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健身个人计划书怎么写(手把手教你制定“个人健身计划”!)

一、计划前的清查盘点


1、时间规划

我们大多数人都很忙,假如某项健身计划要求你锻炼6小时,但你却只有3小时的空闲时间,这个计划对你就根本没有意义.


刚开始,建议每周花2-4天在健身房,用这种频率开始,即使有更多时间也不要操之过急,因为剧烈的生活改变注定无法持久。


2、需要的装备

了解你的健身房有什么样的器械,从而编入健身方案中。当然,创造性的使用设备也是一种能力。

例如长凳不仅可以用于卧推,还适用于胸部支撑划船、臀部冲刺等,跳出固有的思维模式,你会发现锻炼的无限可能。


3、伤痛的禁忌

这是健身计划中非常重要却常常被忽略的一个方面。比如膝盖受伤后,那么蹲坐、弓步等动作就应该放弃

关于下肢肌肉质量,可以通过髋屈伸训练、背部伸展和大量侧向旋转运动来保持。一般来说,某项运动让你的身体有疼痛感、或者让你不舒服,那就不要去做


4、需要的装备

如果你追求力量,可以集中在3大项训练;如果你想减脂,那么针对复合型运动进行锻炼;

如果你想要局部塑形,那么大部分运动围绕你想要锻炼的部位,确认你的目标,就能制定出一个战略计划。


二、健身计划变量设计


健身计划需要包括有氧训练、力量训练和柔韧性训练3个部分


1、锻炼频率

建议3-4天/周,普通人过多的训练时会表现不佳。


2、动作的选择与顺序

优先进行目标部位的锻炼(比如想练臀部,可以优先做臀部冲刺,再进行其他动作)。

大多数情况下,首先将主要的复合动作编入计划,然后是辅助运动、最后是单关节练习。


3、训练流程

每次训练(无论是有氧、还是力量或柔韧性练习)都要包括热身和放松环节。



三、训练参数


1、训练量


包含组别和次数

  • 推荐先做复合较大、次数较少的动作(1-10次/1-3组)
  • 然后是重量次数中等的组别(8-15次)
  • 最后高频重复(16次或更多)、轻重量的组别结束


2、节奏

不用太详细的计算,但大多数都需要2-3s完成离心阶段,而不是尽可能快的重复。


3、组间休息

这往往取决于你运动组的强度

  • 低频率重复组别(1-5次)休息3min
  • 中等重复频率(6-15次)组别休息2min
  • 高频率(16次或更多)组别休息1min
相关文章
  • 女跑者切记,跑完步不能立即洗澡

    还是要说关于跑步安全的事情,因为这对于我们跑者来说,是跑步要注意的最基本的事情,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跑者有侥幸心理或者是没有意识,最终酿成了惨剧。我们一直强调,晨跑的效果要比夜跑好,尤其是想通过跑步实现减肥的人,更应该去晨跑,我们也会发现,很多跑步高手也会尽量把跑步的时间放在早上,毕竟晚上我们拖着疲惫的

  • 早上晨跑完洗澡有讲究,多久洗合适?快来看看

    早起跑步好像很健康?但里面门道可不少!特别是跑完步要不要马上洗澡,这可是让我们这些喜欢运动的人纠结不已。今儿咱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跑完步立马洗澡究竟是享受还是冒险。晨跑后立即洗澡,是禁忌还是误区?别急着跑步后就冲澡不太对。我们运动时身体热乎,血液跑得嗖嗖的,汗也出得特多,毛孔都开得老大。这时候再来

  • 跑步时出汗越多,脂肪消耗就越多吗?

    “流汗是脂肪燃烧的眼泪”相信这句话曾经使很多运动减脂的人倍受激励,然而事实却要让大家失望了-------并不是运动时流汗越多,脂肪消耗得就越多。要解开这个疑问,我们只要搞清楚两个问题就可以了:第一,减掉的体内脂肪去了哪里?体内的脂肪氧化代谢会产生能量供身体消耗,最终的代谢产物84%为二氧化碳,通过呼

  • 跑步中抽筋的原因及处理方法

    抽筋是跑马拉松中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人认为抽筋是因为肌肉力量不足,有人认为是电解质流失造成的,都只是片面的理解。比如,如果你跑10公里就抽筋了,那不会是因为电解质缺乏导致的,绝大部分抽筋应该与电解质无关。跑马拉松的强度会超过有氧跑的强度,当人体在氧气不充分的情况下,糖原的代谢会形成乳酸,乳酸会被再次代

  • 不是运动越多瘦得越快,过量运动反而不利于减脂

    在这个追求健康和美丽的时代,减脂已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热门话题。运动无疑是减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你是否发现,有的人运动量很大,但却瘦得很慢?其实,这都是因为你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过量运动!一、运动与减脂:有量才有质,不可过量01.减脂的核心在于热量摄入需<消耗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减脂的核心其

  • 营养恢复可消除长跑中的运动性疲劳,你知道?

    长跑项目的特点就是强度小 ,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在训练及比赛中极易产生疲劳,所以营养及时合理的补充就对体能的恢复变得极为重要,就疲劳的产生及营养的补充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长跑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水平。 随着科技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作用的不断加深对于运动员的恢复的科技手段也不断的变化,营养这一环节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