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身知识 >

做杠铃俯身划船,增加背肌力量,可它的优缺点你都了解吗?

杠铃俯身划船这个动作相信大家一定都不会陌生,因为这个动作是我们在锻炼背肌的时候用得最多的动作,杠铃动作的优点在于,它可以把我们身上的肌肉复合在一起运动,就比如杠铃俯身划船这个动作,我们在做这个动作的时候,不仅仅是背阔肌,整个背肌都会发力。

经常做杠铃俯身划船可以增加背肌的力量这一点是毫无疑问的,但是锻炼背肌这么长时间,相信一定有很多人会疑惑,为什么要安排这么多动作,每个动作有什么样的区别呢?杠铃俯身划船是一个非常好的锻炼背肌的动作,那么为什么不只用这个动作锻炼背肌呢?

其实我们在练背的时候是不存在完美的动作的,我们背肌其实不是一整块,而是由好多块肌肉同时组成的,比如背阔肌和斜方肌就是其中的一份子。只不过背阔肌是最能够增加我们背肌宽度的一块肌肉,所以我们更多的锻炼这块肌肉,而杠铃俯身划船的弱点恰恰在这里。

第一点,杠铃俯身划船的弱点。杠铃俯身划船在进行的时候,我们背肌发力的方向更加倾向于向我们身体后方发力,也就是我们直立状态下的前后方向,这样的话你可以理解为,我们的背肌正在向后折叠收缩。

这一点是和引体向上不一样的,引体向上是上下运动的,所以发力是向上的,我们的背肌收缩方向也是上下这条直线方向的发力。杠铃俯身划船这样的发力方式就决定了,它更加侧重于锻炼我们的上背部的肌肉,而不是下背部肌肉。

因为从肌肉的结构来看,我们下背部的肌肉更适合引体向上这样的动作,而是不是俯身划船,所以长期只锻炼划船类动作而没有引体向上,会导致背肌不完整,背肌下半部分的缺乏,让我们背肌看起来不是一个完整的倒三角。

第二点,进行杠铃俯身划船的优点。杠铃俯身划船最大的优点就是好找感觉,其次就是方便调整训练重量没有门槛。引体向上是一个有门槛的动作,很多人都没有办法完成一次。而杠铃俯身划船可以随意调整重量。

最关键的还是方便找感觉,我们在锻炼背肌的时候总是会花很长时间去寻找背肌的发力感,因为很多人在锻炼背肌的时候,都没有办法找打背肌的泵感,没有泵感就没有锻炼效率,锻炼的效果就会很差。

而我们在杠铃俯身划船的时候,我们的肩胛骨会被更充分的调动起来,这样的好处是我们的背肌几乎所有的肌肉都附着在肩胛骨上,所以在调动肩胛骨的时候,我们的背阔肌会有非常充分的锻炼效果。

很多人可能会知道反握杠铃划船的肌肉感觉会更好一些,其实就是因为在反握的时候,我们的肩胛骨收缩更加充分,所以背肌的发力感会更好一些。

相关文章
  • 营养恢复可消除长跑中的运动性疲劳,你知道?

    长跑项目的特点就是强度小 ,持续时间长,能量消耗大,在训练及比赛中极易产生疲劳,所以营养及时合理的补充就对体能的恢复变得极为重要,就疲劳的产生及营养的补充进行探讨,旨在提高长跑运动训练质量及运动水平。 随着科技在运动员训练和比赛中作用的不断加深对于运动员的恢复的科技手段也不断的变化,营养这一环节也一

  • 跑步时抽筋怎么办?教你如何应对和预防

    抽筋,是马拉松跑者参赛时常见的问题之一,同时也是许多初跑者频繁遇到的烦恼,我们该如何应对?Contents① 抽筋是什么?② 为什么会抽筋?③ 跑马拉松时抽筋怎么办?④ 如何预防抽筋?Chapter 1抽筋是什么?肌肉抽筋 (muscle cramps):局部肌肉强烈而持续的收缩无法自动缓解,常伴有

  • 为何坚持跑步,身体越跑越年轻,可脸却感觉变老了

    在全民健身这个大浪潮中,跑步已经成为了一部分现在人日常运动的首选,很多人也因为跑步改变了身材,获得的健康的身体。跑步不仅能够帮助提升心肺功能,增强人体的肌肉力量,同时还能够帮助控制体重,提高心理健康。然而有的朋友会问了,为什么跑步越久发现身体变得越来越年轻,但是脸却变得越来越老了呢?这是一个大家普遍

  • 跑步擦汗有技巧,跑者蛮力使不得

    跑步处处是学问,要想跑得好,我们必须要留心,从热身开始,再到拉伸结束,这才是一个完整的跑步过程,这两者中间发生的事情是需要我们打磨一下细节的,这也是很多人最容易忽略的,毕竟一些人总认为跑步就是简单的迈开腿,但跑步怎么穿,如何补给的问题却从来都不考虑,因此和别人跑同样的距离,她们总是跑得更累,其实只要

  • 登山运动必知的健康步法 运动后如何补水

    登山运动不同于一般的健身活动,掌握一定的步法和技巧,不仅可以减少运动损伤,而且健身效果也能事半功倍。登山运动必知的健康步法1、上坡步法在上坡起步时,一定要放慢脚步,要遵循吸一口气、踏一步,接着吐一口气,再踏出一步的法则上攀;倘若依此法上攀陡坡数步,便感到喘不过气来,则应将步伐缩短,然后继续遵照上述的

  • 正确补水和电解质,跑步更轻松

    很多跑者对跑步液体补充不是很重视或不清楚,而导致运动能力大幅下降,影响跑步效果,伤害身体。下面谈谈在跑步中如何进行补液。1、补充水分补水存在误区-不渴不补,一饮而尽一般情况下,身体失水达到一定程度,身体和运动能力会发生变化,具体情况大致如下:(1)失水1%,轻微口渴,但运动能力已下降;(2)失水3%