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锻炼锻炼游戏儿童(这25个精细动作训练游戏,让孩子头脑更聪明)

俗话说“心灵手巧”,其实不无道理。

研究表明,手指的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占据了广泛的区域,手上运动越复杂,大脑得到的刺激越多,发育得才会更好,从而对智力产生影响。

此外,人类的手上布满了丰富的末端神经,能够帮助我们感觉各种事物、完成复杂动作。对于孩子来说,手更是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下面介绍几类游戏,家长和老师可以作为日常活动的基础策略进行扩展。

撕扯搓揉类游戏

一般当宝宝到了6、7个月的时候,家里卫生纸就遭了殃。因为一不留神宝宝就开始了“撕纸大战”。

实际上这是宝宝利用手指感受周边环境的重要步骤,可以帮他充分发展触觉。

  • 撕不烂的书(1岁以内)

如果不想让孩子撕纸,可以给他玩撕不烂的布书,既能满足孩子手部发展的需求,还可以节省纸资源。

  • 纸绵羊(1岁+)

在纸上画出绵羊图案,让孩子把卫生纸蜷成团粘在绵羊的身体上,纸绵羊就变成一个毛茸茸的绵羊啦,这样玩还可以增加趣味性。

  • 洗衣服(2岁+)

洗衣服之类的游戏,既可以培养孩子的家庭责任感,还能锻炼他的手部抓握力量,对双手协作能力也有帮助。

  • 撕纸成画(3岁+)

在纸上用连续的点画出动物或植物的形状,先让孩子用彩笔连起来,然后再用手沿着线把图画撕下来。

  • 揉面(4岁及以上)

给孩子一小团面或者橡皮泥,让孩子模仿家长揉面的样子,对双手协作和手部肌肉控制能力很有帮助。

投掷类训练

到宝宝一岁多的时候,他会喜欢把手里的东西扔出去,等待家长捡回来后再扔出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是“故意气人”,其实这也是宝宝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 扔纸团(1岁+)

把家里的废弃纸张揉成团,让孩子瞄准垃圾桶尽情扔吧。当然也可以让孩子扔其他没有危险的毛绒玩具,对他的手臂肌肉、手眼协调能力都有帮助。

  • 打保龄球(2岁+)

准备几个不要的水瓶并灌上水,让孩子滚动小皮球把水瓶击倒,家长可以和孩子比赛看谁更厉害。

  • 套圈游戏(3岁+)

把家里变成套圈广场似乎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家长可以设置其他“50元代金券”、“看电视一小时”等奖励内容,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同时也锻炼了孩子的手眼协调能力。

  • 移动的篮筐(4岁+)

让孩子踩在平衡垫上(没有平衡垫也可以单脚站立),家长拿着一个体能环站在距离孩子一米左右的地方并缓慢上下移动体能环,让孩子投篮。

  • 颜色找对了吗(4岁+)

在硬纸板上用不同颜色的胶带围成各种形状,然后让孩子把相同颜色的积木投到相对应的形状中。

拼搭穿插类游戏

穿插拼搭类的游戏对孩子的手眼协调、双手协作和想象力、创造力都有帮助,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手指操作能力。

  • 放吸管(1岁+)

准备一个空水瓶和几根吸管,让孩子把吸管放到水瓶中。不要认为这个动作很简单,对于1岁多的宝宝来说却很难哦。

  • 塞硬币(1岁+)

家长可以给宝宝准备一个存钱罐,让宝宝自己把硬币塞到里面。当然家长要在一旁看护,避免宝宝把硬币放到嘴里。

  • 穿珠子(2岁+)

让孩子玩穿珠子,或者用绳子穿过纸上的洞,总之要让孩子锻炼手指拿着线操作的动作就可以。

  • 各种配对玩具(3岁及以上)

形状配对、大小配对、颜色配对、图案配对等等,这类玩具从购物软件上搜索“配对玩具”就有很多,家长要注意根据宝宝的能力阶段选择适合他的类型。

  • 玩积木(3岁及以上)

积木就不多展开了,各种类型的积木都可以,前提是家长不要过度干预宝宝的游戏,给他独处玩耍的机会,也可以帮助提升专注力。

翻揭夹捏类游戏

像翻书、夹取物品之类的动作,对手指的灵活度很有帮助,而手指的灵活度对孩子的书写、弹琴、穿衣系鞋带等日常生活都有重要意义。

  • 翻书游戏(1岁+)

家长可以和宝宝一起看绘本,当然看懂绘本里的内容不是目的,目的在于通过翻揭锻炼婴幼儿的手指力和腕力。

  • 剥鸡蛋(2岁及以上)

孩子会自主进食了之后,就建议家长让宝宝自己拿着食物吃东西,当然肯定会把身上弄得乱七八糟,但不要着急,这是宝宝成长的必经之路哦。

  • 捡豆子(2岁+)

让孩子用手指捡起盘子里的豆子或花生米之类的物品,或者让孩子用镊子、筷子夹起这类物品。注意家长要在一旁看护,避免产生意外。

  • 筷子夹杯子(3岁+)

让孩子双手拿着筷子夹住纸杯的边缘,把纸杯叠放起来,可以锻炼双手协作、手眼协调和手部肌肉控制能力。

  • 娃娃剪头发(3岁及以上)

一定要在6岁之前让孩子学会使用剪刀之类的工具,家长日常可以带孩子玩剪纸之类的游戏,对手腕控制、手指分化和双手配合都有帮助。

拧旋类游戏

手腕的锻炼非常重要,它在精细动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手腕关节连接了上肢的大运动和手掌的精细动作最重要的枢纽,让动作从粗放变得精确。

  • 拧毛巾(1岁+)

让孩子模仿大人的动作来洗毛巾、拧毛巾,既能锻炼孩子的手腕灵活性,还能增加亲子互动的机会。

  • 小小修理工(2岁+)

可以买一些仿真工具箱玩具,让孩子拧一拧、敲一敲,手眼协调、双手协作和手腕力量都能锻炼到。

  • 拧瓶盖(2岁+)

尝试让孩子自己拧开水杯或矿泉水瓶的盖子,提高手眼协调和手腕灵活度。

  • 瓶盖配对(3岁+)

还可以把各种容器的盖子都拆下来,让孩子选择正确的瓶盖并盖好,对视觉区辨和手眼协调都是很好的锻炼。

  • 儿童魔方(4岁+)

可以给孩子玩简单的或者形状各异的模仿,还可以锻炼颜色配对能力。

其实生活中的很多物品都可以作为陪娃成长的工具,就看你是否可以好好利用啦。

相关文章
  • 跑步怎么补盐?先要学会判断自己的出汗特点!

    大家都知道跑步就会出汗,而汗是咸咸的,那是因为随着汗水,体内的盐分也一起排出来了。如果不及时适当补充盐分的话,体内缺盐会导致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但盐分也不是多多益善,摄入盐分过多,也会导致高血压、心脏

  • 做运动过程中,出汗越多,效果越好?

    夏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很多人开始选择户外运动,其中跑步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种运动方式。不少人选择跑步的目的是为了瘦身减肥。然而,一直以来有一个错误观念,即认为运动出汗越多,就能越快消耗脂肪,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但是,这个观点并不正确。事实上,跑步出汗多不代表减肥效果好。汗液主要由水分、电解质和少量的代谢

  • 跑步出汗好处多多,防癌,不靠谱也靠谱!

    跑步出汗,可以刺激大脑内啡呔的产生,继而改变你的心情,控制情绪波动。注意这里说的是跑步出汗或运动出汗~为什么强调这个前提,我们接着往下看。有很多人认为出汗可以排毒、防癌,其实并不是这样。确实有研究表明,砷、镉、铅、汞等重金属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但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汗液的99%以上是水,不到1%的

  • 跑步五分钟,出汗两小时?你必须知道运动出汗的真相!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是手机中的战斗机。跑步五分钟,出汗两小时,小心你身体宕机。运动中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出汗过多,都要小心。(“主动”可理解成虚汗多,“被动”多是自己作)还是我那个不省心的朋友迷妹,她昨晚兴奋地告诉我,在肚子上裹一层保鲜膜跑,出汗多,减肥快。果然, 跑完一上称,轻了2斤。听完好想

  • 夏季跑步大量出汗,容易缺铁,这个补铁的好方法建议收藏

    夏季跑步,汗水淋漓,你是否担心过身体的铁元素悄悄流失?缺铁,这个听起来并不严重的问题,实际上可能会对你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夏季跑步与补铁的那些事儿;跑步出汗,真的会导致缺铁吗?跑步时大量出汗,确实可能导致铁的流失,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跑步者都会缺铁;缺铁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

  • 夏日跑步出汗多?掌握这些技巧,远离湿身尴尬!

    常言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知不觉,三伏天已经悄悄来临,明天就是初伏第一天了,自从到了夏天,很多跑者都降低了跑步的频率,当然也有很多跑者在炎热的夏天依旧练的飞起,丝毫不减懈怠!在夏天跑步时,很多跑者可能都有同样的烦恼,那就是出汗多,不说跑步了,就是在外面走走可能就出一身汗,更别说跑步了,汗流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