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老人怎样锻炼腿部力量

俗话说:人老腿先老。众所周知,在人体的运动器官中,腿是支撑全身重量的支柱。当腿部出现肌肉松弛,收缩无力以及神经功能调节下降时,就会下肢沉重,关节僵硬,走路不灵活,甚至不听使唤。一不小心很容易跌倒摔伤,甚至发生骨折。人到老年,骨骼中的有机物减少,弹性降低,易脆易断,经不住触碰跌撞。加之老年人神经功能调节下降,反应迟钝,平衡能力减弱,稍有不慎,就容易跌倒造成骨折。老年人骨折后愈合慢,特别是股骨颈部位骨折后很难愈合。长期卧床休息会出现许多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人由于腿脚不灵活,就不愿意活动,殊不知这样进一步加速了腿部的老化。预防老年跌跤骨折的根本措施就是平时多活动。要知道“走比站好、站比坐好、坐比躺好”的道理。因此,老年人要有意识地尽早进行腿部锻炼。

坚持步行

步行是一项最简单也是最全面、最柔和的体育锻炼,平时能步行就不坐车不骑自行车,能步行就不坐电梯,坚持用腿走路。步行时两条腿有节律地一收一缩,静脉血液也有规律地向心脏输送。这样心脏就好像有人推动一样,毫不费力地跳动。心脏是人的“发动机”,只要心脏健康,走起路来才矫健有力。步行时,也可以试着前走几步,后退几步;也可以试着用脚尖着地走几步,再用脚后着地跟走几步,这样能使神经系统得到重新调整,平时运动不到的肌肉、关节、韧带都能得到锻炼。

适度慢跑

身体条件允许,天气好温度不低的情况下,在室外慢跑。天气不很好,冬天室外温度低时,在室内原地慢跑。注意不要跑的时间太长,以不感觉累,第二天不腿痛为适宜。

金鸡独立

金鸡独立,也就是单腿直立。动作要领是立正站好,双手自然下垂,目视前方,一只脚慢慢抬起,每天坚持这样练。刚开始可能坚持几秒、几十秒,用不了几天你就能坚持几分钟。随着时间的推移,单腿直立的时间也会延长。坚持反复练天天练,时间长了,你的平衡能力就增强了。

足部锻炼

坐在椅子上,一只脚抬起,脚尖按顺时针方向画圆10次,再按逆时针方向画圆10次。然后换另一只脚,重复上面两个动作相同次数。最后两只脚同时抬起,两个脚尖同时相反的方向画圆,即一只脚按顺时针方向画圆,另一脚按逆时针方向画圆,次数也是各10次。这样不仅能锻炼足部的柔韧性,还能增强下肢的稳定性。

相关文章
  • 狂奔10公里大量出汗立刻喝水会悲剧:该如何补水?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身心健康、精神生活的要求也在提高,健身运动近些年来一直都是比较受关注的话题,只是在这个健身运动的过程中有许多小细节没有被大家注意到,其中一个就是如何科学的补水。相信许多朋友在观看足球、篮球等大型体育运动时,都会发现运动员们喝水的过程,他们在喝水时并不会一次性大量喝水

  • 运动后注意补充水分

    进行体育运动后就要增加饮水量,最好在开始运动三十分钟前喝一两杯水。特别是在炎热的天气,身体需要更多的水分,才能发挥好运动机能。在运动时,快速呼吸和出汗消耗了许多液体。请在结束运动后半个小时内再喝一两杯水,不要等到口渴时才喝水。大多数参加运动的人并不需要喝含有盐分的运动饮料,白开水就足以补充体内的水分

  • 跑步后渴了该怎么办?了解这几点很重要

    很多跑友看到这个问题的第一答案就是喝水或者喝运动饮料,但在补给上还有很多细节之处需要我们去遵守。在搞清楚跑步渴了要怎么做之前,需要了解我们在跑步后身体会流失什么。NO.1跑步、健身后会显著流失水分和电解质,并且大量消耗身体的糖原1、关于水分在跑步的时候,产热会急剧增加,身体通过水分蒸发的方式有效散热

  • 出汗过多后,应该如何给身体补充“营养”?做起来一点都不难

    秋高气爽后,很多人开始启动“户外运动计划”,每天出去跑跑步、跳绳、打拳等,都是肆意挥洒汗水的方式,出汗的多少也能变相说明你的运动量是否达标。同时,大家也不要过度理解,也并非大汗淋漓才能达到运动效果。事实上,运动过程中的出汗多少,除了运动程度以外,还受外界温度变化、内心情绪等相关。这里也有帮助大家验证

  • 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

    挥洒汗水,尽情释放活力,运动为生活增添了一抹亮丽的色彩,当身体从运动的激情中逐渐平复,你是否也曾疑惑,那一杯解渴的水,究竟何时饮下才能为健康加分?运动后何时喝水最适宜,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不少学问想象一下,你刚刚完成了一组酣畅淋漓的跑步训练,心脏跳动如同擂鼓,呼吸急促,汗水浸湿了衣衫,此时的身

  • 运动出汗后,应该何时补水?

    导语:大家在运动后应该都会及时补充水份,尤其是在营地的学员们,每次运动前都会准备一个装满水的大水壶。在不运动的情况下,人体每天至少需要补充2000cc的水分。喝水不但可以用来补充运动后流失的汗水,还可以推迟身体的老化、让肌肤变得更有光泽与弹性、维持正常体温、帮助睡眠等,好处颇多!那下面小编为大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