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后悔没学的硬拉技术,不然早就超越大多数人

从健美训练的角度来看,传统硬拉是非常特殊的一个动作,往往与其它任何训练动作都不一样:

●传统硬拉练到的肌群很多,你并没有针对哪个特定区域

●传统硬拉的训练频率应很低,你不能像练其它动作那样每周2-3次

●传统硬拉的训练量也应很低,通常每次训练不应该超过2个正式组

●传统硬拉忌讳练到力竭,即便是正式组你也应该稍微留有余力

我们从初学者时代开始,就需要充分理解这3点。这样传统硬拉才能帮助你不断增长力量和肌肉,而不是成为重大伤病的罪魁祸首。

我也曾和许多健身小白一样,不理解传统硬拉的特点而遭遇过多次顽固瓶颈期。

瓶颈期1:错误的动作形式

这是在我硬拉接近100KG时发生的,我当时还不知道传统硬拉是“必须有下肢肌肉参与发力”的动作,我完全依靠竖脊肌和斜方肌的力量在拉。

这种错误观念很普遍:“弯腰提起重量,那主动肌不就是腰吗?”——不幸中的万幸是我的腰椎侥幸逃脱了椎间盘突出的后果。

想想看,许多硬拉400KG以上的大神,从未发生过重大腰部伤病;而一些小白才刚刚拉到自身体重,椎间盘就已经分崩离析了。追根究底是因为糟糕的动作形式——你必须学会用腿部驱动来做硬拉,而不是单纯地用脊柱拉。这两种动作有其显著区别和潜在区别:

腿部驱动的硬拉

●腘绳肌和臀大肌在硬拉开始前向后做出预拉伸(或称之为预先紧绷)

●你的髋部在硬拉启动时很稳定,没有猛抬或抽搐

●脚后跟好似要踩穿地板(但不意味着前脚掌可以抬离地面)

●腹肌和竖脊肌同时绷紧加固脊柱,你躯干的作用是“连接和传导力”,而不是主动发力。

●最终你会运用所有后链肌群协同作用稳定地将杠铃“推离”地面。

错误的脊柱拉

●腘绳肌和臀大肌没有预先紧绷,处于懒散的状态。

●把硬拉做成了深蹲模式,下蹲得太低导致启动后髋部要重新调整、瞬间猛抬。

●双脚站立重心不确定,甚至放在前脚掌上?

●脊柱像虾米一样弓起,竖脊肌和腹直肌都没有处于正确状态。

●最终运用腰部的拉伸-缩短将重量提起来。浑身颤抖,椎间盘哀嚎。

在纠正了动作形式后,我的硬拉从不足100KG增长到120KG。

瓶颈期2:训练频率和训练量过高

早年我习惯每周训练2次传统硬拉,每次做3-4个正式组,组组力竭。

这种粗暴无脑的计划让我最终卡在了硬拉自身两倍体重的水平(当时是155KG)。对于这个瓶颈我记忆尤新——连续多周训练硬拉时,我都只能用155KG竭尽全力完成1次,而在第2次启动的瞬间,我总是两眼发黑几乎昏厥,最终失败。

这里的主要问题在于硬拉的训练频率和训练量太高。传统硬拉对脊柱中枢神经的冲击是无与伦比的,你必须为它腾出更多的恢复时间。

在大多数合理的力量举训练计划中,每隔10天或以上练习一次大重量传统硬拉,每次训练只做1-2个正式组。

在神经系统未充分恢复的情况下再次训练硬拉,不光会导致硬拉本身的力量停滞和倒退,还会引发其它任何身体部位的力量停滞倒退——毕竟,中枢神经主宰控制着全身肌肉群。(不要在这里强词夺理,告诉我你练的是健美,力量掉不掉无所谓。去请教任何一个资深的健美运动员,他们都会把力量发展作为衡量进步的重要指标。)

如果你已经犯了类似的错误,果断一点,将大重量硬拉的训练频率降低至每隔10-15天一次,每次热身过后只做一个正式组。你十有八九会发现,这么调整过后全身肌肉的力量都开始复苏。

这期间,如果你担心隔太久硬拉会导致动作生疏,可以穿插一些小重量硬拉训练日,比如用50-60%极限重量来做3组5次,这不会给整体恢复造成什么影响。

瓶颈期3:不会控制力竭程度

好的,现在终于学会用恰当的频率和训练量来练习硬拉了,但作为一个天赋一般的人,若想要朝硬拉2.5倍体重发展,还必须学会控制力竭程度。

假设你在正式组中做5次,那么意味着你的起步重量至少应该是8RM(距离力竭3次停下来!)——你现在早已不是初学者了,不能指望每次深入力竭都不会造成恢复问题。

起步重量轻一点:从长远来看,进步空间会更大。这个原理适用于任何身体部位,但在硬拉上体现得最为明显——退一步的回报最终是你可以进三步!

自备1.25KG的小号杠铃片,每次练习硬拉时微量添加负重。

每每练习4次大重量硬拉后,安排1周的减载周不做硬拉或只做小重量硬拉

......

训练年限越高、越聪明的人就越能看懂这些操作的价值。

只有呆瓜才会“干就完了!”他们的结果无一例外:连续多年卡在相同的数据上没有变化。

下面是一些可行的传统硬拉辅助动作:

相扑硬拉和架上硬拉

多里安耶茨说:“当一个动作发展到你无论如何都无法进步时,你必须换掉它一段时间,不管你有多喜欢它。”

所以,即便你使用了全宇宙最科学的硬拉计划,你早晚还是会碰到瓶颈期。解决方案很简单:换成相扑硬拉或架上硬拉训练6-8周。

这一方面是通过训练其它硬拉类型来强化不同的肌肉,另一方面是为了让神经系统短暂地把传统硬拉遗忘掉(不再那么厌倦和抵触)。以便你重新拾回它时,它能够继续进步。

早安式体前屈

如果只能让我选择一个硬拉的辅助动作,那么非早安式体前屈莫属。

我可以在这里写出上千字来形容它的好处,但你只需记住:早安式体前屈做组重量应该达到你硬拉极限的60%以上,否则你的硬拉力量就还有很大的待开发空间。

方案:3组x5-8次,不力竭

腹部支撑划船

对于硬拉锁定阶段(即将站直时)较弱的人来说,腹部支撑划船可以很好地解决问题——通过这种严格的划船来孤立强化上背部“缩紧”的能力。记住,上背部力量与硬拉锁定能力直接相关。

方案:3组x8-10次,可力竭

悬垂卷腹

记得前面说过硬拉启动时腹肌要绷紧吗?前提是你具备强有力的腹肌才能更好地做到这一点。

方案:3组x极限次数

拉阻力撬

一般健身房很难找到阻力撬,但你可以考虑用拉其它物体来代替。手脚并用+向后牵拉的动作模式所动用到的肌群和硬拉高度相似,可以有效提高后链肌群之间的协调能力。

方案:每周2次,每次7-8分钟

相关文章
  • 跑步中抽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抽筋是跑马拉松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认为抽筋是因为肌肉力量不足,有人认为是电解质流失造成的,都只是片面的理解。比如,如果你跑10公里就抽筋了,那不会是因为电解质缺乏导致的,绝大部分抽筋应该与电解质无关。跑马拉松的强度会超过有氧跑的强度,当人体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糖原的代谢会形成乳酸,乳酸会被再次代

  • 不是运动越多瘦得越快,过量运动反而不利于减脂

    在这个追求健康和美丽的时代,减脂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运动无疑是减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你是否发现,有的人运动量很大,但却瘦得很慢?其实,这都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过量运动!一、运动与减脂:有量才有质,不可过量01.减脂的核心在于热量摄入需<消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减脂的核心其

  • 营养恢复可消除长跑中的运动性疲劳,你知道?

    长跑项目的特点就是强度小 ,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在训练及比赛中极易产生疲劳,所以营养及时合理的补充就对体能的恢复变得极为重要,就疲劳的产生及营养的补充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长跑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水平。 随着科技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作用的不断加深对于运动员的恢复的科技手段也不断的变化,营养这一环节也一

  • 跑步时抽筋怎么办?教你如何应对和预防

    抽筋,是马拉松跑者参赛时常见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初跑者频繁遇到的烦恼,我们该如何应对?Contents① 抽筋是什么?② 为什么会抽筋?③ 跑马拉松时抽筋怎么办?④ 如何预防抽筋?Chapter 1抽筋是什么?肌肉抽筋 (muscle cramps):局部肌肉强烈而持续的收缩无法自动缓解,常伴有

  • 为何坚持跑步,身体越跑越年轻,可脸却感觉变老了

    在全民健身这个大浪潮中,跑步已经成为了一部分现在人日常运动的首选,很多人也因为跑步改变了身材,获得的健康的身体。跑步不仅能够帮助提升心肺功能,增强人体的肌肉力量,同时还能够帮助控制体重,提高心理健康。然而有的朋友会问了,为什么跑步越久发现身体变得越来越年轻,但是脸却变得越来越老了呢?这是一个大家普遍

  • 跑步擦汗有技巧,跑者蛮力使不得

    跑步处处是学问,要想跑得好,我们必须要留心,从热身开始,再到拉伸结束,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跑步过程,这两者中间发生的事情是需要我们打磨一下细节的,这也是很多人最容易忽略的,毕竟一些人总认为跑步就是简单的迈开腿,但跑步怎么穿,如何补给的问题却从来都不考虑,因此和别人跑同样的距离,她们总是跑得更累,其实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