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想锻炼腰部运动怎么锻炼(腰痛,这三个原因很常见,试试这4个锻炼动作,或可缓解)

不管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很多人都会出现腰痛的症状,35岁的王先生也是如此。每天工作结束后,王先生都会感觉腰部酸痛,他觉得自己一定是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于是王先生就经常在手机上看很多关于腰椎间盘突出的各种科普知识,看到最后,王先生甚至觉得只有动手术才能治好自己的腰痛了。

于是王先生请了病假来到医院,做好了接受手术的心理准备。结果经过检查,医生告诉他根本没有腰椎间盘突出,只要回家注意多运动多休息就好了。

为什么很多人一感到腰痛就觉得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

腰痛就一定是腰突吗?

做家务时,经常没做几分钟就感到腰部酸痛,要挺直腰休息一会儿才能缓解;平时晚上睡觉或者早晨刚起床的时候,也能感觉到后腰部位的酸痛僵硬,往往这种情况在活动之后就会有所缓解;还有在寒冷的冬天,一出门就感觉冻得腰疼,回到温暖的室内症状又随之消失;上班族长时间坐在工位上或者站立不动,也经常感到腰部胀痛。

如果你出现了上述的这些情况,是不是就以为自己得了腰椎间盘突出?但实际上,腰痛并不都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而腰椎间盘突出也不一定会出现腰痛的情况。这句话可能听起来像绕口令,但是事实确实如此。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临床症状有:反复的腰痛和腿痛,坐骨神经痛和下肢麻木,老年患者常常合并马尾神经综合征(大小便功能障碍,会阴部感觉异常等)。

如果身体出现了腰部的活动受限、下肢麻木、肌肉力量减弱甚至大小便障碍(如尿潴留、大便无知觉)等问题,有可能是患上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需要及时就医治疗,甚至要进行手术

想要确定自己的腰痛是不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可以做一个简单的动作来判断。那就是高抬腿动作:在抬高双腿时,感受自己腰部的疼痛是否会随着腿部的抬高而加重,如果疼痛加重,就很有可能是腰椎间盘突出;如果疼痛没有随着双腿的抬高而加重,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腰痛

除了腰椎间盘突出,其他腰部的疾病也有可能引起腰痛的症状,其中最常见的就是功能性腰痛(也叫腰肌劳损)和骶髂功能紊乱。

腰痛,可能不是病

功能性腰痛一般是指腰肌劳损,也叫慢性下腰损伤、腰臀肌筋膜炎等,是腰部肌肉及其附近的筋膜或者骨膜,因为各种原因造成的一种慢性损伤性炎症

功能性腰痛常常发生于体力劳动者或者运动员身上,长期处于同一个状态下,如久站、久坐或者弯腰手提重物等,对腰部肌肉造成较大的负荷,最终引起病症的发生。

人体的肌肉就像是一根橡皮筋,拉伸的时候它就会处在紧张的状态,如果长时间的拉伸,就有可能导致它变得松弛或者受到损伤。对腰部肌肉的过度使用,经过日积月累,就可能导致肌肉的纤维变性,甚至出现撕裂,形成纤维粘连,引起腰痛等症状。

腰肌劳损最典型的症状就是腰痛,一般为腰部的酸痛或者胀痛,少部分人会出现刺痛或者灼烧痛。这种腰痛一般在活动过度或者劳累时加重,在休息或者改变体位适度活动后减轻。

腰肌劳损患者不能长时间弯腰工作,患者经常会用拳头捶打腰部来缓解疼痛。与腰椎间盘突出不同的是,腰肌劳损患者的X线检查基本不会出现异常,也很少会出现腰部活动受限的情况。

治疗腰肌劳损一般都是以缓解症状为主,可以选择推拿、按摩、功能锻炼或者理疗等方法,可以根据医生建议配合服用一些消炎药物,同时注意避免劳累,改正不良姿态。腰肌劳损不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因为腰肌劳损是一种慢性肌肉和筋膜的损伤,手术无法起到治疗效果,甚至还有可能加重症状。

要想预防腰肌劳损,需要注意改正工作生活中的不良姿势,不要弯腰太久,或者不要离电脑屏幕太近,对视力也会有损害。需要长期久坐的上班族,可以在背后放置一个靠垫,来减轻腰部的压力。需要弯腰搬运重物的时候,先挺直腰部下蹲,抱起重物后利用腿部的力量将身体推起,行走时注意迈步稳定,不要跨步太大或者左摇右晃。

运动员在训练之后,可以进行热敷或者推拿按摩来及时缓解肌肉的紧张,减少出现损伤的几率。

除了功能性腰痛可以引起症状,骶髂功能紊乱也可以导致腰痛的出现。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什么是骶髂功能紊乱。

你的胯还好吗?

在人体腹部下方的两侧,可以摸到两块突起的骨头,也就是人们常说“胯”,这两个突出的骨头就是髂骨。在腰椎的下方,由五块骶椎组成了一个呈倒三角形的骨结构,这块骨结构叫做骶骨。骶骨的两侧与髂骨相连,形成骶髂关节,骶髂关节的前部是关节软骨和滑膜,后部由韧带包裹连接。

骶髂关节是人体最大的一个关节,正常情况下,这个关节的活动范围很小。骶髂关节主要起到上下承接的作用,即承担了上半身脊柱的垂直力量,又可以缓解下肢行走或者活动时带来的冲击力,可以很好地保护人体的腰椎间盘和股骨头

急性发生的旋转力、牵引力等外力的作用下,很有可能引起骶髂关节发生损伤,出现局部的炎症、肿胀以及神经刺激症状,最终导致功能的紊乱。

女性因为怀孕对盆腔造成了过大的压力,再加上内分泌发生变化,就可能会导致骶髂关节周围的韧带松弛,关节稳定性下降。分娩时再加上腹部肌肉的强力收缩,具有可能引起骶髂关节功能的紊乱。

骶髂功能紊乱也常见于中老年人身上,骶髂关节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出现老化、损伤、韧带松驰等现象,导致关节失去稳定性,出现紊乱。

长期站立时,两条腿的负重不一致,就会导致两条腿的长短不一致;或者久坐时喜欢跷二郎腿。这两种不良姿势都容易引发骶髂关节错位,就是我们常说的“骨盆倾斜”,最终出现功能紊乱。

骶髂功能紊乱后,会影响到腰椎的受力情况,进而出现下腰痛、臀部痛等症状,久而久之还有可能引起大腿后方或者腹股沟区域的疼痛。严重的骶髂功能紊乱可能会引起剧烈的疼痛,导致患者活动受限,甚至诱发泌尿生殖系统的疾病。

骶髂关节紊乱包含很多错位的方式,具体要经过精细的检查,由专业医师给予适合个人的针对性康复方案。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锻炼来提高腰部肌肉力量,避免损伤呢?

如何锻炼腰部力量?

首先要说的是,很多人锻炼腰部力量都会选择“小燕飞式”,但是这种方式并不适合腰肌劳损的患者。小燕飞式主要是靠腰背部肌肉用力来完成动作的,这样越练就会使腰背部的肌肉越紧张,筋膜越来越短缩。而腰肌劳损本来就是腰部肌肉筋膜的紧张短缩导致的,练习小燕飞只能加重腰肌劳损,使疼痛症状更加剧烈。

所以,腰部不适的患者可以选择下面这几种方式缓解腰部的不适。

  • 臀桥

平躺在床上或者瑜伽垫上,双腿并拢屈曲,利用腰部的力量将身体推起,保持头部、肩部、双臂和脚底着地,身体呈现“桥”的形状。15次为一组,每天做3组

  • 抬腿

取仰卧位,双手自然放松至身体两侧,保持上半身不动,一条腿绷直缓慢抬起,抬到自己可以承受的高度,不要引起疼痛。两条腿轮流一次为一组,每天8-10组。

  • 仰卧抱腿

仰卧位,双腿自然并拢,双手抱住双膝,使双膝靠近前胸,持续30s,重复3-5次。可以很好地放松腰部肌肉,缓解疼痛。

医生建议

腰痛可能是由很多种原因导致的,具体病因还是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诊断,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康复锻炼。切记不可盲目自行锻炼,不仅起不到康复效果,还有可能加重症状,引起其他并发症。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的营养搭配,改正不良姿态,注意劳逸结合。

相关文章
  • 跑步怎么补盐?先要学会判断自己的出汗特点!

    大家都知道跑步就会出汗,而汗是咸咸的,那是因为随着汗水,体内的盐分也一起排出来了。如果不及时适当补充盐分的话,体内缺盐会导致食欲不振,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但盐分也不是多多益善,摄入盐分过多,也会导致高血压、心脏

  • 做运动过程中,出汗越多,效果越好?

    夏季的脚步悄然而至,很多人开始选择户外运动,其中跑步成为了最受欢迎的一种运动方式。不少人选择跑步的目的是为了瘦身减肥。然而,一直以来有一个错误观念,即认为运动出汗越多,就能越快消耗脂肪,达到更好的减肥效果。但是,这个观点并不正确。事实上,跑步出汗多不代表减肥效果好。汗液主要由水分、电解质和少量的代谢

  • 跑步出汗好处多多,防癌,不靠谱也靠谱!

    跑步出汗,可以刺激大脑内啡呔的产生,继而改变你的心情,控制情绪波动。注意这里说的是跑步出汗或运动出汗~为什么强调这个前提,我们接着往下看。有很多人认为出汗可以排毒、防癌,其实并不是这样。确实有研究表明,砷、镉、铅、汞等重金属与癌症风险增加有关,但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汗液的99%以上是水,不到1%的

  • 跑步五分钟,出汗两小时?你必须知道运动出汗的真相!

    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这是手机中的战斗机。跑步五分钟,出汗两小时,小心你身体宕机。运动中不管是主动或者被动出汗过多,都要小心。(“主动”可理解成虚汗多,“被动”多是自己作)还是我那个不省心的朋友迷妹,她昨晚兴奋地告诉我,在肚子上裹一层保鲜膜跑,出汗多,减肥快。果然, 跑完一上称,轻了2斤。听完好想

  • 夏季跑步大量出汗,容易缺铁,这个补铁的好方法建议收藏

    夏季跑步,汗水淋漓,你是否担心过身体的铁元素悄悄流失?缺铁,这个听起来并不严重的问题,实际上可能会对你的健康造成不小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夏季跑步与补铁的那些事儿;跑步出汗,真的会导致缺铁吗?跑步时大量出汗,确实可能导致铁的流失,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跑步者都会缺铁;缺铁通常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饮食

  • 夏日跑步出汗多?掌握这些技巧,远离湿身尴尬!

    常言道: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不知不觉,三伏天已经悄悄来临,明天就是初伏第一天了,自从到了夏天,很多跑者都降低了跑步的频率,当然也有很多跑者在炎热的夏天依旧练的飞起,丝毫不减懈怠!在夏天跑步时,很多跑者可能都有同样的烦恼,那就是出汗多,不说跑步了,就是在外面走走可能就出一身汗,更别说跑步了,汗流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