上翘疼痛加重。

为什么会发生跟腱炎呢?

跟腱炎的发生,主要常见于在两类人群身上,爱运动的青壮年和中老年人,他们发生跟腱问题的位置不一样。

一般青壮年多发生在跟腱的中下位置,常在跟骨上方2-6公分处出现疼痛、肿胀,虽然没有明确的外伤史,但总跟运动有关,比如跑步、跳跃、行走过多或竞技等;多与运动前热身和拉伸准备活动不足、运动轻度大、过度使用跟腱有关。

中老年人多发生在脚后跟与跟腱结合处疼痛,主要和反复使用跟腱,导致其劳损或弹性降低有关,原本这个位置的血供就不好,若是因为反复受力摩擦、刺激,跟腱组织会逐渐变脆、钙化。

除了上面介绍的过度使用之外,最根本的原因还和您的足踝结构有关,当您脚底变得比较平整时,跟腱就会随之往一侧偏移,在您跑步、跳跃、行走时,跟腱的受力不正常,反复使用的结局可想而知。

该如何应对这种疼痛呢?

目前,出现这类疼痛,很大程度上是根据经验判断,但是为了明确自己的问题,最好做以下检查,不要盲目地认为是跟腱炎,因为在临床中,跟腱周围还有很多滑囊,或许是滑囊出现问题呢。

所以,为了更精准的治疗,首先还是到医院做一个超声检查,假如跟腱有问题,可以看见跟腱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厚。

在搞清楚问题之后,建议从以下方法来选择治疗:

1.若是在急性期,疼痛明显的话,建议减少走动,甚至要制动休息,可以进行局部冰敷,一般每次冰敷的时间不宜过程,10分钟即可,每天可以进行2-3次的冰敷;同时倘若避免不了急性期的行走,可以在鞋跟高,减少跟腱的张力。

2.过了急性期后,以下几种方法都是非常推荐的

①手法治疗

可以根据评估去调整距骨的位置和扁平足的处理,一般都可以见到神奇的疗效。

②冲击波治疗

它主要对跟腱位置的钙物质进行冲击,造成内部微量出血,促进周边细胞重新生长的一个过程;类似于庄稼苗缺水干旱后,在浇水前要松一松土一样的道理,一般用于久治不愈的情况。

③注射治疗

在传统的方法上,会选择在跟腱周围压痛明显处局部注射镇痛液,常用一些糖皮质激素,虽说对于肿胀、疼痛控制比较有效,但还是希望大家慎用,毕竟用药需要专科医生指导,激素的副作用可不小哦。

目前,最经典、最有效的方法还是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因子,这项技术是抽取自身一定量的血液进行离心,提取一定浓度的血小板血浆给予跟腱周围注射,最好在超声的引导下进行更精准;可以有效修复保护损伤退变的跟腱,控制局部炎症、缓解疼痛。

如何预防呢?

对于任何疼痛的出现,都请大家重视,一定要注意预防,尽量减少这类问题的发生,而不是等您出现问题了以后再想着如何治疗。

若是没有预防意识,即便您治疗好了,也会再次出现疼痛的;所以,学会预防可能比治疗更关键,建议大家针对跟腱炎的问题,做好以下防护:

1.运动锻炼要循序渐进,逐渐增加活动量和强度

喜欢跑步的人,不要过于太频繁或者注意跑步时防止下肢局部负荷量过于集中;在运动之前,多对小腿的肌肉和跟腱进行拉伸放松;运动过后也要注意休息、局部肌肉放松,如热水泡一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2.运动锻炼时,要穿合脚的鞋子,它能对脚踝提供充分的缓冲,并应该有坚固的足弓支持,减少跟腱的压力。

3.平时加强小腿的肌肉强化锻炼

在这里比较推荐小腿肌肉的离心收缩锻炼。每日可以进行2次锻炼,每次练习10组即可。

相关文章
  • 女跑者切记,跑完步不能立即洗澡

    还是要说关于跑步安全的事情,因为这对于我们跑者来说,是跑步要注意的最基本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跑者有侥幸心理或者是没有意识,最终酿成了惨剧。我们一直强调,晨跑的效果要比夜跑好,尤其是想通过跑步实现减肥的人,更应该去晨跑,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跑步高手也会尽量把跑步的时间放在早上,毕竟晚上我们拖着疲惫的

  • 早上晨跑完洗澡有讲究,多久洗合适?快来看看

    早起跑步好像很健康?但里面门道可不少!特别是跑完步要不要马上洗澡,这可是让我们这些喜欢运动的人纠结不已。今儿咱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跑完步立马洗澡究竟是享受还是冒险。晨跑后立即洗澡,是禁忌还是误区?别急着跑步后就冲澡不太对。我们运动时身体热乎,血液跑得嗖嗖的,汗也出得特多,毛孔都开得老大。这时候再来

  • 跑步时出汗越多,脂肪消耗就越多吗?

    “流汗是脂肪燃烧的眼泪”相信这句话曾经使很多运动减脂的人倍受激励,然而事实却要让大家失望了-------并不是运动时流汗越多,脂肪消耗得就越多。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只要搞清楚两个问题就可以了:第一,减掉的体内脂肪去了哪里?体内的脂肪氧化代谢会产生能量供身体消耗,最终的代谢产物84%为二氧化碳,通过呼

  • 跑步中抽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抽筋是跑马拉松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认为抽筋是因为肌肉力量不足,有人认为是电解质流失造成的,都只是片面的理解。比如,如果你跑10公里就抽筋了,那不会是因为电解质缺乏导致的,绝大部分抽筋应该与电解质无关。跑马拉松的强度会超过有氧跑的强度,当人体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糖原的代谢会形成乳酸,乳酸会被再次代

  • 不是运动越多瘦得越快,过量运动反而不利于减脂

    在这个追求健康和美丽的时代,减脂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运动无疑是减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你是否发现,有的人运动量很大,但却瘦得很慢?其实,这都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过量运动!一、运动与减脂:有量才有质,不可过量01.减脂的核心在于热量摄入需<消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减脂的核心其

  • 营养恢复可消除长跑中的运动性疲劳,你知道?

    长跑项目的特点就是强度小 ,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在训练及比赛中极易产生疲劳,所以营养及时合理的补充就对体能的恢复变得极为重要,就疲劳的产生及营养的补充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长跑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水平。 随着科技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作用的不断加深对于运动员的恢复的科技手段也不断的变化,营养这一环节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